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学术妲己”,关键在经济

小龙评历史 2023-06-09 13:57:02

关于“学术妲己”这件事,本来想写一篇微头条,后来发现要说的太多,有些写不过来,索性写一篇文章,把问题说透,也欢迎大家讨论。

爱尔兰作家王尔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与性有关,但性本身除外,性是权力”。

记住这句话,它不但能够帮助你理解“学术妲己”这件事,还能理解社会上许多“毁三观”且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

学术妲己

前段时间关于“学术妲己”的讨论来自某南方大学的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一名答辩组专家在指出答辩女博士论文存在一定问题后,说了一句:“但是没关系,某某老师一定会帮你安排在学校工作,你还会继续往上走。”

如果想知道具体是哪所大学,请自行百度,因为本文无意在道德方面对事件中的任何一个人做点评,我们要讨论的是“学术妲己”事件背后的逻辑。

这次南方某大学的事件,并不是“学术妲己”事件第一次展现在大众面前,但尽管如此,人们在看到此类问题时,仍会感慨:原来不止娱乐圈乱,学术圈也挺乱的。

所谓“学术妲己”,通常指女性学生,以美色为手段,去取得导师的垂青,去换取学术成果或工作机会,本质上讲,其与传统意义上的权色交易并无二致,这一现象之所以受到的关注度更高,是因为这一类事件中,女学生的学历通常是硕士起步,男导师的职称通常是副教授起步。

大家应该清楚一点,近些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学术妲己”事件并非孤例,读过硕士、博士的朋友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或多或少的听过本校某些男老师与女学生的花边新闻,这些新闻真真假假,也无从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存在十分广泛,甚至已经可以称为一种社会现象。近些年,“学术妲己”事件比以往更加频繁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但这并不是说以前的师生关系更纯洁,此类事件更少,只不过是因为以前移动互联网不发达,这些的事件没能展现在人们面前罢了。

在看到此类事件后,大家会扼腕叹息,感慨世风日下,本该是一片净土的学术界原来也存在这么多乌烟瘴气,原本在人们印象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学历人才中也存在这么多见不得光的交易。

我们可不可以说“学术妲己”事件中的当事人有道德问题呢?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仅仅局限在道德批判,那么永远也解决不了“学术妲己”现象。

想解决一件事,就必须要先弄懂这件事,好,现在让我们开始对“学术妲己”事件进行彻底的解构。

请先试着去理解一句话:某种意义上讲,学术圈的生态环境与娱乐圈是很相似的。

对此,你可能非常不认同,学术圈的都是高学历人才,哪是娱乐圈可比的,娱乐圈抛头露面,学术圈深居高校从事研究,与社会接触较少,二者怎么能一样呢?

说学术圈和娱乐圈有不小的相似性,是因为二者都有一个特点:具有天然垄断属性。

天然垄断

先说娱乐圈,大家想想娱乐圈的经营模式,大的影视公司是不是就那么几家?有号召力的大导演是不是就那么几个?每年能火的电影电视剧是不是就那么几部?

掌握这些企业,这些作品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大佬,换句话说,这个行业资源高度集中,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大佬手中。

能够拿到资源的人,可以近乎于一步登天,赚得盆满钵满,拿不到资源者只能在底层打转,赚的钱连维持温饱都困难。

而新人能不能拿到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大佬们的个人意愿的,资源与从业者数量的高度不对等,大佬们对于资源的天然垄断属性,也就注定的这个圈子的生态:新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让大佬们将手中的资源分自己一杯羹,竞争越激烈,就会越没有下限。

这才是娱乐圈“乱”的根源,这种乱并不是因为从业者道德败坏,人的行为是会被环境塑造的,娱乐圈的“乱”的根源来自于其资源的天然垄断性,能不能得到大佬的垂青,对于相关从业者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说一步天堂,一步地狱一点都不为过。

对于娱乐圈的乱,和其行业的天然垄断属性,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学术圈,看看这两个圈子的相似之处在哪?

学术圈的天然垄断属性与娱乐圈很相似,圈子小,从业者多,资源高度集中。

只要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管你是高考200分都费劲的娱乐明星,还是一路学霸读到硕士博士的高材生,其行为逻辑都是类似的。

除了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外,学术圈相比于娱乐圈还有一个特点:沉默成本巨大。

能够从事研究工作的,至少是硕士起步,其走到这一步,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娱乐领域的从业者,虽然面临着收入差距极大的问题,但是好在其投入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不算太高,实在不行,还能转行。

但是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前半辈子的精力已经砸在这个领域了,一毕业至少26岁起步,如果放弃本专业转行,就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部付之东流,这样的代价对于任何一个研究人员来说未免是太过沉重的。

如果说让娱乐领域从业者接受潜规则的动力是主要是利诱,那么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则是威逼与利诱共存,对不能在自己研究多年的领域工作的恐惧,和能够得到大佬资源继续在相关领域工作的诱惑共同发挥作用,让一些学生们去铤而走险,去尝试捷径。

总结一下,娱乐圈与学术圈,虽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都有天然垄断属性,其共同特点是有限资源掌握在少数“大佬”手中,“大佬”们的一个决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领域从业者的命运。

权力寻租

娱乐圈的潜规则也好,学术圈的“妲己”现象也罢,其逻辑内核是一致的,是行业天然垄断属性催生的超常规竞争,它们说到底都是一种权力寻租现象。

英国作家罗素将权力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军事权力、舆论权力等许多种,从这个角度上讲,娱乐圈与学术圈的大佬本质都是权力的拥有者,区别仅仅是手中的权力形式不同罢了。

还记得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王尔德的那句话吗?世界上大多数事都与性有关,但性本身除外,性是权力。

权力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同时也会有很多载体,举一个常见的例子:酒。

近些年,中国的酒文化中有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一定要把对方灌醉。

被灌醉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但酒桌上,常常一定要有几人被灌醉了才能证明这次酒局是成功的,有人热衷于灌醉别人,有人热衷于灌醉自己,总之,必须得有人醉。

这就非常奇怪了,吃饭喝酒本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一定要以有人醉,这种并不愉快的体验来证明其成功呢?

酒不过是载体,它里面装得满满都是权力,把别人灌醉,其背后的逻辑是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令对方干一件自己不愿意干的事,这是权力的体现。

把自己灌醉,则表示一种顺从,是权力的下位者向上位者表达彻底顺从的途径。

简单说:喝酒是一种服从性检验。

哦,对了,对于喝酒这件事,北方比南方更看重,这也是有原因的,理解了北方与南方酒文化的差异,就能明白解决“学术妲己”现象的根本解决办法,这个下文会细讲,说回学术妲己,说回性与权力。

与酒一样,性作为权力的载体更直接,更暴烈,也更具体。

“学术妲己”们以性为载体,向导师们表现出了完全的服从,这也是权力的体现。

“学术妲己”这个提法真是巧妙无比,愿意献身的女学生们是“妲己”,接受他们献身的导师们自然就是纣王,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纣王手中的权力展开。

好,理解了“学术妲己”现象的本质是在具有天然垄断属性的学术界,掌握资源的导师们的权力寻租,我们就能对这一不好的现象对症下药,当然,有治本之法,和治标之法,让我们分开来讲:

师生恋:不对等关系

对于“学术妲己”现象的治标之法其实十分简单:彻底禁止师生恋。

有些人可能会表示不解:中小学禁止老师与学生谈恋爱可以理解,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而高校的学生都是成年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奔三的大有人在,理论上讲,他们都是拥有自主选择恋爱权力的成年人,为什么要禁止这些成年的学生与他们的老师谈恋爱呢?

因为师生恋这个问题,关键不在年龄,而在师生之间天然的不平等关系。

即便是一个30多岁的博士,其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下确立的恋爱关系很容易演变成对于弱势方的剥削。

如果因为师生都已成年就不禁止师生恋,那么作为这段关系中优势一方的老师,就有一百种方法打着恋爱的幌子去行权力寻租之实。

在一种天然不平等关系中,如果完全放任自由,必定是强势一方“自由”地获得一切,弱势一方“自由”地失去一切,就好比劳资矛盾中,处于天然弱势一方的劳方需要工会等机构帮忙,也需要国家来制定八小时工作制来强制约束资方一样。

在师生恋这个问题上也是一样,必须由国家出面,禁止这一行为才能起到保护弱势的学生一方的效果。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师生恋都是被禁止的,我们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是在具体执行上有时候会出现偏差,为什么这种偏差会存在呢?因为学术圈的天然垄断属性仍然存在,只要这个属性不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千方百计找规则的漏洞,那师生恋为例,如果老师与学生不构成婚姻关系,什么样的关系可以定义为恋爱,很难找到一个确定的标准,就算你找到一个确定的标准,那么好,有人会选择恰好站在规则之外,但行师生恋之实,只要需求存在,就有人专营找捷径,就有人铤而走险,这是改变不了的,要想彻底改变就要从根源入手,从土壤上入手。

市场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先试着回答前文提到的北方酒风为什么比南方盛的问题,理解了它就能理解关于“学术妲己”现象的治本之法了。

南方与北方相比,市场经济更发达,市场在社会资源的调配上起到主导作用,而市场的意义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垄断。

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行为逻辑也以市场为核心,决定资源如何分配的是市场逻辑而非个人意志,这样的游戏规则下,权力寻租的空间就会被大幅削弱。

相比于北方,南方社会更多是被市场逻辑所主导,而体现权力关系的酒桌文化在这样的地区当然没有太大市场。

市场有一种对权力的天然消解作用,它以瓦解权力的重要性的方式就是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

让我们再回到“学术妲己”事件,无论是这次的南方某高校,还是近些年发生的所有类似事件,“学术妲己”们牺牲色相与导师达成权色交易所能换来的最高收益是留校任教,或在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这是学术大佬们所能给出的最高筹码,于是解决“学术妲己”问题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只要市场上能够提供比留校任教和留在某研究机构性价比更好的选择,或退一步讲,只要市场上有与之性价比类似的选择,则学术大佬们手中权力的重要性都要大打折扣。

你手中还是有那些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重要性降低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也自然就没有了。

这才是解决“学术妲己”问题的治本之法,让更多选择,削弱大佬们手中学术权力的重要性,让市场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

那么市场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给研究人员以更多选择呢?当然是企业。

我国的产业升级也部分完成,除了高校外,企业对于研究人员的需求开始大了起来,企业对于研究人员的巨大需求给了学生们更多的选择,即便不能留在高校,他们也可以在市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企业对于研究人员的需求与经济形势是强相关的,如果经济发展迅猛,企业就会花更大力气去追求产业升级,对于研究人员的需求量自然更大,能够给出的待遇也自然更高,相反,经济低迷时,企业通常会采取收缩性、防御性战略,对于研究人员的需求自然减少,能够给出的待遇也自然降低。

所以经济好的时候,研究人员的选择空间就大,留在高校任职不过是诸多选择中的一个,它的重要性没那么大,即便不能留校任教,学生们还有诸多其他选择,可能在市场上,在企业中获得的收益更多,这相当于学术大佬们手中的权力和资源被市场稀释,所以围绕学术大佬们手中权力的竞争也就没那么激烈。

但当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能够吸纳的研究人员就会大幅减少,过剩的学生们就只能在高校或研究机构里面卷,一个极端内卷的环境是很难保证竞争只维持在一个合理空间的,为了获得超额利益,各种非常规的竞争手段都会涌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妲己”的多少,与社会的经济大环境是强相关的,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当“学术妲己”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选择,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由于竞争太过激烈,采取“学术妲己”一类超常规竞争手段的人也会增多。

所以“学术妲己”事件的根子还在经济,其实不止是“学术妲己”这一件事与经济有关,世界上大多数事都是经济现象的具体体现,有一种极端的观点说:世间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这句话或许说的太过武断,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多数行为习惯都是被经济行为所塑造的,80年代的日本人纸醉金迷,如今的日本人压缩一切不必要的消费;今天的美国负债消费,但是经历了大萧条的美国人总有存钱的习惯。

经济好时,人们的选择更大胆,更激进,社会上积极的东西就更多,经济差时,人们往往更加保守,“学术妲己”一类的破事也就层出不穷。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请牢牢记住:发展才是硬道理。

0 阅读:10

小龙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