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原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资产被封后出走美国,后来怎么样了?

沐光知百年 2023-12-26 08:47:00

作为原中国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耿莹的生活一直都受到非常高度的关注。

耿莹又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特立独行的人物,从革命时期开始跟随父亲生活,到新中国解放以后,学地质、学书画、学医学,从来不因为年龄而停下自己的脚步。

将近五十岁的时候,耿莹毅然决然的开始创业,随后更是在五十岁的时候选择远走美国,并在临行之前放出豪言,三年之内,一定会在美国做出一番成绩。

最后她实现了吗?

耿莹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作为军中悍将的耿飚又是如何教育自己的长女的,如今耿莹过得怎么样了呢?

并不轻松的童年

作为耿飚将军的长女,其实耿莹生活的并不轻松。

在当今的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将军的夫人,就要在他做小兵的时候嫁给他,陪着他风餐露宿,陪着他爬兵握沙,最后才能成为风光一时的将军夫人。”

对于耿莹来说,将军之女这个称号并不容易获得,尤其是耿飚将军的第一个女儿,耿莹1939年出生在延安,因为耿飚是带兵的主将,所以耿莹基本见不到几次耿飚的身影,耿莹刚一出生就被送到了保育院由专人抚养。

到两岁的时候耿莹从保育院被接出来,随后就一直被寄养在不同的老乡家里,有专人专门执行保护任务,但是经常见不到父亲耿飚。

因为缺乏父爱,耿莹的童年显得有些孤僻,每年能够和父亲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其他时间也没有小伙伴可以玩耍,基本都是非常无聊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耿莹才得到了和耿飚更多的相处时间,这时候的耿莹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她喜欢看书,喜欢研究小说,尤其是喜欢研究外国的小说。

这在当时其实是一种风潮,当时的学生们对于完全陌生的外国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中国传统的以侠为主的通俗小说和以历史为主的章回体小说不同,外国的小说相比较来说比较平民化,更能引起青少年的青睐。

耿莹在那段时间里也喜欢看外国的小说,比如《战争与和平》和《红与黑》之类的作品,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件事情被耿飚发现了。

原本耿莹以为父亲能够理解自己的爱好,但是没想到,耿飚却将那些外国的小说全都收走了,这让耿莹非常的困惑。

随后不久,耿飚就为耿莹拿来了中国传统的名著,比如四大名著和《古文观止》这些作品,并且语重心长的交代耿莹,希望他能够先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随后再研究西方的文化。

可以说耿飚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研究不明白,连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和喜欢,又怎么能够研究外国的文化呢。

建国以后,因为国家需要一批非常精干的外交人才,因此党中央决定,从军队的将军之中抽调一批能文能武的镇国英才来到外交部工作。

初生的新中国必须铿锵有力的在外交舞台上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在战场上的勇猛悍将耿飚就被调到了外交部工作。

耿飚进入外交部工作以后,经常需要全世界的出差和在国内不停的开会,和耿莹相处的时间大大的减少了。

耿莹在北京上完中学以后,就考进了当时的北京地质学校学习地质学,当时也有人不看好耿莹学习这门课程,哪里有女孩子学习地质的啊。

但是耿飚对此非常支持,女孩子学地质也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啊,毕业以后的耿莹就在北京地质队工作。

继续进步的十年

在地质队工作的十年里,耿莹体会到了深入基层的艰苦生活,也更能理解到父亲当年的艰辛,慢慢的理解了父亲经常教育自己的话。

1976年, 37岁的耿莹开始学习中国画,这也和父亲耿飚小时候对她的教育有关,在耿莹上学的时候,耿飚就为她买来中国传统的宣纸和绘画工具,那时候耿莹学会了画一些花鸟鱼虫之类的东西,但是并没有深入学习。

37岁的时候,耿莹忽然又拿起了多年未用的画笔,开始认认真真的拜师学习绘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耿莹小有成就,创作的多幅作品都被选到了全国的美术展上。

1977年,耿莹开始重新复习考取医学院,此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白天耿莹照常参加工作,晚上就挤出时间来复习功课,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耿莹考上了北京的中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医学的研究生。

早年耿莹学习地质的时候,就有人劝过耿飚,希望耿莹能够学医,以后在医院工作不用风吹日晒的多好,但是当时的耿莹没有同意。

1980年,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虽然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但是较为偏远的地区还是比较落后。

耿飚将军是湖南人,他非常牵挂老家的情况,但是因为工作太过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回家看看,于是耿莹就代替父亲完成回家调研的任务。

在耿莹的心中,尽管父亲耿飚身居高位,他也从来没有将自己看的高高在上,耿莹更是从不把自己当成高干子弟,而是从来把自己当做群众,在老区调研的过程中,耿莹毫不张扬,默默做了许多调查。

因为有绘画的能力和技巧,所以耿莹所做的调查都是图文并茂的,当时的革命老区的面貌被她完完整整的记在心里。

面对革命老区的贫困情况,耿莹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作为革命老区走出来的人,更应该为了老区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在和父亲耿飚交流的时候,耿飚总是提醒耿莹一定要走一步看三步,在父女二人闲暇的下棋时光里,耿莹总是不能打败父亲。

直到在山区调研以后,耿莹才明白父亲的用意,不能因为一时眼前的生活富足就忘记了艰苦奋斗,不能因为北京的生活优渥就忘记了革命老区的生活艰难。

于是在调研结束以后,耿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想开公司,挣到钱以后就开展慈善和公益事业,这样就能更好的回馈革命老区的群众、更好的回馈国家。

这个想法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但是得到了父亲耿飚的支持,耿莹更是做出了一番成绩。

1986年,中央的一纸命令,结束了耿莹的商海之路,高干子弟不允许经商的规定出台,耿莹在国内的资产就被查封了。

远走美国的强人

这时候耿莹已经将近五十岁了,思来想去以后,耿莹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

她要只身到美国去打拼事业。

虽然耿莹在国内表现出了很强的个人能力,但她毕竟也是年近五十的人了,对于英文也是一点不会,漂泊异乡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怎么能够打拼事业呢?

但耿莹非常坚持的说:“给我三年时间,我能在美国‘横着走’。”

来到美国以后得耿莹先是从最基础的生意开始做起,在国内的时候,耿莹学过地质、学过医学,后来有跟随名家学习过绘画和设计,所以耿莹就从绘画和设计做起。

从做小摊贩亲自出摊补贴日用,再到利用自己中国画的能力打出一番名堂,耿莹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其中有一次,耿莹为美国一位富豪夫人绘制了一幅肖像画,这让耿莹一战成名,当时这幅画作就卖出了几万美元的高价,随后求画者更是络绎不绝,耿莹就这样在美国打开了自己的名声。

在极短的时间里,耿莹一跃成为美国上流社会最受欢迎的中国女画家,耿莹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豪言壮语,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在美国买了自己的房子,开起了自己的公司。

在美国挣到钱以后,耿莹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因为一直从事文化相关行业的工作,耿莹对于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和了解。

她清楚的认识到,来自西方世界的潮流文化正在不停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生存的形势不容乐观。

因为传承等问题,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传统技能和手艺都在面临消亡,因为环境问题和保护不力,中国的许多自然古迹都在遭受破坏。

在青年人的群体中,他们更愿意接受自由激进的西方文化,反而摒弃了沉稳厚重有历史内涵的东方文化,为此耿莹决定做出自己的努力。

经过在国内外长达四年的奔波和筹备,耿莹首先发起成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并不断的捐款捐物,来保证能够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近些年来,已经年过花甲的耿莹依旧奔波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她曾经亲口说过:“我是一个喜欢画句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

3 阅读:784

沐光知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