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拓跋焘16岁御驾亲征,武力值不输李世民、霍去病

聊聊历史 2023-11-23 09:03:49

古代帝王、名将打仗,谁最厉害?这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世民、霍去病得分率高,被认为是战神中天花板的存在。

纵观李世民、霍去病的征战,他们都是硕果累累,屡次击败强敌,而且战术特点也非常明显,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

霍去病,长途奔袭高手,多次在匈奴腹地进行穿插,数千里的草原、戈壁,都留下霍去病足迹。

更加可贵的是,霍去病貌似自带“导航”,从未迷路,这点比公孙贺、李广、张骞强了不少。

张骞出使西域,对地形、方向比较敏感,却还是迷路。霍去病则来去自如,确实不简单,战场敏锐度太强。

李世民,帝王带兵打仗的佼佼者,虽说本人没有亲自远征大漠,但消灭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击败刘黑闼,也是相当精彩。

李世民的战术特点,就是深沟高垒,先坚守一段时间,消耗对方锐气,迫使对方主动前来决战,然后一击致命。

凭借后勤优势,采取后发制人战术,这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戏。可以说,李世民比较求稳,胜利才是关键。

十六国时代,威名赫赫的帝王,能征惯战的名将也不少。就拿太武帝拓跋焘来说,这位少年帝王的军事能力,可以跟霍去病、李世民掰手腕,甚至还要强。

拓跋焘,北魏第三位皇帝,继位时才16岁不到,却敢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与草原霸主柔然激战。

柔然是什么水平?简单了解下草原游牧骑兵的历史,柔然也是扛把子。

秦汉时期,匈奴是草原霸主,刘邦的32万大军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若非陈平计谋,刘邦难逃一劫。

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极盛时期,得益于“文景之治”的红利,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将他们赶出漠南。

与匈奴死磕,汉武帝终结了“文景之治”,却依然没有解决问题。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武帝继续北伐,损失十几万大军,大将李广利投降。

汉宣帝时期,匈奴分成北部、南部,汉朝则联合南部,对北部发起进攻,并控制西域,匈奴元气大伤。

东汉时期,窦固、窦宪、班超持续打击下,北匈奴元气大伤,被迫西迁,去攻打罗马帝国北部边境的日耳曼人。

南匈奴被安置在长城附近,后又被曹操分成多个部落。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匈奴再次崛起,攻克洛阳、长安,灭亡西晋。

匈奴复兴,但回不到草原了,因为鲜卑人已经占据这块土地。匈奴遇见鲜卑,基本都是被吊打,多次全军覆没。

鲜卑骑兵,无疑是十六国时代最强悍存在,许多“国”都是他们建立的。例如,为隋唐奠定根基的北魏,就是鲜卑拓跋部建立。

鲜卑入主中原,北方柔然崛起,逐渐独霸蒙古草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

西部抵达伊犁河,东部到兴安岭,南部抵达阴山,北部到贝加尔湖,柔然疆域非常辽阔。

此外,柔然大汗喜欢汉文化,推行封建改革,采取中原统治模式,并觊觎中原,想成为华夏的主人。

柔然与匈奴不一样,不满足于草原霸主,而是想成为天下之主,如此,柔然与北魏经常交战,并派使者南下,与南朝联手。

拓跋珪、拓跋嗣时期,北魏多次北伐,也取得不少胜利,但没法彻底解决问题,也没法让他们伤到元气。

柔然来去如风,北魏不好捕捉主力,且北魏战略重心在中原,还要征伐北凉、胡夏、北燕等劲敌,并防御南朝,力不从心。

423年,拓跋嗣在与南朝宋的交战中心力交瘁,尤其是虎牢关之战,拓跋嗣在持续两百天的激战中累垮了。

拓跋嗣病逝,拓跋焘继位,柔然可汗大檀亲率6万骑兵南下,劫掠边境,还攻克北魏故都盛乐,气焰十分嚣张。

拓跋焘未满16岁,却要面对如此强敌,压力可想而知。再则,南朝宋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北伐,与柔然夹击自己。

柔然前锋抵达京师平城郊外,大臣都很担心朝廷安全,便建议拓跋焘坚守,调外地兵马勤王,但拓跋焘拒绝了。

12岁那年,拓跋焘就在边境练兵,与柔然有过交锋,他知道对手的强悍,也一样了解对方的战术,便决定御驾亲征。

2万精兵在南郊等待,拓跋焘检阅后,立刻带兵奔袭,直接杀向柔然,找大檀决战。

北魏骑兵不多,大檀没有逃走,而是主动迎接战斗,将拓跋焘围困在阵中。柔然各部纷纷赶来,围困北魏,多达十几层。

柔然战马嘶吼,一边奔驰一边射击,箭如雨下。此时,身边亲兵都很害怕,拓跋焘却毫不畏惧,貌似这一切与他无关。

拓跋焘手持长矛,在阵中来回厮杀,北魏骑兵见状,无不热血沸腾。杀退一波柔然兵后,拓跋焘让骑兵下马,利用盾牌掩护,以弓弩射击。

环形阵地,柔然骑兵继续冲杀,拓跋焘则带兵杀向柔然猛将,大檀的侄子于陟斤,激怒他的情绪。

于陟斤有勇无谋,拓跋焘前来挑战,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于陟斤脱离亲兵掩护,直接奔向拓跋焘,北魏弓弩手早已布局。

弓弩的威力,远非一般弓箭可比,于陟斤当场被射死。大将阵亡,柔然畏惧,北魏则乘势反杀,大檀无法取胜,逃离战场。

16岁的年纪,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拓跋焘的军事素质可见一斑。这等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的,也就拓跋珪了。

要知道,李世民建议父亲晋阳起兵,已经差不多19岁。战神霍去病带800兵马征战,也是18岁,算是成年人。

拓跋焘呢?12岁治理边境,对付柔然,16岁御驾亲征,亲自与强敌过招,镇定自若,堪称少年天子的天花板。

班师回朝后,拓跋焘继续策划对柔然作战,又连续两次北伐,分别是424年,425年,且都是御驾亲征。

大檀知道拓跋焘不好惹,得知北魏骑兵抵达阴山,立刻逃走。这两次北伐,拓跋焘除了俘获一批牛羊,以及老弱,并未伤到柔然。

柔然此举,惹怒了拓跋焘,但北魏后方不稳定,也没能力远征。429年,拓跋焘灭了胡夏,夺取关中,便再次策划北伐,但群臣依旧反对。

大臣认为,柔然来去如风,飘忽不定,难以捕捉到主力。再则,南朝宋一旦趁虚而入,该如何应对?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希望皇上三思。

拓跋焘决定亲征,便找来大臣崔浩问话,说说他的想法。崔浩支持北伐,并说出自己理由。

崔浩认为,南朝宋自己问题一大堆,刘义隆尚未站稳脚跟,不会轻易北伐。至于柔然骑兵的机动性,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北魏的鲜卑骑兵一样可以做到,况且大檀认为北魏不会跨越大漠追击,防备必定放松。

崔浩给拓跋焘献策,远征最好选择在春季,此时柔然正在放牧,一旦鲜卑骑兵突然杀到,他们压根来不及组织兵马抵抗,可以出其不意。

拓跋焘得到崔浩的支持,便不顾其他朝臣反对,决定亲自远征。拓跋焘分两路出兵,自己率领领东路,直奔王庭而去。

拓跋焘进入漠南后,大檀就在杭爱山附近。为此,拓跋焘留下辎重、步兵,仅携带15天两次,每位骑兵两匹战马,率精锐骑兵展开奔袭,直接杀向大檀。

北魏骑兵突袭袭击,大檀没有防备,柔然乱成一团。大檀弟弟前来救援,中途被北魏西路军截杀,死伤数万人,连杭爱山都看不到。

大檀逃走,拓跋焘也不放过,势必要打垮柔然不可。如此,拓跋焘让北魏士兵以杭爱山为中心,在东西5000里,南北3000里的广袤草原、戈壁上进行地毯式搜索,击杀流散各地的柔然士兵。

两个半月的横扫,草原、戈壁上到处是战场,北魏俘虏柔然30余万人,牛羊数百万头。此外,高车部落30万户来投奔,抛弃柔然,成为北魏的一部分,大檀伤到了元气。

北魏一直追到阿尔泰山,大檀屡战屡败,部落纷纷离散。大檀绝望了,他进入山谷中躲避,身边只有数百人。此时,拓跋焘产生了误判,认为大檀已经远离,且担心南朝宋北上,便班师回朝。

拓跋焘距离大檀,不足三百里,如果不是这次信息错误,估计柔然到此为止。不过,大檀还是逃不过一劫,这次伤到了元气,心情沮丧,很快就病逝。

北魏破柔然之战,拓跋焘打得非常精彩,数千公里范围内,北魏骑兵纵横驰骋,异常壮观。中原王朝北伐草原,在如此广阔范围内,同时开战,也是少有。

拓跋焘无疑是胜利者,他才21岁,已经达到了许多帝王、名将一辈子都不肯企及的高度。就这点而言,拓跋焘可以与李世民、霍去病掰手腕,甚至略胜一筹。

李世民,流淌着鲜卑血液,也是能征惯战的帝王。16岁帝王拓跋珪、拓跋焘的赫赫功绩,应该对他有不小的影响,并激励着他奋斗,终于成就大唐伟业。

拓跋焘班师回朝,俘虏的数十万柔然、高车部落,将他们安置在北部边境,并拆散迁移,分土定居,与鲜卑融和。

大檀病逝后,吴提继承汗位,柔然元气大伤,便对北魏妥协,双方联姻,暂时维持友好合作。但是,吴提依然雄心不减,他开始争夺西域,利用拓跋焘在中原征战机会,插手西域事务。

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后,恼火吴提不讲武德,柔然袭扰边境,再次御驾亲征,并与柔然争夺西域。连续几次出征后,柔然元气大伤,暂时没有能为南下,拓跋焘将注意力转移到江南。

为了防御柔然,解除南征后顾之忧,拓跋焘相继在边境设立军事要塞,屯驻军队与民众,一边打仗,一边屯田,是为“六镇”。当然,拓跋焘没有想到,六镇抵御柔然的同时,也为北魏埋下一个坑。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

0 阅读:663
评论列表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