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每天用药?糖尿病迎来“按周给药”时代:口服/注射全覆盖!

鸟儿评健康 2025-04-22 16:24:40

过去,一说起2型糖尿病的治疗,“每天用药”似乎是一个难以绕开的必选动作。

不论是“每天至少吃1次”的口服降糖药,还是“一天可能得注射好几次”的胰岛素,都让不少患者陷入到了“漏服”或“漏打”的困境之中……

有调研数据显示,在传统的用药模式下,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的治疗率还不足1/3,血糖控制率则刚刚超过一半,均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然而,事情的转机,似乎出现在了2024-2025年!

除了在这之前就已经获批上市的【司美格鲁肽】与【度拉糖肽】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每周只用皮下注射1次)”以外,2024年以后,在我国,又陆续上市了几种降糖新药:比如,“每周只用皮下注射1次”的基础胰岛素---【依柯胰岛素】;再比如,“每两周只需口服1次”的“列汀类”降糖药(DPP4抑制剂)---【考格列汀】。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药物还都于2025年被正式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这意味着,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类降糖药在内的多种降糖药,都有了“按周给药”的选择。

而从“每天给药”到“按周给药”的跨越,则标志着2型糖尿病的管理正在快速步入“极简”的新阶段!

“按周给药”的3类新型降糖药

当前,在我国的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有3类药物都实现了“按周给药”并且还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来分别介绍一下这3类药物。

第一 【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

应该说,【度拉糖肽】与【司美格鲁肽(注射版、糖尿病适应症)】是相对较早就进入我国市场并纳入医保的降糖药“周制剂”。

其中,【度拉糖肽】于2019年在我国获批上市,2021年全面纳入医保;而【司美格鲁肽(注射版、糖尿病适应症)】则是2021年在我国获批上市,2022年全面纳入医保。

不论是【司美格鲁肽】还是【度拉糖肽】,都被证明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独立“心血管与肾脏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以及慢性肾病向尿毒症的进展概率,而这一作用是很多传统降糖药并不具备的!

因此,在最新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当中已经明确建议:“合并心肾疾病”或“心肾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优先选择【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等具有明确“心肾保护作用”的降糖药。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除此以外,【司美格鲁肽】与【度拉糖肽】还具有明显的减重作用。当然,相对来说,【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要明显强于【度拉糖肽】。

而这一特性,则是让它们也成为了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优先选择的药物。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第二 【依柯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周制剂”

【依柯胰岛素】是全球首款“每周只用注射1次”的基础胰岛素制剂,于2024年在我国获批上市,2025年1月全面纳入医保。

从目前已有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结果来看(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ONWARDS 3),相较于“每天注射1次”的基础胰岛素(德谷胰岛素),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依柯胰岛素】可以获得更大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降幅(1.1% vs 1.4%),并且,安全性良好。

但与德谷胰岛素全年需要注射365次相比,【依柯胰岛素】的全年注射次数骤降到52次,减少了313次,大大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与舒适性!

但需要注意是,所谓“基础胰岛素”,主要模拟的是人体内胰岛β细胞24小时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的功能是维持空腹状态下的血糖稳定,比方说,即便是在夜间睡觉时,“基础胰岛素”也会持续工作,以避免血糖过高。

而与“基础胰岛素”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餐时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如短效人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则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这类胰岛素多半需要在进餐前注射,能快速起效,帮助身体处理由食物带来的血糖升高。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基础胰岛素”与“餐时胰岛素”同属于胰岛素,但它们的职责却完全不同,所对应的应用场景也有差异。

尽管,【依柯胰岛素】大大减少了“基础胰岛素”的注射次数,但它却依然很难解决“餐后血糖控制”这个问题。

因此,【依柯胰岛素】也并不是“万能”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餐后血糖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便使用了【依柯胰岛素】,也有可能依然难以摆脱“餐时胰岛素”。

第三 【考格列汀】---超长效“双周口服制剂”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最新型“列汀类”降糖药(Dpp4抑制剂),【考格列汀】同样是在2024年获批上市,于2025年全面纳入医保。

可以说,【考格列汀】是全球首个超长效的口服降糖药,其药物半衰期长达131.5小时,能够实现“每两周才口服1次”的给药方式。

虽然,近年来,以【考格列汀】为代表的“列汀类”降糖药,不如“肽类”降糖药(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等)以及“列净类”降糖药(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那么热门,但是,其在某些特定类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依然占据着比较独特的地位。

比方说,最新的《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就专门提到:“列汀类”降糖药(Dpp4抑制剂)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降糖药”之一!因为,这类药物物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出现低血糖,对体重影响中性,胃肠道反应少,尤其适合用于老年患者。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而【考格列汀】作为一种“每两周只用口服1次”的最新“列汀类”药物,毫无疑问拥有着其他“列汀类”药物无法比拟的用药便利性。理论上,这使得【考格列汀】更适合成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的口服降糖药。

合理的“周制剂”搭配 能协同增效

虽然,单独来看,前面所提到的这些降糖药“周制剂”各有各的特点。

但不得不说,很多2型糖尿病都得依靠不止一种降糖药才能够让血糖平稳达标。

那么,这几种新型的降糖药“周制剂”之间,又能否相互搭配并带来更好的疗效呢?

首先,根据《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2025版)》所提出的最新理念:【依柯胰岛素+司美格鲁肽】或【依柯胰岛素+度拉糖肽】肯定是一类不错的搭配!

这类联合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

第一,【依柯胰岛素】精准覆盖空腹血糖的基线调控;而【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则通过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从而有效遏制餐后血糖波动。

第二,【依柯胰岛素】所带来的体重增加,可以被【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的减重作用所“抵消”,这会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体重平衡。

第三,【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还可以带来【依柯胰岛素】所不具备的额外“心肾保护作用”。

由此来看,“心肾风险较高”又或是“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达到了胰岛素治疗的指征,那么,【依柯胰岛素+司美格鲁肽】或【依柯胰岛素+度拉糖肽】将会是很不错的一类“极简”降糖搭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2025版)》

当然,与前面类似,【依柯胰岛素+考格列汀】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搭配方案。

虽然,【考格列汀】并不具备【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那样明显的“心肾保护作用”,也难以“抵消”胰岛素带来的体重增加;但是,其降糖效果相对“温和”、同样可以帮助调节餐后血糖,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因此,当降糖目标设定得不太严格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胰岛素用药指征时,【依柯胰岛素+考格列汀】也是一类可以选择的“极简”用药方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也并不是所有降糖药“周制剂”都适合相互搭配!

比方说,原则上,就不太推荐【司美格鲁肽+考格列汀】或【度拉糖肽+考格列汀】的组合。

这是因为,这两类药物在作用机制上有所重叠。【司美格鲁肽】与【度拉糖肽】是通过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来发挥作用的;而【考格列汀】则是通过间接增加胰高血糖素样-1的浓度来起效。

因此,当【司美格鲁肽】或【度拉糖肽】与【考格列汀】进行搭配时,不仅难以实现“1+1>2”的药效;还有可能增加某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比如消化道不适。

对此,《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就明确提到:“列汀类”降糖药(Dpp4抑制剂)最好不与“肽类”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一起使用!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的用药模式似乎正在经历从“每天用药”到“按周给药”的深刻变革。

【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通过每周1次的注射,在降糖的同时,实现“心肾保护”与“体重管理”;【依柯胰岛素】作为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周制剂”,将全年的注射次数从365次降至52次,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而“双周口服药”---【考格列汀】则以超长半衰期技术,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低风险、高便捷性的治疗选择。

并且,这三类药物的合理搭配还可以展现出“机制互补”的优势。比如,【依柯胰岛素+司美格鲁肽】或【依柯胰岛素+度拉糖肽】就特别适合“心肾风险较高”或“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依柯胰岛素+考格列汀】则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相对温和、安全的控糖方案。

随着这些创新药物全面纳入医保,相信更多患者将得以通过“极简治疗”实现血糖达标,同时兼顾生活质量与远期健康收益。

【参考文献】

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2025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4):421-430.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年1月 第17卷 第1期

3,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年2月 第16卷 第2期

4,基层医疗机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临床应用常见问题专家指导建议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年2月 第30卷 第2期

---健康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0 阅读:0
鸟儿评健康

鸟儿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