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鼻炎、腺样体肥大,一个帮助孩子少吃药的方法!
父母多学习,孩子少受罪,大家好,我是王医生,许多家长在查出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时,常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不需要处理,二是认为必须通过手术切除。
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中医可以只通过调理来解决腺样体肥大或合并鼻炎的问题,只要找到病因,都是有办法来解决的。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各个器官尚未完全成熟。当发现孩子有腺样体肥大时,应当尽量避免手术和激素药物治疗,首先可以考虑采用中医推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开天门,从眉心到前发际,推100次。可以疏风解表、清热除烦。
2:推坎宫,从眉头推向眉尾100次。有疏风解表的作用。
3:揉太阳,50到100次。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疲劳。
4:按揉合谷穴,1-3分钟。面口合谷收,合谷穴可以起到清热止痛的功效。
5:揉迎香,在鼻翼两侧,揉1到3分钟。具有宣肺通窍、清热散风的作用。
6:按揉二马穴,1-3分钟。可以起到顺气散结的效果。
7:按揉风池穴1-3分钟;有平肝熄风、疏风散热、解表散寒的作用。
这个一组穴位和之前教大家的多了合谷穴和二马穴,一个是因为合谷穴面口合谷收的原理,第二个是二马穴具有顺气散结的作用,当体内的气顺畅运行时,腺样体也更容易被化解和散开。
推拿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逐步进行,每天进行一次,这对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有不错辅助调理的效果。
当孩子腺样体肥大比较严重时,使用推拿调理、饮食注意和生活规律没有改善时,我们就可以用中药调理,内服外治效果更佳。
常见的原因就是积食内热体质,引起腺样体肥大。
中医讲没有内热不容易引外感,孩子体内存在内热,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可能诱发炎症,促使腺样体肥大。而导致孩子体内产生内热的原因,通常与积食有关。这类孩子在睡觉时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安稳入睡,容易出汗,舌苔白厚腻,舌尖发红,口唇发红,口出异味,大便干燥或便秘,手脚心往往是发热的。
基础方:保和丸合消瘰丸加减。
组成:浙贝母、生牡蛎、玄参、制半夏、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等中药组成。
方中的山楂开胃、助消化,主要得益于其补气健脾、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等功效,为老少皆宜的保健药食;六神曲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莱菔子就是萝卜籽,炒熟之后药性下降,变得缓和,而且有宜人的香气,擅长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能治疗食积腹泻、气喘咳嗽等症,并且还能避免生食导致恶心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人有食积,必生痰湿”。方中用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再用茯苓健脾利湿使湿有出路。“食积日久则易生热”,因此方中又用连翘清热散结,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浙贝母、牡蛎、玄参这有清润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
门诊实际应用:
在我的门诊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患儿,以上个月一位5岁的小患者为例,家长表示:“感觉在四岁之前孩子的情况还不错,但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就频繁感冒和咳嗽,后来去医院检查发现有过敏性鼻炎,接着又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这一年多来,孩子要么是在吃药,要么就是在准备吃药。
刻诊:张口呼吸、打呼噜明显,饮食不佳、大便干、晨起鼻塞流涕明显,查体:下眼袋发青发暗,双侧扁桃体红肿、舌质红、苔黄腻。
检查:鼻内镜检查显示腺样体堵塞后鼻孔4/5。
在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为他开了处方,并告知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孩子的状况我已经掌握,按时服药是会好的。
开方:陈皮、连翘、枳壳、金银花、夏枯草、浙贝母、焦六神曲、炒莱菔子、桔梗、射干、荆芥穗、炒牛蒡、黄芩、赤芍、辛夷、芦根、甘草等辨证加减。(汤剂)
结果在服用了14剂后,家长反馈孩子的张口呼吸和打鼾情况有了显著改善。随后我对方子进行了调整,继续进行治疗,并着重调理体质,特别要注意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同时我教给家长一个消积的方法,也就是保和丸的简化版,因为小儿积食内热体质的特点就是反复积食,一积食可能就是很久,孩子不会说,家长也不容易发现,因此这个就需要家长们有辨别积食的能力。
当孩子出现积食,因为他们本身脾胃虚弱,如果靠自身去消化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在这个时间里孩子就容易内热、伤脾胃、引发外感等,因此给孩子煮一些消积水是有必要的。
材料:炒莱菔子、干山楂、神曲各6g,蜂蜜适量,胃酸较重的孩子干山楂改为焦山楂。
做法:将莱菔子用纱布包好,一起煮水15分钟左右,早晚分服,喝之前加入适量蜂蜜即可。
切记,给孩子消积别一味清热,要选择平和的方法,这样不伤正气、保护孩子的脾胃。
积食的表现包括:早晨口气重、舌苔增厚(尤其是中间部分)、食欲下降(胃强脾弱的孩子除外)、大便异常臭、手心和手背温度差异明显、腹部胀满、便秘、睡觉时翻来覆去、不喜欢仰卧,饭后出现腹痛或腹胀,以及嘴唇和脸颊突然变红等症状。
总而言之,小儿“肺脾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为腺样体肥大发病之根本,脾胃功能失调容易导致积食,形成气滞、痰凝、血瘀等致病因素,此乃本虚标实之证,互为因果,使腺样体肥大反复难愈。因此治疗上就可以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以达到缩小腺样体肥大的目的。
声明:此文目的在于传承中医育儿,无不良引导,用药需经医嘱。感谢您的阅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