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嘉德秋拍古籍部征得明季善本古籍二十余种,多为明嘉靖间刻,且绝大多数为白棉纸印本。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莫如士刻韩柳文本《韩文》、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资治通鉴纲目(存二十九卷)》、明万历间吴兴闵氏刻朱墨套印本《韩文公文抄》,均为明代中期著名刻本,白棉纸精印,期与更多藏家一同领略明版古籍的独特魅力。
历代藏书家皆以搜求宋元版为乐事,然近代以来,宋元旧本大多归之公藏,搜储不易。明刻本作为承前启后的版刻珍品,上接宋元古本之余绪,下开清初版刻之先河,近代以来为藏书家所宝。近代藏书家吴梅曾收集百部明嘉靖刻本,特辟一室,名“百嘉室”,可见以嘉靖刻本为代表的明刻本在民国时期已显珍贵与难得。
Lot 4329
资治通鉴纲目 存二十九卷
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
15册
18.3×27 cm
《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学巨著,其门人赵师渊于樊川书院续编完成,共五十九卷。内容注重严分正闰之际、明辨伦理纲常,并注意褒贬春秋笔法。朱熹修订了司马光的正统观,加入了浓厚的道德信念和解释。此本存原包背装,白棉纸精印,大开本,半页八行十八字,小字双行二十一字,粗黑口四周双边,首成化九年御制序,《善本总目》著录。存卷首至七、卷十至十一、十六至十七、二十至二十五、三十八至三十九、四十六至五十三、五十八至五十九。
Lot 4342
(唐)韩愈 撰
韩文 四十卷 外集 十卷 遗集 一卷 集传 一卷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莫如士刻韩柳文本
2函16册
13.5×18.8 cm
钤印:童弟德、宝姜堂印、至德周绍良、至德周绍良所珍爱书、风流犹拍古人肩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唐五代别集类第1198页。
是书系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文集汇编。韩愈、柳宗元均为唐代文学巨擘,并称“韩柳”,二人文集在南宋之前始终各自刊印行世,至南宋廖莹中首次以一家之力分别刊刻韩、柳文集,即世彩堂本韩柳文,亦为后世韩、柳文集之祖本。明中早期,济美堂与东雅堂先后刊刻柳文、韩文,然无人效仿廖氏独家刊刻之举。嘉靖十六年(1537)时任监察僚御史游居敬至宁国府巡查,以宁国府衙之经费重新刊刻韩、柳文。
半叶十一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卷首明嘉靖丙辰年(1556)王才《宁国郡重刻韩柳文序》、嘉靖丁酉年(1537)游居敬《刻韩柳文序》、目录,《外集》后《韩文集传》《韩文遗集》。白棉纸印,品相上佳。王才序首半叶、卷七至十、遗集末叶系精钞补配。童第德、周绍良递藏。
童第德(1893-1969),字藻孙,号惜道。浙江鄞县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文学门,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马一浮等,专攻训诂学。1949年后担任中华书局编审。
周绍良(1917-2005),安徽建德人。周学熙之孙,周叔迦之子。著名红学家、敦煌学家。精研佛理。著有《敦煌变文汇录》《敦煌写本坛经原本》《百喻经今译》等。
Lot 4343
韩文公文抄 十六卷
明万历间吴兴闵氏刻朱墨套印本
1夹16册
14.5×21 cm
钤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印
是书为明万历间茅坤刻《唐大家韩文公文钞》十六卷,为茅坤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第一种,乌程闵氏以朱墨套印本《韩文公文钞》,墨印朱批,正文用仿宋印刷体,规格工整。评语、旁注用手写体,版面疏朗、悦目。是书前有茅坤题引。此书后重修,部分卷数已有缺字,但刻工精美,套色艳丽,盼藏者珍视。
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人称“鹿门先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其擅长古文,是“唐宋派”的重要代表。
Lot 4351
(明)唐顺之 辑
文编 存二十三卷
明嘉靖间胡帛刻本
23册
14.5×19.5 cm
钤印:敦好斋藏书印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类第1733页。
是书系唐顺之选编古人著述文集,取由周迄宋之文,分体编列,其中选录大量唐宋文章,并于此书中首倡“唐宋八大家”之说。惜不全,全应六十四卷。存卷二十五(第三十七叶始)、卷二十六至三十二、四十二至五十六。卷五十五1册为配本。
Lot 4345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之七》二种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云鹏宝善堂刻本等
2册
14×20 cm、13.5×20 cm
是书为唐代诗人李白诗集,内收古赋、乐府、诗歌及文章等,兼有诸家评注。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明嘉靖间《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凡二刻,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云鹏宝善堂刻本、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玉几山房刻本,二者均为八行十七字本。拍品内一种亦为八行十七字本,且与郭云鹏宝善堂刻本、玉几山房刻本均不同,又版心下有刻工名,抑或可补《总目》之未见。
内收:
1、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之七,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云鹏宝善堂刻本,1册。白棉纸印。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唐五代别集类第1184页。
2、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之七,明刻本,1册。半叶八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镌刻工名文、青、张、蚶、洪、洪玉、奉、元、文、崇受、春。白棉纸印。
Lot 4344
(明)单复 撰 徐祖正 旧藏
杜律单注 十卷
明嘉靖间景姚堂刻本
1函5册
14.2×21 cm
是书前有钱塘杨祜序、后单復自叙。此本为杜诗选注本。八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下书口处刻有“景姚堂”字样。明代陈明从单复《读杜诗愚得》中选出五七言律诗辑刊而成。单氏之评注,置于每诗之后,先注释词语、典故及时事,后串讲全诗,兼涉评述。屡引宋代赵次公、蔡梦弼等人之注及刘辰翁之评,惜有失考辨,不免有沿袭讹误之处。单氏又仿朱熹《诗集传》之体例,于评论时标明各诗或赋、或比、或兴、或赋而比、或赋而兴,虽未必尽当,但此却为宋元杜诗注本之所无,又为明人邵宝、张綖等人注杜诗时所袭用。徐祖正旧藏,天头有墨笔批注,内有朱笔句读。
单复,一云又名复亨,字阳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太祖洪武年间中举,曾在湖北做官。平生喜爱杜诗,评注杜诗全集,自称取“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而命名。
徐祖正(1895-1978),字耀辰,又作曜辰。江苏昆山人。作家,翻译家,北大日语系元老,教授过季羡林先生《文艺学概论》。被称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坛勇士。在日本留学时和郁达夫、郭沫若等共同组织了创造社;回国后执教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鲁迅、周作人知交莫逆,与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俞平伯、张凤举等学者教授过从甚密。解放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西方文学系主任等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Lot 4334
(明)王世贞 撰
艳异编 存二卷、卷首
明刻本
1册
12.3×18.5 cm
钤印:明善堂览书画印记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小说家类第1047页。
是书以“艳”“异”为采录标准,分类汇编明以前小说、史籍和笔记中有关故事,所选一为男女艳事,一为神鬼冥报等异事。半叶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卷首息菴居士书小引,目录。白棉纸印,品相完好。原书四十五卷,存卷一至二及卷前目录、序跋。版本稀见,《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仅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怡亲王弘晓旧藏。
爱新觉罗·弘晓(1722-1778),字秀亭,号冰玉道人。满洲正蓝旗人。宗室,第二代怡亲王,康熙皇帝之孙,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嗜典籍,建藏书楼九楹,名“乐善堂”,又有“明善堂”、“安乐堂”。著有《明善堂诗集》《八旗艺文编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