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一阵急促的心跳声惊醒了我。躺在床上,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心脏"咚咚咚"地狂跳,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这种感觉太难受了,我赶紧拿起手机查看健康监测APP,心率竟然高达130!作为一名长期熬夜加班的程序员,我不禁开始担心自己的心脏是不是出了问题。
第二天一早,我便预约了心内科门诊。在医院里,我遇到了张医生,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医生。
"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心跳特别快,尤其是夜里会突然被心跳声惊醒,这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我焦虑地问道。
张医生推了推眼镜,露出温和的微笑:"别着急,我们先做个详细检查。你这种情况很常见,不一定就是心脏问题。"
经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后,张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生活作息和工作状态。当得知我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饮食不规律,还经常喝咖啡提神时,他摇了摇头。
"小王啊,你这情况属于窦性心动过速,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心跳异常可不只是快慢这么简单,我们得好好聊聊。"
张医生拿出一张图表,向我解释道:"健康的心跳应该像音乐节拍一样规律,成年人正常的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可是心跳异常的表现却有很多种,我们重点要警惕四种情况。"
他开始细致地为我讲解,第一种是心动过速,就像我这样,心跳速度超过100次/分钟。这种情况可能由压力、焦虑、咖啡因过量等引起,也可能是甲亢、贫血等疾病的信号。
第二种是心动过缓,心跳低于60次/分钟。虽然运动员因为良好的心肺功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普通人如果经常心跳过缓,还伴有头晕乏力,就得当心是否存在心脏传导系统问题。
第三种是心律不齐,心跳忽快忽慢,节奏紊乱。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房颤,严重时可能引发血栓,导致脑卒中。
第四种是早搏,就是心跳中突然蹦出几下异常的跳动,像是心脏打了个嗝。偶尔出现可能是疲劳、压力等原因,频繁出现就要警惕心肌缺血等问题。
"心跳异常就像汽车的警报灯,提醒我们要及时检查保养。"张医生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尤其是当心跳异常伴随胸闷、气短、晕厥等症状时,千万别等闲视之。"
听完张医生的讲解,我不由得回想起爷爷因为忽视心律不齐,最终导致脑梗的教训。张医生接着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像你这样,以为年轻就不用管心脏。其实心脏健康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
张医生开了一些改善症状的药物,更重要的是给我制定了详细的生活调理方案:规律作息,晚上11点前睡觉;限制咖啡因摄入;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学会放松,必要时可以做一些冥想。
"记住,心跳就是心脏在跟我们对话。"临走前,张医生语重心长地说,"它告诉我们身体需要什么,我们要学会倾听。"
三个月后,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生活方式,夜间心动过速的症状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不再对心跳异常掉以轻心。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心跳异常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重要警示。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心脏健康。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医生长笑 没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