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孙女回乡参观,发现故居被改得“面目全非“,她却感谢改造

若水史书 2025-01-08 03:10:54

世人皆知孙中山纪念地举世闻名,却鲜有人知晓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1985年,孙中山的孙女孙穗瑛从美国回到祖国,前往中山陵祭拜先祖。当她想要参观父亲孙科曾经居住过的中山陵8号时,工作人员们却犯了难。原来,这座充满历史记忆的建筑已经有了新主人——许世友将军。更令人担心的是,这座当年雅致的洋房,如今已经大变模样。面对这样的局面,孙穗瑛会作何反应?而许世友又是如何看待这座承载着两代人记忆的建筑呢?

一、孙科与中山陵8号的缘起

世人皆知中山陵8号位于紫金山南麓,却不知这座别墅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6年春天,孙科站在紫金山下,望着远处巍峨庄严的中山陵,心中思绪万千。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长子,他深感在父亲陵寝附近修建一座私人居所,既是尽孝道,也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那时的南京,正值国民政府定都之际,百废待兴。孙科身为"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工作繁忙之余,仍抽出时间亲自督建这座别墅。为了确保建筑风格既庄重大方,又不喧宾夺主,他特意请来了当时声名显赫的建筑大师杨廷宝操刀设计。

杨廷宝接到这个任务后,没有贪图奢华,而是秉承着"实用为上"的理念。他巧妙地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设计出了这座独具匠心的两层建筑。

1947年夏天,工人们开始在这片山坳动工。孙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工地查看进度。据当时的工地负责人回忆,孙科对建筑的每一处细节都十分关注,尤其是对房顶的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

这座别墅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它那独特的平顶设计。屋顶可以蓄30公分深的水,既能调节室温,又能延长建筑寿命。这在当时可谓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别墅建成后,孙科将其命名为"延晖馆"。"延"取延续之意,"晖"则是光华之意,寓意要将父亲的光辉事业永远传承下去。

整座别墅占地数十亩,主楼面积约400平方米。一楼设有宽敞的会客厅和西式餐厅,二楼则是书房和卧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间百余平方米的客厅,三面落地窗将紫金山的秀美景色尽收眼底。

书房里,一面墙高的书架从地面直通天花板,显示出主人的文化品位。院子里栽种了各色花木,围墙外还种植了带刺灌木,既美观又实用。

然而,命运弄人。1948年底,别墅刚刚竣工,国民党政权就已风雨飘摇。孙科只来得及在这里小住几日,便随着国民党撤退去了台湾,从此再未踏足这片故地。

这座凝聚着孙科心血的建筑,就这样成了一座"无主之屋"。谁能想到,这座原本打算用来安度晚年的居所,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短暂驿站。中山陵8号的故事,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从国民府邸到军区招待所

1949年春天,当解放军进驻南京时,这座曾经属于孙科的别墅已经空置数月。说来也巧,第一个发现这座别墅的,竟是解放军某部队的一名普通战士。

那是个雨天,这名战士在紫金山附近执行巡逻任务时,为了避雨误打误撞走进了这座别墅。推开门的那一刻,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洁的地板、精美的家具、高大的书架,无一不透露着与普通民居的不同。

这名战士立即向上级报告了这一发现。经过调查,这里很快被确定为原国民党要员的私人住宅。上级决定将其收归国有,改作南京军区的招待所。

从此,这座别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尊贵的客人。1950年春节前夕,毛主席南下视察,曾在此住了整整一周。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回忆,主席特别喜欢这里的书房,常常在那面巨大的书架前驻足。

1951年初,叶剑英元帅也曾在此短住。一天清晨,他站在别墅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中山陵,对身边的警卫员说:"这里的风水确实不错!"

1953年夏天,周恩来总理来南京视察工作,也在这里下榻。他对这座建筑的设计颇感兴趣,特别是那个可以蓄水的平顶,让他连连称赞其巧妙。

不过,这些都是短暂的停留。大部分时候,中山陵8号都处于闲置状态。直到1955年南京军区成立,这里的命运才有了新的转折。

这一年春天,新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来到这里视察。站在别墅前的空地上,他对随行人员说:"这里安静,适合办公。"

就这样,中山陵8号迎来了它的第二位主人。与孙科的短暂停留不同,许世友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八年。

这座别墅见证了许世友指挥南京军区的峥嵘岁月。在这里,他先后接待了数百位军区来客,处理了无数军务要事。那间宽敞的客厅,成了军区首长议事的重要场所。

1973年,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临行前,他特意嘱咐部下要好好保管这座建筑。于是,中山陵8号又恢复了招待所的身份,等待着它的主人归来......

三、许世友与中山陵8号的不解之缘

谁能想到,一座洋楼竟能与一位将军结下如此深厚的缘分?1980年,年过古稀的许世友重返南京,第一件事就是回到中山陵8号。

那时的中央原本给许世友安排了北京的住处,可这位老将军偏偏对南京念念不忘。"南京的气候适合养老,"他对组织上说,"我要在这里写回忆录。"

回到中山陵8号后,许世友立刻开始了他的"农村改造计划"。别墅前的花园里,玫瑰、海棠统统被铲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畦畦整齐的菜地。这里种着辣椒、茄子,那里种着白菜、萝卜。

在菜地旁边,许世友还开辟了一片中药园。据他的警卫回忆,将军特意从家乡请来了几株珍稀的药材,其中就包括有"金疮药"之称的川断。每到春天,这些药材竞相开放,别有一番风味。

别墅后面的空地上,许世友让人建了一排猪圈。养的可不是普通猪,而是从浙江引进的金华猪。他亲自制定饲养计划,甚至还专门派人去金华学习养殖技术。

最让人称奇的是别墅旁边的鱼塘。许世友不但在里面养鱼,还特意从湖北请来了莲藕种子。每到夏天,荷花盛开,鱼儿游弋,俨然一幅田园风光。

每逢春节,许世友都要邀请老战友来家里聚会。他会亲自下厨,用自家种的菜、养的猪肉,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饭桌上,许世友总爱说:"这菜可是我自己种的!"

警卫们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过得十分有趣。将军不但给每个人都分派了"农活",还经常和大家一起劳动。有时碰上下雨天,许世友就会召集大家在客厅里开"经验交流会",讨论如何把菜种得更好。

最令人难忘的是许世友的"打猎课堂"。这位老将军虽然年事已高,却仍保持着打猎的爱好。他不但把打猎的技巧传授给警卫们,还教他们如何识别各种野生动物的足迹。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85年初。那时的中山陵8号,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处充满生机的农家小院。谁能想到,就在这一年,一位特殊的客人的到来,会让这里又添上一段传奇故事......

四、"不速之客"到访始末

1985年春天,一个特殊的消息传到了中山陵8号:孙中山的孙女孙穗瑛要来参观这座昔日的老宅。这个消息让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犯了难。

要知道,许世友将军最近正在专心写回忆录,平日里连最亲近的战友来访都婉拒。如今突然要接待一大群人,这该如何是好?

一位老警卫提出了个主意:"将军最喜欢打猎,不如就在那天请他出去打猎?"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参观当天一大早,警卫们就按计划行动。一个警卫兴冲冲地跑来报告:"将军,今天天气特别好,山上野兔特别多!"另一个警卫也跟着说:"是啊,昨天晚上下过雨,今天打猎的条件最好了。"

果然,许世友来了兴致,立刻让人准备猎具。等他的吉普车消失在山路转弯处,工作人员们才松了一口气。

孙穗瑛一行很快到达。她站在曾经的"延晖馆"前,仔细打量着这座承载着父亲记忆的建筑。三十多年过去了,主楼的外观依然保持着原貌。

走进客厅,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惊讶不已。原本摆放着真皮沙发的地方,此刻只有几把普通的椅子。墙上挂着的不是名贵字画,而是一些地图和合影。

但更让人意外的是二楼的变化。本该是豪华书房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张简单的书桌和几把椅子。旁边的卧室也同样简朴,一张木床、一个衣柜就是全部摆设。

当看到后院时,孙穗瑛忍不住笑了。谁能想到,这座曾经的高级别墅,如今竟变成了一个小型农场?菜地里的蔬菜长势喜人,猪圈里的金华猪正在悠闲地吃食,鱼塘边的莲花含苞待放。

恰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猎枪的响声。工作人员们面面相觑,都暗自祈祷许世友别这么快回来。

所幸这次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临走时,孙穗瑛对工作人员说:"这里虽然变了模样,但能保存得这么好,实在难得。"

直到孙穗瑛一行人离开很久,许世友才背着猎物回来。那天他收获颇丰,打到了两只野兔和一只山鸡。将军一直在抱怨野兔太狡猾,一点都没察觉自己才是被"设计"的那个人......

五、建筑的新生与告别

孙穗瑛离开后不久,许世友的身体每况愈下。1985年秋天,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肝癌。这个消息传来,整个中山陵8号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老将军却依然坚持过着往常的生活。每天清晨,他都要到院子里转转,看看自己种的菜,给金华猪添食。即便身体虚弱,许世友也不愿躺在床上。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仍坚持写回忆录。有时实在提不起精神,就让警卫把躺椅搬到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口述往事。那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往事,就这样在这座安静的院子里被记录下来。

医生建议许世友去北京治疗,他却坚持要留在中山陵8号。无奈之下,医院只好派来了专门的医疗小组,在别墅里为他治疗。

这段时间,许世友最大的牵挂还是他的"农场"。每天都要问问菜长得怎么样了,猪喂得好不好,鱼塘里的莲藕有没有人照看。

1985年10月的一个清晨,许世友突然昏迷不醒。工作人员赶紧将他送往医院。当他在病床上睁开眼睛时,看着陌生的天花板,许世友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次,老将军再也没能回到他深爱的中山陵8号。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去世,享年79岁。

许世友走后,中山陵8号似乎一下子安静了许多。菜地里的蔬菜渐渐枯萎,猪圈里的金华猪被送走了,鱼塘边的莲花也凋谢了。这座见证了两代人命运的建筑,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中山陵8号的故事,从孙科到许世友,从高级别墅到农家小院,从冷清到热闹,又从热闹到冷清。它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一位将军的晚年。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在之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座充满故事的建筑。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能看到孙中山家族的往事,还能感受到许世友将军的足迹。这座建筑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紫金山下,继续讲述着它的故事......

0 阅读:0
若水史书

若水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