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当成干部苗子培养的老班长,最终还是退了伍,其原因让人惋惜

子车子淳晨绢聊电影 2024-12-16 13:51:24

1995年初春,我新兵入伍,分配到连队时,正赶上老班长李志军领队训练。他是全连出了名的“尖刀”,三十出头,眉宇间自带一股威严。有人说,他是团里点名要的干部苗子,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连队里谁见了他都敬三分,但他对我们这些新兵蛋子却和蔼得很,总是拍拍肩膀,喊一声“小兄弟”,就让人心头一暖。

那一年,我们连队的生活平淡中透着紧张。每天下午五公里越野结束后,班长总会带着我们到营房后的小操场加练。夜晚的风很冷,大家累得倒在地上直喘气,但他却站得笔直,说:“再撑一会儿,习惯了苦,以后就没啥过不去的坎儿。”他的目光坚定如炬,让人不由得想要服从。

老班长的能力和口碑,在连队上下都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队列训练,还是实战演练,他都能用自己的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连队打靶比赛,他的步枪射击总是全场第一,连军区表彰时都特地提到他的名字。连长不止一次对他说:“老李,咱这辈子吃这行饭的,像你这样的好苗子,不能埋没!”

1997年的夏天,团里传来消息,推荐老班长参加军校培训。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他带着满腔热血奔赴军区,半年后回来时胸口多了一枚闪亮的徽章。他带回来的新理念、新战术让整个连队耳目一新,甚至团长都夸他:“小李,学成归来,咱们等着看你的好成绩。”

那段日子,班长的脸上总带着自信的笑容,连队里的人都说,他早晚会提干,带着连队走向更高的荣誉。

然而,好景不长。1998年冬天的一场家书,彻底改变了老班长的命运。那天他一如既往地在训练场指导我们射击,忽然一个战士跑过来递给他一封信。他展开信纸,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原来,家里传来消息,他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住院,母亲一个人在家,日夜守护,已经累得倒下。他是家中长子,弟弟尚未成家,妹妹刚刚上大学,家里的重担落在了老班长肩上。

几天后,他向连长递交了退伍申请。连长劝他:“家里可以想办法解决,退伍这么大的事,得再考虑清楚!”他只是摇头:“家里人需要我,我不能总当‘老兵油子’,连孝道都顾不上。”

我们这些新兵听说后,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干练优秀的老兵,竟然要离开部队,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老班长离开的那天,连队特意为他开了欢送会。简陋的礼堂里,连队的战士挤得满满当当,大家自发地站起来为他鼓掌。有人偷偷抹眼泪,有人扯着嗓子喊:“班长,你是我们的骄傲,回去也别忘了穿军装!”

他站在台上,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军礼,声音铿锵:“兄弟们,离开部队,是我这辈子最不舍的事。但家里人需要我,这道理,咱当兵的人不能不懂。以后不管走到哪里,我心里永远是你们的班长!”

台下哗然掌声中,他的眼眶也湿了。谁都明白,他的离开意味着放弃本可以继续追逐的梦想,放弃成为一名军官的机会。

老班长退伍后回到家乡,照顾父亲的同时,干起了农活。后来,他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知识,承包了一片荒地,种起了果树。每年丰收时,他总会寄些水果到连队,还附上一封简短的信:“兄弟们,老班长过得挺好,别惦记。”

偶尔有战友探望他,见他依然保持军人的干净利落,说话掷地有声。村里的年轻人都敬重他,遇到大事小事都会来请教。他常说:“虽然我脱下了军装,但我还是个兵,家里的‘连队长’,可得尽职。”

然而,岁月不饶人。十年后,老班长的果园已经成了村里的招牌,家里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他却因长年的劳累,身体大不如前。2008年冬天,他因突发心梗离世,年仅46岁。

那天,很多战友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村口的小路上,整齐地排着一队军人,伴着老班长的遗体走过。他的墓碑上刻着:“优秀班长李志军,魂归家乡。”

我站在墓前,回想着他的笑容和铿锵有力的声音,泪水夺眶而出。他曾是我们心中不倒的旗帜,而如今,那面旗帜永远留在了故乡的泥土里。

岁月更迭,当年的战友早已分散天涯,但每年老班长的祭日,总有人回来祭奠他。我们会在墓前站成整齐的队伍,敬一个军礼。有人感慨:“他是咱们的榜样,他用一生教会了我们什么叫责任。”

是的,老班长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里。他的离开令人惋惜,但他的选择,正如他所说:“家是连队的延续,守好家,也算守好了阵地。”

老班长的一生,短暂却璀璨。他是那种人,哪怕退伍了,依然是一名无可取代的兵。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