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墙盘也叫“史墙盘”,意指一个叫“墙”的西周史官制作了这个盘子。
墙是商代微氏家族成员,微氏是商代王族,武王伐纣时转而投诚,并受到周王室重用。墙担任史官期间,记录了自己微氏家族的祖宗先辈六代,又记录了部分西周的王室天子和历史事迹。
微氏家族也揭开了商代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史,属于珍贵的历史资料。铭文中也记载了微子启如何投靠周人,被赐50田作为封地等事迹。

史学家根据墙盘铭文记载和司马迁的《史记》对照,时间纪年基本吻合。所以墙盘也被誉为“青铜史书”。
墙盘是建国后发现的最大的盘子,也是铭文最长的一篇。当然这不包括早期出土的晚清四宝,晚清四宝主要是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和散氏盘。
墙盘高16.2cm、口径47.3cm、深8.6cm。主要功能是用于盥洗,是西周中期的盥洗器。

墙盘的外观是典型的西周时期风格,其腹部外附双耳,整体看上去稳重大气。它和散氏盘的形状有些接近,底部铸铭文284字,虽然不及毛公鼎和散氏盘的字数多,但却是记载人物和和历史内容最多的青铜大宝贝。
论历史研究价值来说,墙盘的历史价值高于其他青铜器。
再来看它的外观,其腹部饰有垂冠分尾凤鸟纹,凤鸟纹在当时象征着吉祥,圈足有折边,腹部和圈足分别饰有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作为地纹填充。

再了解一下铭文:
它的铭文主要分为两段,前半段主要赞扬了西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七代王的功绩。后半段叙述的是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制盘者“墙”自身六代事迹。
铭文内容主要涉及到统治阶级的政治谋划,杀伐征战,祭祀诰命、册赐宴享、及贵族间的土地转让。还有刑事诉讼、婚嫁礼俗、盟誓契约等等。
铭文信息能让人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生活。
铭文书法采用的是西周时期的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笔法流畅,可谓是一部上等书法佳作。

文物出处:
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的一位农民在田间平整土地时,在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一个青铜器窖藏。后期专家把其定名为庄白一号窖藏。
窖藏内共出土青铜器103件,其中有铭文的共有74件,代表性的有墙盘、折觥、三年兴壶等文物。

折觥
墙盘在商周断代史上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于佐证历史起到了较高的实物证明。
墙盘于2002年被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宝鸡周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