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疫情时对中国一毛不拔,却大方捐美国6亿,如今咋样

钟校说过 2025-02-16 09:27:08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有这么一个人物,让人又爱又恨,疫情期间,大家都在为国内捐款捐物的时候,她倒好,对祖国一毛不拔,转手就给美国捐了6个亿,后面的操作更是让人直咋舌。

张欣的财富人生

此人名叫张欣,回头看看她的经历,还真是传奇。1965年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15岁时因为家里变故,全家搬到了香港。这一搬,可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到了香港,为了糊口,她只能进纺织厂当工人。这活计说起来简单,可真干起来那叫一个累。整天就跟机器打交道,重复着那些单调的动作,换谁都得烦。

但张欣这人还真有点劲,白天在工厂忙活,晚上还抽空学英语。这劲头,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要说这人也是够拼的,大概也是从小吃过苦,知道机会来之不易。

运气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85年,她的老板看她是个可造之材,就资助她去英国留学了。这一去,还真让她闯出了名堂。从萨塞克斯大学到剑桥大学,走的都是精英路线。

在剑桥的时候,她遇到了潘石屹,而他们联手创立的SOHO中国,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房地产市场上狂奔突进,建起的楼盘遍地开花。

争议人生

现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SOHO的建筑就跟盖了个戳似的,标志性十足。

2019年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时候,那可真是风光无限,年收入16个亿呢。张欣也因此成了胡润富豪榜上的常客,站在了中国女富豪的最前排。

那会儿提起张欣,大家都竖大拇指。要能力有能力,要样貌有样貌,要钱有钱,简直就是开了挂的人生。不少女性都把她当偶像,觉得这才是人生赢家啊。

但是你知道吗?正当大家都觉得她要继续往上飞的时候,她来了个急转弯,搞出了一堆让人直挠头的事情。

先是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这事儿本来也没啥,但她非得来一句"国内教育创新性不足"。这话说的,就跟往锅里撒把盐似的,马上就把舆论的温度给烧上来了。

紧接着更绝,掏出一个亿捐给哈佛。

如果,这些钱是捐给咱们国内的贫困学生,那还算是行善积德。可她却说,这些钱是用来帮助哈佛的穷学生的,这话说出来,连哈佛的人听了都得笑醒。

张欣夫妇的转身之路

之后,疫情来的时候,武汉可是经历了一场硬仗。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帮忙,捐钱捐物的,就连普通老百姓都在出力。

结果张欣夫妇倒好,就在微博上丢了句"武汉加油",然后人就在美国晃悠去了。这操作,说实话,让人挺寒心的。

更绝的是,后来记者爆出来,这俩人给哈佛大学捐了整整6个亿。你说这钱要是给国内疫情用该多好。

公众都在等她解释,等她说句话,人家直接改国籍了。这一手,可真是高啊,直接给所有质疑的人来了个"战术后仰"。这事儿到底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这谜底,估计得跟张欣肚子里的蛔虫才知道。

再后来,两口子就开始变卖国内的资产,往美国跑。知情人说,其实他们早就在为移民做准备了,这些年回国的次数,就跟大熊猫的数量似的,越来越少。

说起来也是可惜,张欣这么个才女,在国内发展不是挺好的吗?非得跑到美国去。这让人想起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但是吧,有些树挪过去是为了活得更好,有些树挪过去,是因为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有些人富了就变了,有些人成功了就忘本了。就像是喝了孟婆汤似的,把以前的事都忘得一干二净。

说到底,这事儿也不光是钱的问题。你说她有钱,想捐给谁就捐给谁,这也是人家的自由。但问题是,你在国内赚的钱,结果转手就给了外国。

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值得尊敬,也不是所有的富豪都懂得感恩。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SOHO中国基金会向耶鲁大学捐千万美元

0 阅读:0
钟校说过

钟校说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