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廓清一、情绪的表露
微表情是与生俱来的,在后天也能通过社会生活中学到,并且在不同的职业中有所区别。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到的,依据不同的文化得到不同的控制表情的规则,使得某人能像谁表现何种情绪,以及在何时能够表现出来,这被称为表露规则。
由于篇幅原因我们不能对心理学概念上的情绪进行过多的描述,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的是关于动画中的微表情内容。动画创作中,微表情是角色情绪的外部表现,同角色情绪的内在体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同的情绪会带来不同的微表情,特别是当角色独处时,往往会表露出真实的情感。
在动画<LookAtMe>中,描述了现代城市的疏远关系,故事讲述一个想要引起人们注意的人,但是却一直被忽视,直到完全的透明消失。片中大量的时间是主角的单独刻画,通过眼神的微表情的特写使观者感到了压抑与孤寂。
对于脸部微表情在动画角色的心理结构中,情绪往往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第一,情绪是角色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它会促使或者驱动角色采取一系列的行动。
例如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的片段:云妮洛普无意间传送入公主专用房间,突然面对了迪士尼的十四位公主,为迅速适应环境,运用了各种幽默的神态与语言表现,例如心虚时的眼神不自主下移,尴尬圆谎时谄媚的眼神与眉毛形态等,之后,云妮洛普称呼自己为甜蜜冲刺香草家族的另一名公主。
可见,“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在这里起了很好的作用,具有幽默的角色同时往往带给观者轻松的体验。第二,情绪往往也是角色专注事物的一种状态,存在于角色的脑部活动当中,不断注入的新能量能促进、增强亦或是阻碍、减缓角色当前的效率。
在动画《花木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夜,风雨交加,木兰在雨中望到父亲房间的灯光和年迈的背影,担心自己的父亲会一去不复返,心中充斥着不舍。于是一股坚毅的情绪充斥着她的大脑,告诉自己要代替父亲去往战场,这一心理活动也通过她脸上细微的起伏微表情变化透露给了观者。
第三,在动画角色的性格角度中,情绪也是组成不同角色个性特质的重要部分之一。如外向与内向、感性与理性、沉着与暴躁的不同角色性格。综上,若我们把动画角色也当作一个生命个体,那么情绪为动画角色带来的则是主观上的体验和认知,为动画角色形成意识提供了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情绪同样会对于动画创作者本身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创作者通过自身的情绪转换成数字角色的情绪,对于角色表演的成败与否起了很大的影素。因此,一个好的动画创作者,必须在探究和理解剧情之余,能把握角色的性格与气质,将自己理解为角色并揣摩特定情境中的感受。
02情绪的泄露关于
情绪的泄露,也被称之为非言语泄露。它是一种非语言行为,包括面部动作和肢体的姿势。“非语言泄漏”一词起源于1968年的文学作品,导致整个1970年代对该主题进行了许多后续研究(包括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的多项研究),而相关研究至今仍在继续。
通常,即使一个人试图抑制自己的情绪泄露,也有一些方面是他无法控制的,尽管做出了相反的努力,这些方面仍然会表现出来。在欺骗和面部表情研究中,多达98.3%的参与者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情绪渗漏,尤其是在试图掩盖高强度情绪时。
面部的高发送能力和清晰的可见性可以使非语言泄漏在面部中表现出来时很明显,并且由于面部肌肉组织和动作的复杂性,与面部的动作相比,面部中表达出来的这种情绪更加明显。
保罗·艾克曼教授在他编著的《情绪的解析》一书中说到,任何的情绪都有其信号,最可识别的信号集中在脸部和声音。有些情绪在产生时要被压抑,所以情绪的表现非常短暂,它是人们通过做一些细小的表情向对方表达某种内心感受的活动。
微表情是下意识的表情,驻留的时间十分短暂,稍纵即逝,最短只持续1/25。在影片《寻梦环游记》中,主角米格为了让太奶奶CoCo回想起埃克托,给他弹奏RememberMe。当太奶奶开口说话并拿出埃克托的那部分丢失的照片时,略微惊恐的米格随即产生了兴奋的情绪产生,这之间还从眉毛和眼神处夹杂泄露了部分伤感的微表情。
微表情是一种无声传递的形式,它通过角色的表情、脸部姿态甚至一些微身体动作来将要表述的语言生动形象化。尤其是当动画特定的情境来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局面时,角色带给观众的微表情往往能够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
在NethNom19导演的十五分钟动画短片<Sonder>中,带领观者探讨了一对恋人在结束关系后的情绪强度与情绪范围,讲述了分手过后的情感之旅,全片也没有运用到对白。
因此,在片中的回忆镜头内大量运用了微表情来展现每一个分支故事双方的内心情节变化,从相恋到相爱再到相离。主角在相爱故事内收到“魔盒”后从惊讶到欣喜的微表情变化,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