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吃掉兄弟,也难逃坠入地狱

狗叔影视 2022-10-20 12:24:35

香港电影导演在北上20年后,开始复归香港。

王晶、杜琪峰已经低调归港拍起了网剧、网大。

如今,在经历内地搏杀之后,陈可辛也准备回归,做起流媒体的生意。

他成立了一个新公司Changin’ Pictures,签约了执导《灵媒》《天才枪手》等影片的泰国导演,与章子怡合作了《酱园弄杀夫案》,还与甄子丹开展项目。

历数过往20年,从水土不服,到主旋律大片,有人迎合,有人怀旧。

如果陈可辛在现在推出本片的话,又会有着怎样的可能?

1870年8月22日(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南京。

1870年的南京城

两江总督马新贻刚刚做完校阅,意气风发回署途中,突然遭遇刺客刺杀。

这感觉就像是:胖盖伦正在按部就班清兵线,突然被亚索Gank了一般。

结果,马新贻不治身亡,刺客张汶详也被当场抓住。

事发之后,清廷为之震惊。

调查审讯旋即展开,前后委派了数名要员任审讯重职,历时半年之久,方成「定谳」。

最终,张汶详判了个凌迟处死,并于马新贻灵柩前摘心致祭。

同治10年2月15日,由监斩官曾国藩奉旨执行。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刺马案」。

由于事发蹊跷,被誉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奇在哪里?

一个封疆大吏缘何与一小民结怨,被刺杀。刺客还成功了。

张汶详刺杀的动机虽有陈列,但还是不清不楚。

从魁玉、张之万到曾国藩、郑敦谨,清廷前后派出四位大臣审理,闹了半年多,可见此案内情错综复杂。

事情发生了,真正的真相淹没在浩瀚的历史之中,再经过人民群众的假想与设计,「刺马案」就成为了文艺作品中的常客。

围绕本案成型的文学载体、戏曲作品,数量非常之多。

1973年,张彻就导演了《刺马》,囊括了狄龙、姜大卫、陈观泰等明星。

1973年版的《刺马》

1992年,TVB制作了41集的《刺马》电视剧。这个大胡子小时候还看过。

1992年TVB版41集《刺马》

1997年,翡翠台又播出了5集的《大刺客之刺马》。

在文艺改编的过程中,各有特点,但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数,直至他的出现。

2007年,陈可辛,一位喜欢拍文艺片的导演,大笑姑婆吴君如的老公,选择走上创新之路,决定重拍「刺马案」,并命名为《投名状》。

重拍不能单纯地重复,一定要有新的角度。

于是,陈可辛只留下「刺马」的壳(框架),重塑了整个故事的内核,将兄弟相残、善恶有报转换为对晚清战乱时期,个人悲剧命运的回想和反思。

这里没有救赎,有的只是悲情。

01.

陈可辛放弃了传统的江湖、兄弟情谊的要素,也摒弃了早年间张彻版本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他将整个故事横移至太平天国时期。

这时期的中国,足够动荡。

故事讲述了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从纳「投名状」、兄弟结义,携手攻城,一致对外,再到兄弟反目,自相残杀的过程。

在此,先说个题外话。

有较真的朋友认为,陈可辛拍摄此片存在给腐败清廷洗白的目的,搬弄是非,抹杀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诚然,陈可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改编就是时代前移。

按导演自己所言,将角色置入这个历史背景/战争状态,创造极端的环境来表达极端的东西,类似于表现出庞、赵、姜这样一些在「国家危亡」的宏大历史叙事背景下,压迫到无法翻身喘息的生命个体。

我觉得这个才是正解,也不要传统正史角度来审视作品,它只是提供了场景。

好了,接着看正片,来看主题。

如果说时代的变化只是陈可辛在改编皮毛,内核的变化突出了价值观的差异。

这一点,文隽有谈过:“……陈可辛其实想透过《投名状》这荒谬的结义形式,去反讽这世上根本就不存真正的兄弟情和义气,这才是电影《投名状》最大的题旨!”

不错,从以往《刺马》里歌颂「兄弟」,到小马哥那句:做兄弟的,再到如今的质疑「兄弟」,这不仅仅是陈可辛的「刺马」,也代表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精神内涵的变化,乃至香港电影变迁的一种缩影。

那就顺着「兄弟」这个关键词往下延伸。

首先出现的便是「投名状」,正是因为这个投名状,才将兄弟三人绑在了一起。

投名状,出自《水浒传》林冲投奔梁山的故事。

当时梁山的头目是白衣秀士王伦,他担心林冲上山后声势压过自己,遂借故要林教头缴上「投名状」。

依旱地忽律朱贵的解说:“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许雪夜上梁山)

这样看来,其实只需要庞青云一人杀人就好,赵二虎和姜午阳没必要跟着一起,但为了强化这种紧密关联,影片设计了三人均需要杀人纳投名状的桥段。

这样看来,他们就是彻底的命运共同体,可以“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

本质上,投名状是一种传统文化中霸权逻辑的存在,这个共同体唯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利益,所依托的就是对生存本位的强调。

苏州城,城里城外都在“等死”

而生存是生命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一切欲望的产生本源,放到影片的时代中更是如此。

片头,就是「粮食无收」,接下来便是围绕「救命粮食」展开的故事。

庞青云因为一碗粥而侥幸存活。

同样,为了生存,赵二虎他们劫军粮。

随后,三兄弟带领同村结义投军,不是为了理想,而是为了不饿肚子的军饷;

他们的口号是“抢钱、抢粮、抢娘们”,后面修改为了「抢钱、抢粮、抢地盘」;

战争使得人性扭曲、异化。

而生存是人性、兽性的拉格朗日点。

庞、赵、姜三人的故事初衷和目的,就起于生存。

于是,陈可辛不惜用各种残酷视觉来表现出战争的可怖,增强慌乱时代的无序与饥饿感,继而达到极端状态的最大化效果,为下一步的窥视人性留出足够空间。

02.

电影里兄弟三人。

老大庞青云无疑是其中最为复杂的一个,也是知乎中大家乐于分析、讨论、PK最多的角色。

有人喜欢他的实用主义,有人鄙视他的功利,而这恰好说明了人的复杂。

庞青云的背景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他不一样,想做大事。

他的目标也很明确,不在于攻城掠地,而在朝廷,在权力,

为了生存,他选择结义,但他根本不信什么投名状;不顾兄弟情义,享有赵二虎之妻;整肃军纪,杀了两个欺负百姓的兵;为权势及野心,违背誓言,杀了二虎。

二元分析,庞青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

然而,影片又对这个角色做了进一步解构。

「苏州杀人、南京活人」,为了稳固攻下的苏州,庞青云不顾赵二虎的反对,下令杀降,而在南京,则不这么做,因为太平军已经被消灭了。

他也不是绝对的残暴不仁之人,初次见太后就大胆恳请免除江苏辖区三年赋税,休生养民。爱民之心有之,对朝廷的忠诚之心可见。

于是,他将目标定义的很直观: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吃饱穿暖——以战止战,是为「不杀」。在这方面,似乎与李连杰所扮演的另一个角色(无名),有了跨时代的某种同步。

整体来说,庞青云这个角色比较有层次感,因此成为了解读《投名状》的题眼。

再来看赵二虎。

这是个简单的理想派,混迹草莽,讲究信义。

由于庞青云救了姜午阳,而被二虎看入眼,被认定了那就是「天大地大,没有兄弟情大」。

舒城之战,赵二虎积极驰援,以寡战多,绝境之地,他还是要救大哥,说明赵二虎确实真心实意地认定了这个大哥。

然而,不会这么简单。

苏州之战,赵二虎独自一人入城,与首领黄文金达成约定,黄文金以死换取了赵二虎的承诺:开城投降后,放归降士兵一马。

庞青云为了让自己的士兵有粮食来打南京,也为了以绝后患,他下令屠杀。结果是陷赵二虎于不仁不义的地步。

赵二虎为了恪守自己的承诺,为了捍卫他的义气,和庞青云发生了冲突。

你看,俩人都有各自的理由,苦难的是百姓,郁闷的是观众。

这似乎就成了电车难题,世间安得双全法,负了如来又负卿。

于是,二人分歧越来越大。

最终,赵二虎迎来结局。

城外江浦镇,大雨滂沱的晚上,赵二虎中数箭身亡。临死还喊了一句大哥...

最后看小弟姜午阳。

对于他,他更加简单、纯粹,甚至说是一种狂热。

这娃太认死理了,他不惜将投名状作为生存的最高准则。

其实他夹在大哥和二哥中间,也很痛苦。

正因为他的这种不知所措,才成了投名状的最终执行人: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姜午阳发现了庞青云和莲生的问题,在他心里,莲生尽管是二哥的媳妇,也违反了投名状的准则,杀了她,就能解决掉大哥和二哥的间隙。

可惜,他还是想简单了。

直至最后,他才明白,原来赵二虎和自己不过是大哥野心路上的垫脚石。

于是,他行刺大哥,实际上他不是单纯行刺,而是赴死。

即便如此,他又想简单了,其实不需要他出手,背后的势力也不再允许庞青云做大。

兄弟三人之外,还有2个角色值得探究。

一个是徐静蕾扮演的莲生。

在这里,不去探讨徐的演技,单论莲生这个角色,为什么要把她置于这样一个场景?

有记者也问过相同的问题:电影里其实也说明了,庞青云杀赵二虎其实不是为了莲生,但是你还是安排了姜午阳为了兄弟情杀了莲生。为什么要安排这种《水浒传》式的情节?

陈可辛的回答非常明确:很多人都说,杀莲生的戏不能拍。但其实我拍这个戏,根本就是对兄弟情的讽刺,安排杀这个女人就是讽刺,因为庞青云根本不是为了她要杀赵二虎,只是姜午阳认为是。我最终的主题,其实就是要表达《投名状》倡导的所谓兄弟义气的虚伪和不可靠。

莲生是工具。

然而,莲生不仅仅是工具。

她还是个符号。

这女人是扬州闺秀,心怀小资情调却被赵二虎拉回村里当土匪,显然,她心有不甘。

命里注定,她遇到了一个官,在自己怀里哭,跟赵二虎那种男人完全不同。

于是她成为了予以见证的符号,去见证兄弟情义的分崩离析,见证混沌世事里所有不堪,顺带成为了男权社会里的牺牲品。

另一个就是背后的权力势力,是那些朝堂之上的人,是逃不脱的网,也是激励庞青云前进的动力。

陈大人则利用庞青云作为自己征战的工具。

陈大人、狄大人、姜大人之间也是相互利用、相互制衡。

三人均是官场的老油条,深谙「为官之道」。

而在他们之上呢?

所有人,都是棋子;任何人,也都可以是弃子。

所有主角都在命运的笼罩下走向终局,我们也很难用既定的伦理准则、好坏的道德标准来界定他们。

陈可辛也想表现出这种血淋淋的现实,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他们摆脱不了,也无法逃离黑暗桎梏,在无间炼狱里煎熬。

为了转型,陈可辛整合了3个亿来拍《投名状》,按一些传说所言,电影肯定是亏了。

同样为了转型,陈可辛做出了冒险,用了很主流的投资、很主流的演员,去拍一部并不是主流价值观的作品。

只能说生不逢时。

《投名状》如果晚些年出来,会更有市场和意义,可惜它出现在2007年,那时的我们还很单纯,以为世界就将沿着看得到的轨迹,继续和谐发展。

我们都忽略了充满悖论和复杂的人性,而这一点,恰好是《投名状》想要通过「情-义、利-义、忠-义」矛盾传达出来的东西。

原来这才是世界的真相和人性的常态。

PS:姜午阳的凌迟片段被删减了,不血腥,全程怼脸,于无声中与三弟共情。

感兴趣的朋友自行B站搜索。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