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春天,在白帝城永安县待了10个月之久的刘备病情进一步加重。眼看不久于人世矣,刘备于是召来诸葛亮嘱托后事,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托孤之词虽寥寥数句,但却有惊世之语,并惹得后世之人热议不断、浮想联翩。
历史上君王临终托孤并不少见,如魏明帝曹叡临终前向司马懿和曹爽托孤,嘱咐二人携手并进,共同辅佐年少的魏主曹芳;清朝咸丰帝临终托孤,嘱咐肃顺等八大臣辅佐年幼的同治帝。虽然主少国疑,如此引来了后来政坛的大地震,但后世之人并未对魏明帝曹叡和咸丰帝的临终托孤之词有何热议。那为何刘备的托孤之词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呢?
这主要归结于刘备特别说了一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如果后主刘禅能成器,可以辅佐,那你就辅佐他成就帝业,如果他没有这个能耐,你就废了他自己当皇帝吧。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到死却拱手让给外人,这份慷慨之情确实历史上闻所未闻,难怪大家要浮想联翩。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说不定床后面的刀斧手都准备好了,但凡诸葛亮稍有停顿迟疑,幕后的刀斧手立马一拥而上将诸葛亮砍成肉酱。由于诸葛亮表现得很是鞠躬尽瘁、忠心不二,面对刘备如此“慷慨”,诸葛亮没有片刻迟疑,立马给出了教科书般的答案,所以刀斧手一拥而上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事实果真如此吗?依个人之见,这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倘若刘备泉下有知,定会迸发出一言:你们想多了。
众所周知,刘备在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夷陵之战惨败后逐渐迈向了生命的尽头,以此才有了白帝城托孤。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起因则要追溯到2年以前的江陵之战。当时与蜀汉尚为盟友关系的东吴因为刘备占着荆州不还,便令时任都督吕蒙通过白衣过江发动了江陵之战,全歼关羽所部,夺回荆州并生擒关羽,并于同年底,斩关羽关平父子。
关羽的死给了刘备进攻东吴的充分借口,于是刘备愤而起兵,举全国7万精兵对东吴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报复行动。当时东吴国主孙权有感自己理亏,同时也深为忌惮刘备的进攻,于是主动请和。但是发了疯般的刘备铁了心要拿下东吴,对东吴的求和严词拒绝。孙权无奈,只得派出陆逊率兵抵抗。
陆逊虽然文质彬彬,但胆大心细、用兵如神,在他的细微观察下,很快发现了刘备所部的重大破绽——刘备在山上扎营,连绵七百里。于是陆逊发动火攻火烧连营,一举歼灭刘备,刘备只得率领残兵败将退到白帝城。当时东吴大将李异人、刘阿、徐盛、潘璋等立马发兵过来,想活捉刘备抢头功,于是刘备急令赵云过来营救,此时魏国也屯兵南山,意欲坐收渔翁之利。深感危险的孙权立马宣布撤兵,夷陵之战才算彻底结束。
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何个人敢断言:刘备对诸葛亮白帝城托孤是真诚之举,而非蓄意试探?这从刘备遭遇夷陵之战惨败后的表现即可见分晓。
1,刘备遗嘱中劝儿子刘禅弃恶从善,而非传递仇恨
但凡经历了人生这一大惨败的帝王将相,离死便也不远了。不过毕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或者可以说是污点,当事人必然会郁郁寡欢、耿耿于怀,期待厚积薄发、一雪前耻。
因此秉承着“子承父业”的原则,一般帝王都会将这个仇恨和使命传递给下一代,而自古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作为后世子嗣也定当竭尽所能去完成父亲临死前的报仇遗愿。例如五代时期的李克用,他曾被朱温陷害,被契丹背叛,临死前将象征着仇恨和使命的三支箭矢交给了儿子李存勖,嘱咐其为父报仇。为此李存勖开启了励精图治模式,等到时机成熟后,李存勖每报一次仇之前,都要将一支箭矢带上,如此最终圆满完成了父亲临死前的遗愿。这便是一般经历失败、心愿未了的帝王将相的遗嘱。
但是反观刘备则大为不同,其给儿子刘禅的遗嘱中,首先将自己不久于人世的原因归结为身体不好:“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只字不提是因为夷陵之战惨败的心结造成的,而且还安慰儿子:“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丝毫没有传递仇恨,让儿子为父报仇的意思。
而且最主要的是,刘备在遗嘱中反复提到要刘禅重贤纳德、多行善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务人。”还有要多读书,如诸子、六韬、商君书等,如此可见:刘备值此新仇旧恨之际,并没有迫不及待将仇恨植根于儿子心底,反倒劝其弃恶从善、注重德行,这显然也反映出了刘备此时的心理状态:不想为了所谓的权力争夺、君临天下而费尽心机,而只是想回到人之最本质最纯粹的一面:单纯的善良,这正应了那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故如此胸怀善心的将死之人又怎么可能还在想着算计之事呢?况且还是对蜀国贡献最大、自己最信任的诸葛亮。
2,刘备战败后未回成都,而是改鱼腹县为永安县,并极尽善意地处理身后事
刘备战败后,一直退到了蜀国的边境的鱼腹县,并打算长期住下去了。有感于“鱼腹”不吉利,于是刘备将其改为“永安”。从改名可以看出:虽然遭遇了大惨败,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但显然刘备没有心浮气躁、坐卧不定。
虽然“鱼腹”不够吉利,但永安却又过于安逸,没有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之创业劲,这说明刘备经此战役之后,对人生彻底看淡,什么匡扶汉室,什么铲除汉贼,都跟自己无关。有可能刘备感觉到光一个县改名还不行,便又在县里面造了一个永安宫,日日住在宫里不出来,则进一步说明生命即将走到劲头的刘备只求余下日子足够安逸即可。
有感于生命将近的刘备开始安排起了身后事。纵观其安排,全都是善意的,该给谁名分赶紧给,欠下的人情债赶紧还,如刘禅的生母甘夫人。当初曹操南下荆州,刘备顾不得这位身份低微,但识大体、有远见的贤内助以及儿子刘禅,独自逃跑了,幸亏全程有赵云保护,甘夫人母子才未遭毒手。但甘夫人未等到刘备称帝便驾鹤先去了,所以刘备对她始终是心中有愧的,于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特地追封甘夫人为皇室夫人,这也算是对其的补偿。
另外,当时吴蜀尚属同盟,因为江陵之战、夷陵之战,二者同盟被破坏,双方也未声明结束战争状态。此时,显然结束战争状态、重归于好很是关键,因为魏国已经屯兵南山,就等着坐享其成了。东吴方面肯定是不会的,毕竟接连打了两场胜仗,士气高涨、势头正盛,底下将领大有磨刀霍霍再战再捷的心思。而对于一般的败军之将,显然也不会主动求和,毕竟脸面很重要,失败了还低三下四地求和,何以在国内扬名立威?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那蜀汉和东吴,到底是谁先发出声明请求停战的呢?
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可见发出声明的是刘备。毕竟魏军已屯兵近在咫尺,如若还不结束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对东吴和蜀汉都没有好处。于是刘备为了避免吴蜀两国鹬蚌相争,曹魏渔翁得利,便不计较个人名节得失、放低姿态,主动向东吴修复关系。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刘备此时的心静如水、渴求安宁。如此心如止水、一心求安的人又怎么可能再纠结于身体之外的权力斗争呢?况且他还经历了大惨败看淡了人生。
那刘备为何此时心境如此之平静呢?恐怕他也感到了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众所周知,刘备、关羽和张飞自桃园结义以来,便形同手足、亲如一家。关羽在江陵之战中不幸身首异处,作为带头大哥的刘备只能履行诺言为关羽报仇雪恨。虽然当时时局很不利于对东吴用兵,而且除了张飞外,其余朝臣皆反对,但刘备执意要战,颇有些逆天而行之意。后来张飞突然被杀,更是注定了此战失败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当时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郑重结义,便许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之后关羽先走一步,接着张飞步其后尘,刘备显然也感受到了天意的安排,也预感到了自己的末日也将来临。因此面对夷陵之战的惨败,他也发出了“我竟被陆逊打败,这难道是天意”这样的感慨。所以对待失败后的余下时日,他便也能坦然面对了。
综上,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后,出于善心也好,出于天意也罢,终究心已归于平静,已无绞尽脑汁算计之心。故其临终托孤并非试探诸葛亮,而是真诚为之,更无所谓的事先准备好刀斧手之举。倘若刘备泉下有知,面对后世之人对其临终托孤之意的妄加揣测,必然会说:我没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