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时候我们分析了新一轮的猪周期,当时我们的结论是今年下半年猪价有上涨的动力。果不其然,截至10月16日,生猪价格连涨19天,价格来到了28.2元/公斤,到17日才微跌8分钱。
上面为调控猪价,从9月8日开始投放第一批储备冻猪肉,之后18日、22日、28日又分别投放了第二、三、四批冻猪肉,整个9月份央储和地方合计向市场投放了20万吨的冻猪肉。20万吨肉看着多,但实际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也就150克左右,这个量还达不到明显抑制上涨的作用。
所以9月份CPI出来,同比上涨了2.8%,食品类CPI上涨8.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了36%,影响CPI上涨0.45%。若猪价继续上涨,会拉高通胀率,高通胀对宽货币是很不友善的。
今天我们着重讨论这轮猪价上涨的拐点在什么时候?
猪价格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供需关系,猪肉作为基础消费品,消费端的需求总体稳定,所以影响其价格的关键还是在于供给端,这也是为啥央储在猪肉供应多,猪价低时收储;在猪肉供应少,价格高时放储,目的都是为了调节供给端数量。
决定供给端数量的关键,又在于能繁母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会直接影响往后的生猪出栏量,进而影响市场价格。一般来说,母猪长大到产仔,仔猪长大到出栏,需要18个月左右,再补栏母猪重复一轮就是36个月,并且当养殖户看着行情好,还可能压栏出售,若是遇到疫病,也会延缓补栏速度,所以一轮完整的猪周期大概在3-4年左右。
去年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541万头的最高点,能繁母猪怀孕产仔到生猪出栏,大概需要10个月左右,所以生猪出栏量大概在2022年4月份达到最高点,并且猪价也将在这段时间达到最低点。
从官方数据来印证:
2022年4月份生猪定点屠宰量2738万头达到最高点,生猪价格在3月份达到最低点13.34元/公斤。
另外利润端,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不少养猪散户及猪企都亏损严重。去年5月份开始,养猪利润转为负数,散养一头猪亏损246元,规模化养殖一头猪亏损158元。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最高点4541万头时,养殖利润达到最低点,散户养一头猪亏损665元,规模化养殖一头亏损638元。年末十一二月,养殖利润曾短期转正,但从2022年1月又开始转负,直到6月开始才开始扭亏为盈,到8月份散养一头猪能赚664元,规模化养殖一头能赚831元,但现在奔着利润去补栏,短期内也无法增加猪肉供给,一是猪仔数量有限,二是猪仔到出栏至少也要半年时间。
因亏损,能繁母猪逐渐淘汰,并在2022年4月份达到最低点417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最低点传导至生猪出栏,大概又需要10个月,那么10个月后,2023年2月份左右生猪出栏量就会达到最低点,因此猪价或许也将在这段时间达到最高点。若这时候养殖户压栏惜售,可能会导致出栏量进一步降低,并把这轮上涨周期延后,所以估计今年末到明年一季度猪价都在高位。
并且网友“家园牧歌”还有一个观点,因上述推断都是基于能繁母猪的数量,但这个官方数据是源于抽样调查,一般调查结果是以养殖户填报数据为准,所以数据可能会有误差。一是因为农户或小型养殖场相比于大型猪企抗风险能力更弱,所以之前那波低猪价可能会导致散户去产能化程度比平均值更深;二是培育能繁母猪可领取资金补贴,所以可能存在养殖户虚报数据的问题,导致实际能繁母猪存栏比官方数据更低。这些都会致使猪肉供给端的进一步缩减,进而增加下半年到明年初猪价上涨的动力。
但这一轮猪周期,几乎很难复制上一轮的超级猪周期的模式,上一轮超高猪价除了猪周期影响外,还叠加了非洲猪瘟和美联储印钱放水的三重影响。但今年并没有大面积的猪瘟,结合美联储又处在加息缩表周期中,去产能化不彻底,所以猪价估计也很难长期维持在超高位。
这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我们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