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溥仪听说抗美援朝物资短缺,当即向国家上交一份贵重珍宝

沐光知百年 2023-12-23 09:24:04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都充满了争议,尚未成年的他就在清廷皇室的安排下继承皇位,没过几年就被驱逐出宫,此后的人生轨迹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的一个人仍旧活到了建国以后。

同样也是建国以后,新中国在1949年才刚刚成立,1950年美国军队就占领了北朝鲜,还多次试探性的进攻中国东北,想要威胁一下这个新生的红色政权。

看似完全不在同一个时空的两件事,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末代皇帝溥仪,在抗美援朝时期,也做出了自己的一些贡献,为志愿军的物资保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50年,面对着美国人的不断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北上作战,但是作战并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他所带动的是整个国家政治军事民生等多方面的协调,其中后勤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一次战役时期,志愿军战士们入朝人数不多,没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双方交手之下并没有志愿军取得了小规模的胜利,但是美军内部的部分军官开始意识到中国出兵这个问题。

在整个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美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志愿军一开始根本就没有空军,美军飞机只要升空,志愿军就需要迅速的躲避和掩护自己,所以美军在空中比较猖狂。

阵地争夺战的时候,美军总是会呼叫大量的飞机在小块的阵地上投下大量的炸弹,但是这些根本打不倒志愿军的意志,志愿军在掩体中、在坑道中躲避,等到美军步兵冲锋,再给他们狠狠一击。

几次作战都没有讨到便宜,美军就对志愿军的补给线下手了,因为补给线比较长,同时国内还处于物资相对匮乏的时候,所以美军飞机经常对志愿军的后勤线进行轰炸。

志愿军负责后勤的战士们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对付美军,只能尽量减少在运输途中的浪费,但对前线的战士们来说,在作战中得不到补给还是吃了很大的亏。

就以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来说,我们志愿军战士的口粮就是携带的土豆,随身携带的土豆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中被冻得像石头一样,想吃的时候只能放在怀里焐一阵,一不小心连牙齿都崩掉了。

就算是这样的冻土豆,甚至还不能做到补充充足,在冰天雪地里,战士们缺衣少食,因为部队入朝作战的隐蔽性,秘密入朝东线作战的九兵团甚至没有在东北多做停留,连棉衣都没有换上就投身到了战场上。

志愿军后勤司令洪学智同志也是费尽了心思,这时候忽然有人想到有一种传统的食物,似乎能够解决志愿军的困境,那就是炒面。

这种炒面不是现在大街上小饭店卖的那种炒面条,而是真真切切的炒面粉,是将面粉和其他谷物磨成的粉放在锅里翻炒,加上盐巴炒熟以后就能出锅了。

这种食物携带方便同时也能填饱肚子,一个战士带上一包就够一个星期吃的了,再带一个水壶补充水源就行,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压力以及前线战士吃不饱饭的问题。

所以当时在国内,从中央到地方总动员,动员各地人民参与到炒面的队伍中来,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炒面的热潮。

但是要说实话,炒面真的不好吃,除了咸咸的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味道,加上水也就是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已,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爬冰卧雪,就吃这样的食物,依然要和美国人作战。

就在全国上下都炒面的时候,北京一处非常特别的地方也在热火朝天的炒面,这个地方就是功德林监狱。

所谓功德林监狱,里边关押的都是前国民党的高管和部队的主要将领,里边人物的成分非常复杂,来得早的比如济南战役中俘虏的王耀武等人,来的较晚的有淮海战役中俘虏的杜聿明、黄维、杨伯涛等等,还有特务系统的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等人。

派系也是非常复杂,白崇禧手下的张淦、宋希濂等,傅作义手下的陈长捷,这都在功德林监狱中服刑接受改造。

但是抗美援朝的消息传来以后,功德林内部马上同仇敌忾的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炒面制作工作,他们虽然在解放战场上和解放军大战过,但是在这种共御外侮的战场上,他们还是中华民族的子弟。

与此同时,在东北的抚顺战犯管理所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犯人,他就是清政府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原本作为亡国之君的溥仪,是可以在国家安定以后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寓公,但是因为溥仪自己一系列非常迷惑的操作,最终将自己送到了战犯管理所中。

光绪皇帝去世以后,慈禧太后也紧跟着随他而去,原本已经大厦将倾的清王朝更加陷入到了内忧外患的风雨飘摇之中,溥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推上了皇位。

当时的溥仪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皇帝,或者说两三岁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任由自己的母亲做主。

说来也可笑,溥仪的父亲并不是上一任皇帝,所以他的亲生父亲只能跪在下边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坐在皇位上手足无措的样子。

辛亥革命以后,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的新秩序,但是溥仪被驱逐出宫了吗?

事实上溥仪还居住在紫禁城中,宫内相关的一切和人员都没有变动,政府每年还会提供400万两白银作为皇室的开销和支出费用,溥仪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此后,溥仪在紫禁城中安稳的度过了几年,其中也经历了张勋复辟等等闹剧,总之大方面来说,溥仪的生活还是比较简单的。

溥仪在紫禁城中完成了文化的学习,娶了媳妇,可以说紫禁城外的世界他不知道是什么样,但是紫禁城内溥仪还是绝对的皇权代表。

时间进入到二十年代,冯玉祥率军进入北京城,溥仪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冯玉祥的部队将溥仪以及皇宫内部的所有人打包赶出了紫禁城,溥仪辗转来到天津,在一处安静的居所里当起了寓公。

他最不该做的,就是和日本人合作建立伪满州国,随后自己继续皇帝生活,他天真的认为,日本人真的能够帮助他东山再起,殊不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就是占领中国,他只不过是个工具罢了。

但是怀揣着自己的皇帝梦,溥仪还真的在东北和日本人合作了十几年,1945年日本战败后,早就顾不上这个伪满州国的皇帝了,溥仪只能冒险逃亡日本,但是没能成功。

溥仪逃亡日本的希望被苏联红军打破了,苏联红军抓获了溥仪一行人并移交给中国政府,随后被安排进了战犯管理所内。

一开始的溥仪非常不配合工作,其实也不是不配合,而是他真的不会做任何家务,甚至自己洗脸刷牙都是问题,更不用说缝补衣服和换洗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学习的。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溥仪深受启发,连续多个夜晚辗转难眠,他不断的思考自己在东北的所作所为,自己的行为对东北老百姓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联想到自己了解的志愿军的情况,溥仪再也睡不着了,经过深思熟虑,他讲自己手中私藏的一个宝贝上交给了战犯管理所的领导们,希望能够换些钱财支援志愿军的作战。

此物正是“田黄三链章”,是流传自乾隆皇帝时期,是乾隆最喜欢的一件非常精细的宝贝,这个印章是用一整块田黄石打磨出来的,其中链条的精细程度无出其右。

这样的手艺就是在今天也是非常难以做成的,所以他的研究价值极高,是一件国宝级别的珍品。

溥仪愿意交出这件珍品,足以说明他不仅接受了身体的改造,他的思想也真正的得到了升华和洗礼,真正和新中国站在一起了。

0 阅读:1

沐光知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