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年郭太后登上城楼要跳楼自杀,唐宣宗大怒,当晚郭太后去世

2025-01-12 10:06:17

《旧唐书》对于懿安皇后郭氏的一生有着如下记载:

其历经七个朝代,其中五次身处太母这般尊贵之位,君主皆对其行子孙拜见的礼节。她享有福寿,身份隆贵,如此情形持续了四十余年,就算是汉朝的马皇后、邓太后,论及这些,也没法比她更胜一筹。

郭太后的身份极为尊贵,然而,她内心实则有着难以平复的意绪。具体来说,她存有两方面的意难平之事。

其一,唐宪宗李纯的正妻是她,然而她却未被册立成皇后。并且,就连她的儿子,都并非太子的首要人选,在皇位继承一事上,差一点儿就与之无缘了。

其二,她历经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才当上太后,一直尽享儿孙的孝顺。可谁能想到呢,皇位竟在她孙儿这儿断了传承,随后由她的庶子唐宣宗继承了大统。如此一来,她也只能被迫和曾经身为侍女的人处于同等地位了。

从一定意义来讲,郭太后无疑是个悲剧人物。她这一生虽说尽享荣华富贵,可竟然接连吃了两次极大的亏,而且这亏大到无论怎样都没办法去弥补,实在是令人叹息呢。

“醉打金枝”的故事想必不少人都听过,而郭太后的出身便和这故事的主角紧密相关。郭太后的父母,正是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以及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关于这一点,想来无需再多做赘述了。

因此,在李纯尚为广陵王之时,郭氏便已然成为了广陵王妃。之后,郭氏生育了两子一女,在夫家的日子里,她备受宠爱,享尽了来自夫家的关爱与宠溺。

不过,在李纯继承皇位之后,令人诧异的是,身为正妻的郭氏竟然未被册立为皇后。要知道,这种情况在大唐自开国起可是从未出现过的首例。

在这方面来看,郭氏相较于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王皇后,都是有所不及的。哪怕从这个特定的点去衡量,郭氏的情况也比不上那两位王皇后呢。

虽说这两位皇后最终的结局颇为凄惨,可好歹她们也曾以正妻的身份行母仪天下之举。只是呢,她们俩都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也就是都未曾生育子女。也正因如此,到了后期,她们在武家女子那里可都吃了大亏呢。

正妻二郭氏,育有两个儿子,按常理来讲,她被册封为皇后那是名正言顺的事儿。可谁能想到呢,李纯却偏偏不这么做,只是让她当了贵妃,愣是没给她皇后的名分呢。

至于其中的缘由,唐宪宗也曾给出过说法,据《旧唐书》所记载:

八年十二月间,众多官员纷纷上表,恳请册立贵妃为皇后,如此这般接连上了三道奏章。然而皇上考虑到当时正值岁末,且来年存在子午之忌,便暂且搁置了此事。皇上的后宫之中不乏其偏爱的妃嫔,又因贵妃家族门第显赫、昌盛,担心她被立为皇后之后,容不下那些受宠的姬妾,所以在册封皇后这件事上才如此行事。

这样的理由实在是让人难以反驳,所以在整个唐宪宗在位期间,郭氏一直都仅仅是贵妃的身份,并且她所生的儿子起初也并未被册立为太子。

起初,唐宪宗把长子李宁立作了太子,在这一身份上,李宁度过了将近三年的时光后不幸离世。随后,唐宪宗便打算将次子李恽确立为新的太子。

由于李恽的生母身份地位颇为低微,而郭贵妃以及其背后势力庞大的郭家都在极力争取太子之位的归属。在这样的情形下,最终唐宪宗做出决定,立第三子李宥为太子,随后还将其名字改为李恒。

就算李恒已然被立为太子了,可他的亲生母亲郭氏却仍旧只是贵妃的身份,并且也只能是贵妃罢了。一直等到元和十五年(820年)的时候,唐宪宗李纯驾崩离世,情况才有所变化。

在唐宪宗离世之后,太子李恒顺利继承皇位,也就是唐穆宗。至此,郭氏总算是得以扬眉吐气,正式成为了太后,开启了她人生的新阶段。

唐穆宗在位的时间相当短,仅有短短四年而已。不过还算幸运的是,他留有后代,不至于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

唐穆宗离世之后,太子李湛得以继承皇位,他便是唐敬宗。在其即位之后,将祖母郭氏尊奉为太皇太后,给予了郭氏极为尊崇的地位。

唐穆宗之子除了唐敬宗,还有唐文宗与唐武宗。这二人皆是郭氏之孙,他们对祖母郭氏极为孝顺,在敬宗之后先后登上皇位,延续着皇室的传承,也始终秉持着对长辈尽孝的那份心意。

应当说,在身为太后的二十余年间,郭氏无疑是尽享了荣华富贵。就拿饮食方面来讲,那些精美的膳食、珍稀的水果,还有来自蛮夷之地的奇特贡品,都是先用于郊庙祭祀,之后再送到三宫,最后才呈到郭氏跟前供其享用。

然而,就在太后的生活已然把曾经做不成皇后的那份耻辱都给掩盖过去的时候,郭氏却又遭受了另一个沉重的打击。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唐武宗驾崩离世。在这一年,唐武宗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离开了人世,他的去世也成为了唐朝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某种转变,后续诸多事宜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在唐武宗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宦官群体经过考量,认为唐宪宗的儿子李怡便于掌控。于是,他们便做出决定,将李怡立为皇太叔,使其开始监国,并且还把李怡的名字改为了李忱。

这一点是郭氏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不过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一番,却又发觉其实是在情理范围之内的事儿。

李忱被认为“不慧”,意思是脑子不太灵光,甚至有点呈现出“痴傻”的状态,而这便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样子,至少在旁人眼中是如此,周围所有人也都这般觉得。

这样的一个人,起初会让人觉得既安全又极易掌控。然而,后续的实际情况却表明,他并非那么好控制。毕竟,他能被称作“小太宗”,从这一称谓来看,也足以说明他还是有着相当本事的。

对于郭太后而言,唐宣宗的继位无疑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成了她这辈子都难以释怀的心结。要知道,唐宣宗压根就不是郭太后亲生的儿子,所以这事儿对她来说,真的是意难平啊。

并且这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矛盾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唐宪宗的离世,其二则是唐宣宗的生母郑氏的相关事宜。

唐宪宗逝世一事,据史书记载,其在43岁时突然驾崩。彼时,众人皆传言乃是宦官陈宏志谋害了君主。而官方为了掩盖这一真实情况,对外宣称唐宪宗是因服食丹药才导致身亡的。

唐宣宗心里认定是陈宏志犯下了弑君的恶行,并且还对郭太后及其背后的郭家产生了怀疑,觉得他们参与到了这件事情当中。也正因如此,唐宣宗对郭太后满心不喜,难以抱有好感。

提及唐宣宗的生母郑氏,那可颇有一番趣味。郑氏原先乃是藩镇首领李锜的一名小妾,后来李锜谋反之事败露,以失败告终,郑氏也因此被罚没入宫廷沦为奴仆,进而成了郭贵妃身边的一名宫女。

在后来的日子里,郑氏获得了唐宪宗的临幸,随后生下了李忱。李忱在年幼之时便表现出“不慧”的状况,就这般情形而言,他似乎注定是要与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擦肩而过的,而其生母郑氏呢,在宫中仿佛就如同一个无人在意的透明人一般。

谁都未曾料到,往后的发展令人惊讶不已。李忱居然被宦官们挑中,登上了皇帝之位。如此一来,曾经身为主仆的郭氏与郑氏,如今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转变,竟然要以平等的姿态相对了。

郭太后心里对此极为不爽,唐宣宗亦是如此感受。想当初,郭太后对待郑氏这名侍女的态度就不怎么样,对显得“痴傻”的李忱也好不到哪儿去。并且,郭太后的那些儿孙们还都曾对李忱加以取笑呢。

郭太后与唐宣宗的关系又怎会好呢?说到底,最为关键之处在于他们并非亲生母子,如此一来便注定了二人难以同心。况且其间还存在诸多龃龉,这无疑使得他们之间的隔阂越发加深了。

在古代,一直奉行着“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就拿唐宣宗来说,虽依旧尊郭太后为太后,可这也不过是流于表面罢了,说不定就连表面上应有的那份孝顺都不多见,也就是大体上能说得过去的程度而已。

郭太后又怎能咽下这口气呢?唐宣宗继位之后,郭太后的心情便一直郁郁寡欢。而且啊,唐宣宗对郭太后也不怎么以礼相待,这无疑是让郭太后的日子过得如同煎熬一般,实在是太难熬了,仿佛每一日都是度日如年。

唐宣宗继位两年后,也就是848年的五月二十一日,郭太后带着两名宫女上了勤政楼,倚楼而望了很久,然后郭太后就准备跳楼自杀,好在被左右给拦下了。

唐宣宗得知相关情况后不禁勃然大怒,要清楚的是,一旦郭太后真的跳楼了,那么不管实际情况到底怎样,他必然会沦为那个被视作逼死嫡母的罪大恶极之人。

就在当天晚上,郭太后离世了。

郭太后离世之后,唐宣宗内心是期望生母郑太后能与唐宪宗合葬的,故而并不愿让郭太后与唐宪宗合葬在一起。就在太常官员王暤奏请安排郭太后与唐宪宗合葬之时,唐宣宗便吩咐宰相白敏中去责备王暤。

王暤于是对着白敏中讲道:

太皇太后乃是汾阳王的孙女,宪宗在东宫时她便为正妃,侍奉顺宗时已是儿媳身份。宪宗驾崩之际,相关事宜含糊不清。太皇太后贵为天下之母,历经五朝,怎能因那等含糊不明之事就仓促废弃正嫡所应遵循的礼仪呢!

总而言之,在王暤的观点里,郭太后是理应与唐宪宗合葬的。但唐宣宗却并不认同这一点,坚决不肯如此安排。也正因唐宣宗的这一态度,最终导致王暤遭受了贬官外放的命运。

然而,此事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在唐宣宗离世之后,其子唐懿宗继承了皇位。即便时过境迁,王暤依旧坚定地主张让郭太后与唐宪宗合葬,而经过一番波折后,唐懿宗最终还是应允了这一请求。

就这样,郭太后得以和唐宪宗一同合葬在了景陵之中。而郑太后在离世之后,其墓葬之地则是安排在了景陵的外园之处。

0 阅读:10
丁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