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国庆典礼,功德林战犯前来观礼,沈醉却不敢正眼看宋庆龄

览特评历史 2023-10-24 12:29:00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 关注 ”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3年3月,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来到政协组报到,期间他不仅见到了冯玉祥的长子,还见到了一位特殊来宾。

周海婴

“提到你父亲,我真的非常惭愧,因为当年奉命行事,差点暗杀鲁迅先生,做了对不起全国人民的事!”

听到这位来宾的话,周海婴震惊不已,他从未听父亲讲过这件事。

“那后来你怎么改变主意,没有实施暗杀计划呢?”

见周海婴满脸不解地望着自己,他还坦言,其实早在1930年的时候,他也曾计划过刺杀宋庆龄,现在回想起当初的那些血腥往事,他不由地叹着气悔不当初……

年轻有为深得戴笠提拔

1914年,一位自命不凡的男婴,出生在湖南湘潭的沈姓地主家中,看到孩子顺利降生,父亲喜出望外,为其取名为沈醉。

沈醉

此时的沈家人万万没有想到,长大后的沈醉,竟会做出刺杀鲁迅、宋庆龄等十恶不赦之事。

因为家境富裕,他7岁的时候就来到当地的小学读书,而且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沈醉不像其他地主家的孩子一样骄纵跋扈、欺软怕硬,他不仅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一有时间还会练习功夫。

到了1926年,当地农民运动逐渐兴起,当时仅有12岁的沈醉深受影响,也想加入其中。

一次,他将同学带到家中,当着父母和长辈的面,高喊着“打倒乡绅地主”的口号,着实让家人捏了把汗。

随着时间的流逝,沈醉逐渐长大,来到长沙的一所中学读书,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因为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闹学潮,而被学校开除。

此时的沈醉已经18岁,他独自一人来到上海投奔姐夫余乐醒,对方是黄埔军校出身,也是周总理的学生,早年加入过共产党。

余乐醒

然而在时局发生变革后,余乐醒选择改变信仰,来到国军队伍在军统就职,因为聪明伶俐且能力突出,他很快得到戴笠的赏识,在训练部门有了一席之地。

见到沈醉后,余乐醒十分热情,他不仅为其安排了住处,还介绍了一份工作,那就是来到军统就职。

虽然是首次会面,戴笠却对这位年轻人印象深刻,甚至还直接给了沈醉一百元,让他陪自己的儿子,一起去外面游玩。

其实,戴笠之所以一开始就决定重用沈醉,一方面是看出他能力出众且为人靠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沈醉年纪小,接触的人和事物都不多,相当于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高。

没过多久,沈醉就成为了姐夫身边的交通联络员,在工作和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因为勤奋好学且觉悟极高,仅过了一年的时间,沈醉就成为了租界情报组的组长,但为了不招来杀身之祸和不必要的麻烦,他对外宣称自己是湖南某报社的记者,还将名字改为陈仓。

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沈醉不小心撞到了人力车,上面坐着的竟是他的母亲,为了不暴露身份,沈醉不仅没有与对方相认,甚至还骂人力车夫和母亲“瞎眼”。

不仅如此,在回到家谈到此事的时候,沈醉也拒不承认当时撞到人力车的正是自己,由此可见,他在执行公务的时候,是多么小心和谨慎。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沈醉也来到一线指挥作战。

一次,在做完敌方海军方面的调查,准备回家的途中,沈醉和下属不慎遇到几名日本士兵,而且当时只有他一人带了枪。

为掩护队友们安全逃离,他持枪与敌军周旋,最终顺利脱险,正因为如此英勇且聪明过人,沈醉在2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军统的将军,成为最年轻的少将,同时也深得戴笠信任和赏识。

然而,沈醉在参加抗战,多次立功的同时,他也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组织了不少秘密暗杀我党先进分子的行动。

特设美男计谋刺宋庆龄

在1927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后,宋庆龄开始对蒋介石彻底失去信任,觉得他背信弃义,已经和当年的自己背道而驰。

于是,宋庆龄开始了讨伐工作,联合毛主席、林伯渠等人,发表了揭露蒋介石真面目的相关文章,并与对方划清界限,拥护我党的主张和思想。

对于这样的情况,身为妹夫的蒋介石自然有些为难,他不敢做一些出格的行为,但没过多久,为了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老蒋还是吩咐戴笠,秘密对宋庆龄展开了谋刺行动。

1930年,戴笠吩咐自己信任的部下沈醉来处理此事,年初,宋庆龄搬到法租界居住。

得知这一重要情报,沈醉立即吩咐手下,暗中驻扎在此地来观察目标人物的一举一动。

期间,他多次让手下寄去恐吓信,甚至还寄去枪支弹药,希望以这种方式吓吓宋庆龄,但此举丝毫没有影响到对方。

后来,沈醉又故意派人将同盟会的一名干事,打死在宋庆龄住宅附近,希望她能以此为戒,不再与国军为敌。

但让沈醉意想不到的是,此次行动非但没有让宋庆龄有所畏惧,甚至还让她更加痛恨,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国民政府。

见诸多计划都接连扑空,老蒋十分生气,沈醉身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和研究,沈醉决定不再贸然行动,找准时机后再打算。

既然强硬的行动,根本无法让宋庆龄感到恐惧,沈醉思来想去,决定攻其软肋,从对方的身边人下手。

经过详细调查,沈醉得知宋庆龄身边有一位名为李燕娥的女保姆,两人的关系情同姐妹十分亲密。

于是,沈醉就派去一名女下属,开始和李燕娥套近乎,有事没事就去找对方聊天,然而没过多久,宋庆龄就发现了异常。

“我觉得那个人有问题,行为举止有些不对劲,你最好不要和她交朋友!”

李燕娥

听了宋庆龄的建议,李燕娥便不再与对方联络,这就意味着沈醉的计划再次落空,然而,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当时执行任务的女工作人员,却向沈醉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这名女佣刚与丈夫分开不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您看,我们能否以此为突破口,来开展行动呢!”

听了这位工作人员的汇报,沈醉恍然大悟:

“好啊,那我们不妨设计一个美男计,来让宋庆龄的女佣上当受骗!”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沈醉立即行动起来,他在众多下属中选择了一位头脑聪明,且长相出众的年轻特务,让其扮演成普通司机来接近目标人物,并设计了诸多偶遇桥段。

经过几次偶像剧般的邂逅,李燕娥确实对这位帅气的男特务印象深刻。

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男特务也从不向李燕娥打听关于宋庆龄的消息,所以也让对方放松了警惕,以为真爱真的降临了。

于是,两人就自然而然地确立了恋爱关系,得知事情进展,沈醉开心不已,认为此次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他终究还是低估了李燕娥对宋庆龄的忠实程度。

其实刚恋爱不久,李燕娥就将此事汇报给宋庆龄,起初,宋庆龄得知后十分欣慰,她让李燕娥带着男友来见自己,顺便帮其把把关。

因为一切都是提前精心设计好的,男特务在宋庆龄面前表现得极为放松自在,回答问题也是相当顺畅。

但之后发生的事,却让沈醉根本摸不着头脑,因为李燕娥不仅没有接受特务的求婚,甚至还狠心与其分手。

见宋庆龄反侦察意识如此之强,沈醉最终只好放弃谋刺计划。

同样,沈醉暗杀鲁迅也是不了了之,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也不想动手,原因主要因为两点,一是他也是鲁迅的粉丝,本就不想动他。

二是鲁迅当时名气响彻海内外,如果真的动手成功了,那这个历史罪名他将背负一辈子,沈醉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可不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

所以,他是碍于上级的命令所以不得不做出暗杀计划。

入狱11年后享受副国级待遇

在1946年戴笠离世后,新上任的军统局局长并不喜欢沈醉,甚至还将其当成是眼中钉,所以后来,他就来到军统云南站发展。

在担任站长期间,沈醉逮捕了一大批共产党和爱国人士,1949年底,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卢汉宣布起义,他将多名国军将领全部扣押,其中就包括沈醉。

到了1950年解放军入驻昆明的时候,卢汉将沈醉等高官交给军管委来管制,后来,这些战犯被送到北京的功德林监狱。

从高官到战犯,沈醉起初根本无法接受如此大的落差,每天都在痛苦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但随着对我党的深入了解,他渐渐从被动接受新思想,到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整个人也变得积极起来。

1958年,在开展国庆典礼之前,毛主席找到罗瑞卿,让他通知功德林监狱的工作人员,让战犯们也来参加庆典。

得知喜讯,沈醉等人都开心得合不拢嘴,10月1日,在监狱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他们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心情十分激动。

没过多久,沈醉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宋庆龄副主席,顿时觉得十分羞愧,不敢抬头看对方,毕竟当年做过很多错事。

因为在狱中表现优异、积极配合改造,而且在战争年代也立过一些功,沈醉在1960年成为第二批特赦战犯,并在同年11月出狱。

见到周总理后,沈醉感慨万分,不知从何说起。

“你在军统待了那么多年,应该对当时的状况十分了解,所以何不写一些相关著作,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历史呢?”

听了周总理的这番话,沈醉立即将其放在心上,在文史馆工作期间,他精心编写了不少相关书籍,让更多人了解到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沈醉也开始联系许久未见的妻子,却迟迟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收到妻子的回信,然而在看到信中的内容后,沈醉脸上洋溢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

原来在他服刑期间,妻子不仅早已改嫁,而且大女儿还不幸意外离世,小女儿安顿在湖南的亲戚家,而剩下的4个孩子则在台湾生活。

更让沈醉无法接受的是,母亲也不幸与世长辞,他本想在出狱后好好给老人家道个歉,但没想到早已没了这个机会。

看完这封回信,沈醉不知如何是好,他找到好友,希望对方能给他出出主意,得知沈醉的情况后,杜聿明建议他先去找回还在湖南的小女儿,然后再另外打算。

在好友的建议下,沈醉立即向组织提出请求,希望能与远在湖南的女儿团聚。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地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顺利将其小女儿接回北京,让她与分别多年的父亲团聚。

来到火车站接孩子的时候,沈醉几乎已经认不出对方,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小女儿还是三四岁的模样,没想到再见面时,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闲暇时间,沈醉还会带着女儿逛北京,父女二人虽然多年未见,但并没有隔阂,后来的日子里,沈醉接连多次收到朋友的邀请,对方希望他带着女儿,来到香港定居,但始终没有收到肯定答复。

在文史馆工作期间,沈醉还写了一本名为《战犯改造所见闻》的书,以此来反驳无良媒体的不实报道,让后人了解真正的历史。

1980年,在得知沈醉当年曾在卢汉的起义书上签过字,还让下属主动上交过武器装备后,中央领导经过讨论和商议,决定让沈醉从战犯的身份,转变为起义将领,并享受副国级待遇。

1996年,82岁高龄的沈醉因病离世,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结语:

当被问及对父亲的评价时,小女儿沈美娟表示,父亲沈醉其实是一位悲剧人物,他经历过辉煌,也历经过低谷,做过高官,也做过阶下囚。

但不管如何,在沈美娟心中,父亲一直都是她的榜样,是自己最亲密的家人。

“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奸,是一位合格的父亲。”

每次谈到父亲的时候,沈美娟都会有很多赞美的话,由此可见,沈醉的一生确实十分传奇。

1 阅读:136

览特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