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指数中,恒生科技70%的跌幅都还不是最猛的,创业板才是,已经跌到了32点。
别看现在跌到了两位数,当初港股创业板指数也辉煌过,2007年7月达到过1823的高点,不过之后就开始了下跌模式。
如果把900点视为第一次腰斩,那么450点、225点、112点、56点,指数整整经历了5次腰斩,现在第六次还在进行中,从高点到现在,跌了98%。跌去9成总是底了吧,没想到它还能在这基础上再跌个8成。
这种情况抄底的,找谁说理去?把该指数成分股拉来看,股价最高的是0.97港元,你没看错,成分股中最高价都不超过1港元,最低的是0.01港元,这些个股股价都在角分之间徘徊。
不要以为一只股票跌到1分就没有下跌余地了,在港股中0.01港币是最低股价,但只要公司不违法违规就不会被退市。
股票中有合股和拆股制度。拆股一般是股价过高普通人买1手都吃力,这时候把1股拆成多股,股票面额就会下降。合股则是把多股合成1股,也就是说1分的股票,100股合并就变成了1元,合股后,股价就又有了下跌空间,若再跌到1分,跌幅就是99%。港股创业板总共包含了400多只股票,最高价7块多,其中股价在1港元以上的只有19只,仙股一大堆,并且大部分股票都是零成交量。
当初P2P公司借壳上市后,也出了不少仙股,后来没有成交量,只能退市。由于P2P公司自始至终没拿到过牌照,在监管下想借壳在A股上市是不可能的,所以P2P公司上市基本都在港股和美股,其中在美上市又多是在上市条件宽松的纳斯达克市场。除了P2P外,当初某大想借壳深深房A在A股上市也是失败收场,某大和深深房从2016年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到2020年宣布重组中止,4年时间监管都没有放松条件,A股对房地产企业在上市、发债等融资上的限制一直都是收紧状态,现在回头看,当初监管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要是某大在A股上市,还不知道圈走多少钱。
相比之下,港股上市的条件就比较宽泛了,而港股中创业板上市门槛就更低了,创业板上市不设溢利要求。并且2022年10月19日消息,港交所准备在明年修改上市规则,给没有达到利润和交易要求的科技公司融资提供便利,并且还准备重振创业板市场,给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也就是说港股上市条件,可能会进一步放宽。
回到港股表现上,港股为何持续低迷?一:美联储加息缩表影响。
港交所作为国际金融市场,其市场中的国际资金进出更活跃更频繁,相比之下港股更容易受到美元升值的影响,目前美国各期限国债收益均破4,国际资金纷纷回流美国,并且今年美国货币策略很难转向,想要外资入场有一定难度。
二:HK加息。
HK与大陆货币策略是相反的,今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金管局已经加息五次,基准利率提高300个基点至3.5%,今年11月、12月美联储还有两次议息会议,若继续加息,金管局还会跟着加息,从而进一步紧缩流动性。
HK跟着加息,主要是汇率问题。美联储加息会引起汇率市场变化,经过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把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但HK一直保持着联系汇率制,即港元和美元汇率联系固定在7.8,汇率浮动在7.75-7.85之间。今年因美元升值,资金不断流出,7.85港元兑1美元触发了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要维持汇率稳定就要必须买入港元卖出美元,港元进一步收缩,市场流动性降低,利率上行,从而导致港股估值回撤。
三:港股扩容。
这两年不少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并打算进一步放宽上市条件,吸引更多公司上市,公司多了后,会瓜分港股有限的存量流动性,钱就那么多,分的人多了每个人得到就少了。钱少了更是如此,去年港交所日平均成交额为1667亿港元,今年前三季度成交量降到了1241亿港元,这些流动性大部分聚集在大型上市公司,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就比如创业板的部分公司根本没有成交量。
四:港股上调印花税。
去年8月份,港股把印花税上调了30%,本来行情就不理想,上调印花税又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这样一来成交量下去了,对小市值的股票影响更大。成交量下去了港交所营收也就下去了,前三季度营收132.55亿港元,同比跌18%。
另外还有俄乌冲突、口罩等因素影响。目前港股风险并没有出清,现在主要还是看美联储货币策略何时转向,美联储开始降息时,HK也会跟着降息,到时候可能会止跌反弹。不过有港股创业板的例子在前,抄底要慎重!
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我们下期再聊!
最近这几年,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你还要查吗?哪次不垫底啊?已经都是现代流行的常态化了。
港股没有洗衣机洗
底在地板下
一万点左右。
祖国,大陆,后盾[点赞]
那是因为1香港科创发行价太低了, 2是因为没有T+1,3是因为没有涨跌幅限制[笑着哭]
弯弯曲曲
先照顾好自己吧[笑着哭]
笑死了,就你自己都能找出来四个原因。
港股A股有中国做后盾!大不了重新再来一次[呲牙笑]
估值早到底了,就等空翻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