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追赶!广州与深圳,渐行渐远了!

城市财经 2024-08-04 11:41:50
作者:余飞01 | 深广之争

从深圳超越广州的那一刻起,广州就在想着如何再度反超深圳。

然而随着最近几年深圳逐渐甩开广州,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两座城市的数据公布,广深之争的悬念越来越小,或者可以说,已经没有悬念了。

公开报道中,深圳超越广州是2016年。但每年各省各市都会对GDP进行核定,或增调或下调,这些数据都会记录在自己的统计年鉴当中。

翻看两座城市的统计年鉴可以看到,深圳其实早在2012年,就超越广州了。

从修正的历年GDP数据来看,2012年深圳超越广州,登上了中国第三城宝座。2015年深圳将差距领先至1000亿,2016年领先2000亿+,2017年领先3000亿+,2018年领先4000亿+,之后略有缩小,2022年差距再度扩大至3500亿+。

2023年,深圳将差距再度扩大至4250.67亿元,这是深圳与广州之间差距历史第二大。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广州统计局

4200亿+的差距,在深圳规模大且增速又快的背景下,广州想要追赶深圳,难度越来越大。

最关键的是,今年上半年,深圳狂奔、广州失速,又让两者之间的差距,仅上半年就拉开了3000多亿元。

去年上半年,深圳GDP高出广州2166.91亿元。

今年上半年,深圳以5.9%的增速领跑一线城市,在经济十强城市中位居第三,最主要的是,深圳的GDP增量高达1004.62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同期的广州,增速2.5%,位居十强城市倒数第一。增量166.97亿元,同样位居倒数第一。

一左一右之间,深圳与广州之间上半年的差距扩大至3004.56亿元。全年的差距可能会介于6000亿到7000亿之间。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广州还怎么追?

02 | 城市终极之争,是产业之争

有人说,广州与深圳之间的差距,是三级财政与二级财政之间的差距。

这个影响当然有,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广州是副省级城市,深圳是副省级城市兼计划单列市。前者需要向中央、省上缴财政,而后者理论上只需上缴中央即可。

但事实上:

第一,当下五个计划单列市,都会向省里面上缴一部分,比例虽然低,但不是没有。

根据粤开证券研究院的分析,2019年广深贡献的中央、省、市可用财力比重分配为 57:10:33、57:1:42。

也即广州与深圳上缴中央的财政比例接近,都是57%。差距在向省里上缴比例,广州是10%,深圳只有1%,最终导致自留比例,广州比深圳低9个百分点。而由于深圳财政规模远大于广州,所以导致广深之间最终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广州只有深圳的一半。

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实际上深圳对中央的贡献财政,比广州高很多。

深圳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45.2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6532.4亿元;地方级收入4112.8亿元。

2023年深圳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是4112.8亿元,再加上一般债收入和各类转移性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874.1亿元。。

2023年广州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是1928.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4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8.7亿元、调入资金455.3亿元、上年结余115.4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91亿元后,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75.3亿元。

广州与深圳最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差约2300亿元,这里总收入都包含了中央的财政转移。

说了这么多,是强调一点。广深财政差距,主要不是三级财政与二级财政之间的差距,而是两座城市创造财政能力的差距,最终导致留用比例相差不大,但最终的结果却相差2300亿元。

第二,广州是经济第一省广东的省会,有这个头衔在,差距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

虽然最终可用的财政收入,广州与深圳相差很大。但广州作为广府人心中的耶路撒冷,作为经济第一强省的省会,可以很大程度上抹平差距。

主要表现在,深圳每年向中央贡献的6000多亿的财政收入,最后由中央统筹调剂,会返还给广东省一部分。

去年中央对广东省(不含深圳市)财政转移收入是2354.57亿元,这是给除了深圳之外广东其他20个城市的。

去年给深圳的转移支付是443.8亿元。而转给广东省其余20个市的2354.57亿元,广州市就占了646亿元,占比27.4%。这里广州就比深圳多了202.2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各地统计局

高出202.2亿元,看起来并不高多少。但是,转移给其他城市的钱,相当一部分还是会被广州消纳掉,具体比例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但这是每个省对省会的优待,也是省会的特权。

此外还有卖地收入,广州过去一直都是深圳的两三倍。

永远记住一句话,没有一个省和自治区会亏待自己的省会和首府。

成都的快速成长,和四川每年获得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直接相关。四川因为有太多贫穷地区,所以每年获得的财政转移非常高,而这些转移,成都便是最大的利好享受者。

所以也有人说,是四川其他地区的贫穷,成就了成都,更成就了成都在四川省内的超级存在。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举例成都,是为了说明省会作为省内的大管家,具有天然的优势。

广州占到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红利,当然没有成都这么大。所以,最终广州的财力与深圳之间,还是会相差不少。

但再次强调一下,这种财力之间的差距,不是三级财政和二级财政造成的,而是两个城市创造财政的能力造成的。

或者说,产业实力造成的。

恰如我在分析宁波超越天津的文章中强调的,宁波超越天津,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两座城市产业强弱决定的。

同理,深圳甩开广州,让广州越来越难追赶,也是产业强弱决定的。

本号在分析城市的时候,多次强调过两个观点:

第一,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经济问题,而所有经济问题的本质都是产业问题。

第二,城市之间的终极竞争,是产业竞争。

产业是城市的灵魂,是经济与人口的基石,没有产业,经济发展无从发力,无法提供就业,也就无法吸引人口。

城市的兴盛,必然是产业的兴盛。城市的衰弱,必然也是产业衰弱引发的。

至于人口的流向、经济排名等其他,都是产业作用的果。

深圳与广州,都是产业强城,都是工业强城,但深圳是强者中的强者。

深圳已然是工业第一城。

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深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467.96亿元。

同期的广州,没有公布2023年的数据,2022年广州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928.58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一,2023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18.61。

广州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45.89亿元,只有深圳的不到一半。

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广州也只是深圳的一半。去年深圳的规模以上营收4.85亿元,广州为2.46亿元。

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来看,深圳与广州拥有总产值超过千亿的产业,数量接近,深圳7个、广州6个。

但是,深圳仅一个信息产业,就足以吊打全国所有城市。

2022年,深圳市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5575.79亿元,位居第一,也位居全国第一。仅这一个产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广州市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

全国拥有千亿产业(说的是单个产业,不是产业集群)的城市,只有深圳、苏州和东莞,且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深圳是2.56万亿,苏州是1.2万亿,东莞是1.1万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广州的当家产业是汽车产业,2022年汽车制造业总产值6470.48亿元。2022年这一产业是深圳的三倍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州市统计局

然而,这一产业对深圳的优势,在去年与今年的发展下,优势在大幅缩小,这是今年上半年,深圳与广州经济走势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03 | 深圳仍在扩大与广州之间的产业优势

今年上半年,深圳与广州经济表现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工业表现。

上半年,深圳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位居十强城市第一位。广州则是-0.8%,位居十强城市倒数第一位。而且,广州是十强城市中,唯一一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负的城市。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其中上海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

其中,深圳的当家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0%。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3.3%、37.6%、29.1%。

而广州的当家产业汽车产业,上半年增加值下降16.4%。

上半年,广州主要工业产品中,有8个产品产量出现了下滑。

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其中彩色电视机产量、集成电路产量均下滑超40%。

当家产业中的汽车产量117.58万辆,同比下降了19.3%。其中轿车产量下降了31.5%。

此外,成品钢材产量、水泥产量、服装产量、啤酒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当家产业下降如斯,叠加其他产品下降,广州GDP失速,当然在情理之中。

因为汽车产量下降,工业增加值下降,广州的汽车第一城宝座被重庆夺走了,经济第四城宝座也被重庆夺走了。

上半年,重庆的汽车总产量121.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重庆前几天,已经迫不及待公布了这一消息。

来源:重庆发布

在汽车产业上,深圳这两年在比亚迪、华为带动下,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也让这个曾经在汽车产业没啥话语权的城市,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2021年,深圳的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不到千亿,2022年就达到了2090.58亿元。2023年尚未公布具体数据,但公布了增速,47.3%。以此计算,2023年深圳的汽车制造业应该在3000亿元左右。

改变广州与深圳汽车优势的,是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的未来,必然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在这一赛道上,深圳、上海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尤其是坐拥比亚迪、华为的深圳。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不只汽车产业在缩小,高等教育也在缩小。

作为1979年才立市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医疗水平这些需要岁月沉淀的东西,一直都是深圳的短板。

但这些年,深圳利用雄厚的财力在拼命补短板,从今年的高考投档线来看,深圳虽然没有985/211高校,但其坐拥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已经是广东省第一了。

今年获批成立并开启首次招生的深圳理工大学,一出道便是王者。

之前普遍的预测录取分数线是560,结果最低录取线高达622分,最高录取分664分,与中山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相上下。

这意味着,考取深圳理工大学的难度和中山大学相当。刚刚成立,录取分数线就比肩985高校,背后既有这所院校包分配工作的直接优势,更有深圳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外溢。

从网传的广东高校录取分数线高低来看,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位于深圳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其次是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广州的中山大学与深圳的深圳理工大学并列第三。

此外,新兴产业的强弱,进一步拉开了深圳与广州的出口能力。

上半年,深圳进出口总额22013.19亿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出口14088.72亿元,增长34.9%。

深圳对外出口已经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出口+进口”的外贸总值超过上海,跃居全国外贸第一城。

上半年的广州,出口不但没有增长,还下滑了。上半年广州出口规模3117.8亿元,下降了4.1%。

这样的深圳,广州恐怕再也无力追赶了,两座城市的排名,基本没有了悬念。

0 阅读:11

城市财经

简介:席地而坐,对酒品茗,共话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