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体系完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认可度高,是社会大众对法学的普遍认知。一直以来,法学被认为是文科中的热门专业,法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相对被看好。然而,法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根据新锦成研究院近三年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数据,法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以及薪酬连续不及本科生平均水平。加之法律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法学人才的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愈发艰难。本期数说,将针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出呈现与分析。
01 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垫底”
截至2024年,我国共有600所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由于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众多,法学毕业生数量庞大,因此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此外,司法考试是法学毕业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但司法考试难度较大,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这使得大量法学毕业生无法在毕业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限制了其就业选择范围。根据新锦成研究院2022-2024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数据,2021-2023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各学科门类本科毕业生中连续排名倒数第一,并远低于本科生平均水平。
02薪酬低于本科生平均水平
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法律行业也高度重视经验,很多法律事务需要根据以往的案例、法律实践和行业惯例来处理。刚毕业的法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大量的法律理论知识,但在律师业务中,他们缺乏案件分析、证据收集以及法庭辩论等技巧;在企业法务工作中,其合同谈判、法律风险防范策略等实践技能也相对不足。总体来看,法学毕业生需要在初入职场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积累相关实践经验,在这个阶段,他们为雇主创造的价值也相对有限。根据新锦成研究院2022-2024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数据,2021-2023届法学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均低于本科生平均水平。
03 法学专业如何突破就业困局
深化专业教育改革。一要优化课程设置,高校法学专业应当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法律职业发展趋势,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除了传统的法学核心课程外,可以增加新兴法律领域的课程,如人工智能与法律、数据隐私法、金融科技法律等。这些课程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法律知识,拓宽就业视野。二要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如设置法律诊所课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处理真实的法律案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与客户沟通、收集证据、撰写法律文书等技能。同时,还可以增加模拟仲裁、模拟立法等课程,培养学生在不同法律场景下的实践能力。
拓展就业渠道和领域。首先要开拓新兴法律领域就业市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兴法律领域不断涌现。法学生可以关注区块链法律、基因编辑法律、太空法律等前沿领域。这 些领域目前人才相对匮乏,对于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法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就业机会。其次,积极投身法律服务创新模式。例如,在线法律服务平台的兴起为法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学生可以在此类平台上担任在线法律顾问,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文书起草等服务。此外,要推进跨领域就业融合,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法学生提供了跨领域就业的可能。比如,法学与经济学结合可以开拓金融法务、反垄断法务等就业方向;与理工科结合可以进入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制定等领域。以知识产权领域为例,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法学生在处理专利申请、专利侵权纠纷等涉及技术问题的法律事务时更具优势。
加强职业指导与规划。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法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包括职业测评、职业咨询、求职技巧培训等内容。例如,通过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法律职业路径;定期举办法律职业专题讲座和经验分享会。邀请资深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从业者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和行业见解,让法学生对不同法律职业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路径和所需技能有更清晰的认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法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使学生有准备地应对就业市场变化。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锦成”,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