孩子为什么会抑郁?说白了就是孩子不能接纳自己,总是觉得自己是失败的无能的。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认可自己,他能不出现问题吗?
但是基于生命的本能,他们又想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成功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充满自信,也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
于是二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只要这个矛盾不能调和,他们就会始终处于焦虑痛苦当中,心理自然就容易出现问题。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孩子可以接纳自己,看到自己是优秀的、有价值的,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失败的无能的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有问题,总是看到自己失败的一面,那失败的多了,他们自然就会感到自己是失败的无能的了。
但事实这只是表面的结果,从根源上来说,是因为他们被父母教育的形成了一个错误的价值判断标准。
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当我们判断成功还是失败时,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标准,如果没有标准,你如何判断成功还是失败呢?
举个例子,你现在考试考了100分,那你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你是无法判断的,因为你没有一个标准,只有当我们有一个标准之后,我们才能进行判断,就比如说,如果是满分100的话,那你考100分肯定是非常棒的,但如果满分是150分,那你考100分,只能说是一般,算不上多优秀。
是不是这样?成功还是失败只有在有标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判断。
而孩子之所以总是感觉自己是失败的、无能的,就在于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判断标准,而这个错误的标准是父母赋予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不是总是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成为人上人?
而也正是因为父母这种教育,使得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价值判断标准。
在父母的这样教育下,孩子就会觉得只有自己学习好,可以考上好的大学,自己才是成功的,才是优秀的,将来才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如果他们做不到,他们就是失败的,未来就充满了黑暗。
这样的教育有好处,孩子会特别在乎学习,学习也会特别努力,因为只有他们获得一个好的成绩,他们才能符合父母所说的优秀,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肯定认可,他们自己也才能有自信。
但问题是可能哪怕他们在努力,他们也的成绩也不会太好,就达不到父母所说的优秀标准,因此他们就会自我否定。
而且即使他们达到了,他们可能也依然会否定自己,因为他们并不能保证自己一直会有好的成绩,所以他们就容易担惊受怕,始终活在焦虑中,担心自己万一哪一天考不好怎么办?所以他们依然会怀疑自己自己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这种价值判断标准下,无论他们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会否定自己。那在这种长期的自我否定下,他们能不出现心理问题吗?
只有哪一天他们跳出了这样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再用学习的好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他们也才不会因为学习的好坏来否定自己,也就可以做到接纳自己,最终走出抑郁了。
事实上,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之所以没有因为自己学习不好而否定自己,就是因为他们跳出了父母赋予的这种价值判断标准,他们不认为自己学习不好就是失败的、就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他们也就不会因为学习不好而否定自己。
那作为父母,我们不给孩子灌输这样的价值标准,我们又该给孩子灌输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做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发挥自己自身的能力,自己就是成功的。
不要给孩子灌输外在的判断标准,因为外在的标准是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的,那只要有了明确的界限,肯定就有不达标的情况出现。
就比如说,无论你是说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还是运动好的孩子是好孩子,只有要有一个外部的衡量标准,那就肯定有不达标的孩子,那他们就会否定自己。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做自己,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这就没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没有明确的标准,孩子与孩子之间就无法对比,也就没有失败这一说,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你都可以说他是在做自己,也都可以说他们是成功的。
举个例子,就拿考试来说吧,如果你建立了一个明确的优秀孩子标准,比如说考90分的就是优秀的,那这个标准很明确,肯定就有做不到的,也就是不优秀的。
但是如果我们以孩子做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作为标准,那每个孩子都可以是优秀的,即使那些考60分的,他们也是最大化发挥自己能力的,所以他们也是优秀的,所以他们依然会接纳自己。
这才是父母应该给孩子灌输的价值判断标准。
一旦孩子形成了这样的价值标准,他们以是否做好自己来衡量自己时,那他们也就可以更好的接纳自己,因为做自己,本身就是接纳自己的一种表现。
只有你相信并认可自己,你才敢勇于展现真实的自己,才会遵循自己的感觉去行动,这不是对自己的接纳吗?
所以要想帮助孩子走出抑郁,要想让他们可以接纳自己,我们父母就需要引导孩子去做自己,让他们遵循自己的感受去行动,而不是让孩子去迎合外在的那些对错标准。
一旦孩子遵循自己的感觉行动,做到了接纳自己,那他们也就可以摆脱抑郁的烦恼了。
想要学习更多的抑郁知识,帮助孩子走出抑郁,可以关注我的抑郁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