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摊点,两个月内换了三个项目,是一种什么体验?
从热红酒到汉堡车再到肉蛋堡,街边的一个摊位,在两个月时间内见证了三个“潜在网红”的“熄火”。
2023年第一波摆摊人,梦已碎了一地。摆摊风潮下,为何摆摊新鲜人屡屡受挫,冲突在哪里?同样摆摊,为何有人日入过千,买车供房,有人赔个底掉,差距在哪里?
夜市里
新势力熬不过老江湖
创业的尽头是摆摊?今年,摆摊潮几乎和开店潮同期而至。
街头的小夜市里正在迎来更多的“新鲜”摆摊人,有初次创业的宝妈,有刚毕业的研究生和大学生,甚至还有做兼职的医生……与透着松弛感,闲时谈笑风生,忙时热火朝天的摆摊老江湖相比,这些新鲜人有着很明显的特征:认真、局促,但忙活半天不如老江湖手起手落间的收入。
之所以特别注意到这批摆摊新鲜人,是因为曾经稳定的小夜市(城市摊点)格局正在被他们改变。
在小编所在社区的500米处,有一个城市规划的固定小夜市。小夜市已经形成10余年,主要经营一些当地风味小吃和一些特色小吃。以往,夜市的位置被烤冷面、酸辣粉、肉夹馍、炸串、臭豆腐等传统小吃占领。按照城市规划,这些小吃车采用统一的仿古风格,有些摊位与这条小夜市“同龄”,摊主们把这里经营成了固定摊点。
但如今,这种局势慢慢被打破。
首先是迎来了一批“网红”,热红酒、热奶宝、水果捞、精致烘焙等等,不断有新人进来,主打一个“什么火卖什么”。
其次是摊位开始卷起了“装修”。先是“热红酒”在车尾搞起了氛围灯,后是“汉堡”车“点亮”了整个街道,明黄的车身,涂鸦着汉堡主题的漫画,车上卖着黑色饼胚的汉堡……来自视觉上的冲击,让这个主打“古风”的小吃夜市猛然多出了些“现代感”。
第三是消费方式变了,老摊位的顾客依然直奔目标“买买买”,而新摊位的顾客则更喜欢“拍拍拍”。
吸引年轻人打卡的热红酒
但是,夜市里的老江湖们依然稳坐钓鱼台,这些新势力却换了一代又一代。
“车尾热红酒”仅出摊了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卖精致烘焙小蛋糕的小两口,从一周出摊三四天,到一周出摊两天,到一个月后再不见其踪影;还有“大网红”淀粉肠主动切换成了 “轮班倒”模式……
坚持最久的汉堡车,也只经营了两个多月。营业期间,由几位“型男”组成的“合伙人”团队每天开着直播,一边与网友互动一边卖汉堡。期间,还请了两位探店博主打卡,也火过几天。一位“合伙人”透露,最火的时候,准备的100个汉堡的食材在3个小时内就卖完了。
谈及放弃的原因,经营“车尾热红酒”的小姐姐表示,“好玩,但不赚钱”;卖小蛋糕的两位年轻人:“每天卖一半,自己吃掉一半”;轮班倒的淀粉肠(们),有人经常烤糊,有人突然没时间摆摊了,还有一位因为烤肠机突然起火 “差点酿成大祸”;而曾经最被老江湖看好的汉堡车,则表示“钱分下来还不如老老实实上个班”。
最终,疯狂涌入的摆摊新鲜人,能够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吸睛”、“惊艳”,甚至是短暂引爆流量的他们,或出于玩票心理,或因收入不达预期,让坐观潮起潮落的摊位老炮们不由感叹:“还是年轻,做事没个定性”。
劝退创业人
新势力输在了哪里?
按照对摆摊的预想,摆摊应该是这样的:
边摆摊边直播的模式,在央视报道中,“刚开始一年也就赚了十几万”。
小红书上,关于“摆摊小吃”的笔记有12万+篇,到处可见“日入过千”、“年入百万”。
那么,比“大哥大姐”会营销,比“大爷大妈”更有精力,这些摆摊新势力到底输在了哪里?在这里,不得不承认,舆论造就的“认知偏差”也是一大罪魁祸首。
摆摊很简单?技术门槛越低,越讲究技术!
同样一根淀粉肠,外“焦”和外“糊”有着本质差异;制作煎饼果子的过程,有的“治愈”,有的“翻车”……外行人认为小吃制作的门槛很低,内行人却深有体会,小吃制作也讲究技术、火候,甚至细微口感的拿捏。但就是这些技术上的细微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流。
成本很低?没有集采优势的摊位,成本并不低。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摆摊是一个零门槛的创业项目。首先是上述提到的零技术门槛,其次就是接下来要讲的零资金门槛。在不需要房租和人工的前提下,摆摊的入门门槛是相对较低,但它的食材成本和定价等因素,也决定了它的毛利并不高。
农贸市场王姐表示,小摊位的小型采购在价格上和零售并无太大区别,而如果是饭店集采,同一种食材的折扣可以达到8折左右。所以,摊位经营得越久,采购越稳定,可能拿到的采购价格就越低,利润自然就越高。
很自由?餐饮是勤行,摆摊是勤行中的勤行
摊主出不出摊看心情,顾客买不买得到凭运气,事实证明,这种“自由”的出摊方式很难留住顾客。固定摊位,需要“按时”出摊,才能拥有更多的回头客;而流动摊位,“流动”性质本身就代表着客流的不稳定性。
正如资深摆摊人杨大哥所言:“流动摊位很难拥有固定客群;固定摊位想要留住客人需要先把自己‘固定’起来”。
并不简单,远不如想象中挣钱,又不自由,用真实体验刷新认知后果,有相当一部分摆摊新鲜人会在尝试过后迅速放弃。
月入过万,买车供房的传奇故事
是谁在主导?
大浪淘沙,潮退见虚实,“体验生活”的人潮退去,留下来的多是以此生存的创业者。
带着60多岁的父亲一起卖梅菜扣肉饼的一位年轻妈妈,用摆摊来补贴家用。从最少时一天卖7张饼,做到了现在日常出100-300张左右。
小林夫妇在地铁口已经卖了5个月的肉蛋堡,5元一个,“薄利多销”,一天的利润少则三四百元,多则一千多,“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摆摊的资深老炮中,更是不乏“土豪”。“老陈”靠卖空气年糕给儿子买了房,“炸串哥”脱下围裙开的是百万豪车……成熟的小吃摊位收入超过普通白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创业新人又该如何向他们靠拢呢?
首先摆摊的生意虽小,但它有完整的生意模型,甚至有些摊位已经形成了它的“品牌形象”。而在打造底盘模型的过程中,有几个常常被摊们位忽视的重要维度。
一是正如上述所言,即便小到摊位小吃,技术的高低、器具的专业与否也会影响出品的口感。
那些摊糊的煎饼,烤黑的淀粉肠,一部分是因为技术不到位,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器具不够专业。摊位的灶具、器材,既要合适,还要讲究耐用、稳定性高,如此,出品才能更稳定。
二是摊位的客群有着明显的“熟客”属性。去观察那些摆摊多年的老摊位不难发现,这些摊位面对的一群相对固定的客群,有可能是街坊邻居、周围上班的白领,甚至是每天在摊位不远处周转交通的上班族。
所以,相较于吸引尝鲜打卡的年轻人,成功的摊主往往更喜欢和“老熟人”话话家常,聊聊天气。那些扎根夜里十余年的资深摆摊人脑海里,会有着一个庞大的“会员图谱”,摊主随口的一句“来了?”,藏着摊位老炮的生意经。
三是在国人的认知中,“摊”是烟火气的载体。所以,时尚、创意并不是它的必备要素,美味、高性价比、便捷才是。
开头提到的汉堡车,均价在30元以上的一个汉堡,让顾客直言不如去点个肯德基。即便汉堡车在设计上为产品加载了时尚属性,且在产品上强调黑色汉堡胚和现打肉饼,但夜市的消费氛围中,时尚和性价比相比,只能屈居其后。
所以,玩餐饮的那一套逻辑并不能完全套用在摊位运营上,毕竟,在消费者眼中,在社交平台上呼朋唤友的“打卡”游戏,远不如眼前“滋啦作响”的香气和自己寻找的老味道诱人。
每一座城市,每一条夜市里,都有太多太多的摆摊老炮,如果单纯从收入来看,他们也是餐饮行业的“隐形冠军”。
当下,夜经济强势复苏,多个地方亦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消费,在这种背景下,夜市里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在这里,温馨提醒各位摆摊新鲜人,在打造摊位时,与其想着怎么“玩”转流量,不如回归摆摊的本质,想好怎么做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