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八,很多人都已返回到工作岗位了,小编先祝大家开工大吉,事业蒸蒸日上!
2024年底,国家发布了养老金会继续上涨的消息,并且是双双增长,就是还包括城乡居民待遇在内也会增长,同时取消了病退,新增病残津贴,以及还要在2025年进一步完善制定个人养老金相关的制度,所以2025年对于养老金的关注真的是“遍地开花”,还鼓励多渠道投资,并且人社部也发声说:要健全灵活就业、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的社保制度,所以我们也很期待2025年是否能有更多的政策出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97fec21ae0f653b7528d5a23b78634.jpg)
那么养老金上涨是肯定了,大家都在想今年到底是怎么调整方案,在具体通知没有出来之前,小编整理了之前的一些调整方案,来分析看看今年是有什么趋势,包括大家一直说的,“提低限高”,向低收入者倾斜是否可行呢?
所谓“提低限高”,意思是要求只上涨低收入者的养老金,控制高收入养老金群体的增长,比如据2024年线上数据统计,企退人员平均养老金收入在3200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养老金超过6000元,所以大家普遍呼吁养老金3500元以下的增长,以上的就先不要增长了,那么这个建议可行吗?
小编认为是不可行的,其实“提低限高”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也经常有人在提,但是如果这个办法执行了,那么就与国家倡导的社保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就冲突了,是相违背的,我们想一想,如果你缴纳社保时间长,缴费标准高,但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与其他低缴费年限和金额人是一样的,那估计谁心里都会不平衡。但我们换个话说,比如拉近企退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金额差距,或者是“提低控高”,这样会更加可行一些,并且,在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里,已经有城市开始了“提低控高”的做法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030a1328b7726addc9b33b745d17a0.jpg)
比如北京市,2024年调整方案里,除了与其他城市一样的定额+挂钩+倾斜的正常调整外,在挂钩部分,养老金挂钩中,多加了一条,就是“月基本养老金在6813元以下的,每月增加30元,6813元以上的,每月增加15元”,这样既增加了低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也有对之前长工龄或缴费基数高人员的激励。
或者比如山东省,2024年调整方案里,也是在倾斜部分中,增加了一项额外的高龄倾斜,就是除了正常的70-75周岁、75-80周岁及80周岁以上的每个月有增加高龄倾斜外,对于企退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还有额外的个别增长,企退人员在达到了70岁、75岁和80岁的,每月分别多增290元、190元和360元,但这里不含一次性补缴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分别多增20元、80元和80元,然后一次性补缴的分别多增70元、60元和120元。这里也是在拉近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增长差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9752cb9498c2cdd6b72c3199d8bc05.jpg)
还有就是江苏省,是在工龄挂钩里有调整,缴费15年及以下的工龄挂钩反而较2023年是增长了,工龄高的人群工龄挂钩比例减少,同时增加了定额增长的部分,这样计算下来工龄短收入低的,反而增长比例要高于工龄长收入高的人群了。
综上来看,“提低限高”不可行,但“提低控高”还是有操作空间的,并且在今年1月份人社局发布会中,国家明确提出要拉高低收入者人群的养老金水平,刺激消费,继续扩大内需,所以对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还是应该报以期待的,再就是城乡居民养老待遇,今年有专业人士预测,应该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如农民等人群也都在调整范围之内,只要是我们按时缴费了职工社保或者城乡居民保险,2024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都是这次调整的对象。今天小编就分享到这了,对于国家政策大家都是智者见智的,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6c8e823ffb043eff1b3bff8b90d944.jpg)
冷血
赶紧涨涨农民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