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晋是明代最著名的藏书家及刻书家,毛晋的汲古阁是明末江南地区最著名的藏书楼及刻书坊。然而,毛晋的手迹存世极为罕见,仅知国家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藏四种善本古籍上有毛晋批校、国家图书馆藏毛氏汲古阁抄本《清塞诗集》上有毛晋题跋、以及陈澄中郇斋旧藏一册毛晋《读书札记》。2024秋拍中国嘉德古籍隆重呈现此册陈澄中郇斋旧藏毛晋《读书札记》,这是市场仅见的毛晋手迹,卷尾有傅增湘先生长篇题跋,从毛晋的笔端墨迹,再循着傅增湘先生的条分缕析,我们可以从这本读书札记去了解一代藏书、刻书大家毛晋的精神世界。
Lot 4369
傅增湘 题跋 陈澄中 旧藏
毛晋 读书札记
明写本
1册18开 纸本
21.5×35 cm
钤印:毛晋之印、汲古阁、沅叔鉴赏
著录:《祁阳陈澄中旧藏善本古籍图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127、424。
“
虞山之阳,星桥之偏,望之岿然而杰出者曰汲古阁。昆湖毛氏藏书处也。阁之下梓工数百人,翻宋刻《十三经》《十七史》以行世。当世学士大夫、博闻强记之家,无不思购而读之。以故子晋先生名满天下。
”
——(明)陈瑚
此册毛晋《读书札记》原为汪时璟旧藏,傅增湘为之做长跋考据。后转归祁阳陈澄中,成为陈澄中郇斋插架之物。
↑向上滑动阅览
傅增湘题跋:子晋墨迹传世甚稀,余家藏有唐风集,为汲古阁初刻手校样本,每诗均加子晋小印。今获见此册,取以印证,笔法正如出一手,其为真迹审矣。顾或以册中所录多宋儒语录,疑与子晋生平不类。以余考之,殊不尽然。尝观陈却庵为子晋撰乞言小传,述其治家之法,旦晚则率诸子拜家庙,以次谒见师长,月以为常,以故一家之中能文章娴礼义彬彬如也。生平无急言遽色,凝然不动,人不能窥其喜愠。及其应接宾朋,等杀井井。顾中庵尝笑谓之曰:君胸中殆有一夹袋册耶。以是观之,子晋之学固以订古搜遗为事,其立身要以躬行实践为归,故平日作书特取宋明诸儒性理名言,用资省览,殆即中庵所谓夹袋册也。世人第见子晋以藏书名一时,所刻群籍传播遍及与海内外,推为博学嗜古之流,与钱遵王辈同年而语,亦浅之乎测子晋矣。翊唐兄新获此册,属为题识,因推论子晋生平,以告来者。嗟夫!近世士夫驰骛生气,耽书癖古,争名相高,而于身心性命曾不足检,虽复目下十行,读破万卷,奚足尚哉。壬午(1942)九月江安傅增湘识。钤印:双鉴楼、增湘、藏园
毛晋(1599-1659),江苏常熟人,本名凤苞,字子九;后更名晋,字子晋,号潜在,晚号隐湖,别署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和出版家,毛晋的汲古阁是明末江南地区最著名的藏书楼及刻书坊。汲古阁的藏书量多达八万四千余册,其藏书之丰富、版本之珍贵,素来为世所称颂。毛晋还致力于书籍的刊刻流通,汲古阁所刻秘籍琳琅,经史子集,词曲传奇,无所不有。其中《十三经注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宋六十家词》《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及唐人诗集等卷帙,均称颂于当时,亦推重于后世,成绩斐然。刻书之外,兼有“毛抄”,多影抄宋本或元本,堪称一绝,时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称。
作为明季最著名的藏书家及刻书家,毛晋的手迹存世极为罕见。据沈津先生文章记载,仅知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忠义集》七卷、明抄本《刘宾客文集》三十卷、明末抄本《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上海图书馆藏《剑南诗续稿》八卷等图书上有毛晋的批校;国家图书馆藏毛氏汲古阁抄本《清塞诗集》二卷有毛晋题跋;此外便仅有此部陈澄中郇斋旧藏毛晋《读书札记》为世人所知。
此册读书札记是毛晋平日读书的笔记,偶有会心处,即郑重抄录,都是堪作座右铭的文字。札记内容共有16条,主要抄录了唐人陆贽,宋人程颐、胡宏、朱熹、黄榦,明人陈献章、王守仁、罗汝芳等人的文章言论。册页涉及的这些人物,除了陆贽是唐代名相,其他都是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代表。涉及的文献来源众多,显示了毛晋读书广泛、博学嗜古。
札记涉及文献:
唐·陆贽《陆贽集》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
宋·胡宏《胡宏集·中原》
宋·朱熹《戊申封事》《朱子语类》;
宋·黄榦《勉斋集》
明·陈献章《陈献章集》
明·王阳明《答舒国用》
明·罗汝芳《一贯编》
十六条札记的内容包括个人方面的性命修悟、知敬知畏、为善去恶;治国方面的重封建、重德政和重教化等内容。傅增湘先生评价:“子晋之学固以订古搜遗为事,其立身要以躬行实践为归,故平日作书特取宋明诸儒性理名言,用资省览”。这册札记为我们了解毛晋的内心提供了一个窗口。
所谓乐者,窃意只是个快活而已,岂快活之外复有所谓乐哉?活之为言生也,快之为言速也。活而加快,生意活泼,了无滞碍,即是圣贤之所谓乐,却即是圣贤之所谓仁。盖此仁字,其本源根抵于天地之大德,其脉络分布于品汇之心元。故赤子初生,孩儿(而)弄之则欣笑不休,乳而育之则欢爱无尽。盖人之出世,本由造化之生机,故人之为生,自有天然之乐趣。故曰“仁者人也”。后世不省仁是人之胚胎,人是仁之萌蘗,生化浑融,纯一无二。(罗汝芳《一贯编》卷四)
从毛晋摘录的这些文字看,多数与修身有关,比如第一则系摘录罗汝芳《近溪语录》中谈“乐”的文字,第二则抄录了陈献章的《忍字赞》等。可见,作为富甲一方的文化商人,毛晋在读书、刻书的同时,极注意个人修行,服膺宋明理学提倡的修身功夫。陈瑚说他“生平无疾言遽色,凝然不动,人不能窥其喜愠。”他喜结交,能急人之难。顺治二年(1645)“七月十三日,清兵至常熟,屠杀淫虏至惨酷。就先生避兵者数十家。先生与之宴饮赋诗如平时,皆赖以济”(《毛子晋年谱稿》)。
满腔一片精灵,百般神妙从前。在心而为君之知,在身而为君之事,在生而为君之少而壮、壮而老,莫非此个灵物。乃一面闪瞒,莫测底里,譬则寄婴儿于亲生父母,偶遇人言说破,则识认欢欣,其情不可想也耶。(罗汝芳《一贯编》卷十)
毛家乐善好施,友爱乡里,其“居乡党,好行其德,笃于亲戚故旧。……建黄泾诸桥一十八里,无褰涉之苦,岁大饥,则赈谷代粥,周邻里之不火者。”(《小传》)毛晋热心公务、乐于助人,在明末乱世之中,他的处世哲学也为自己带来了保全。陈瑚说“子晋固有巨才,家畜奴婢二千指,同釜而炊,均平如一”。在明末席卷江南的奴变中,毛晋这里始终未见波澜,而复社领袖张采则惨受摧辱。毛晋雇佣的大量刻工,在刻书之余,起到了保护家园的作用。这与毛晋的好行其德、处世均平有很大关系。徐康《前尘梦影录》说“当其时盗贼蜂起,毛氏赖工多保其家”。
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纵情肆意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斯乃真洒落矣。毛晋(王阳明《答舒国用》)
毛晋生逢乱世,经营着一大摊家业,管理着两千多人,还要应对各方宾客,参与地方事务,对内,“其治家也有法,旦望则率诸子拜家庙,以次谒见师长,月以为常。以故一家之中能文章、娴礼义,彬彬如也。”对外,“应接宾朋,等杀井井”(《小传》)。所有这些既考验应变的能力,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毛晋的这册读书札记为我们了解毛晋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可供探索的窗口。
凡言善恶者,皆先善而后恶。言吉凶者,皆先吉而后凶。今盈宇宙只是个天,只是个天便只是个理,惟不知是天是理者,乃始化作欲去。如今天日之下,原只是光亮,惟瞽了目者,方始化作暗去也。毛晋书于汲古阁(罗汝芳《一贯编》卷十一)
朱子曰:古之欲为平者,必称其物之大小高下,而为其施之多寡厚薄,然后乃得其平。若不问其是非曲直,而待之如一,则是善者常不得伸,而恶者反幸而免,以此为平,是乃所以为大不平也。故虽尧舜之治,既举元凯,必放共兜,此又《易》象所谓“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者也。盖善者天理之本然,恶者人欲之邪妄。是以天下(原文作“之”)为道,既福善而祸淫,又以赏罚之权寄之司牧,使之有以补助其祸福之所不及……岂可不谨执其柄,而务有以奉承之哉。(朱熹《戊申封事》)
此册来自于祁阳陈澄中旧藏,陈澄中(1894-1978),名清华,号郇斋。湖南省祁阳人。因藏有南宋刻本《荀子》,名其藏书处为“郇斋”。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留学美国。归国后任上海中国银行总稽核,1949年定居香港。所藏宋元刻本既精且多,于江南无有匹敌者,与北方天津周叔弢并称为“南陈北周”,成为民国间两大藏书家之一。1955年、1965年国家两次拨专款,将陈澄中所藏129种古籍善本及珍本碑帖购入,后交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保存。
汪时璟(1887-1952),字翊唐,安徽旌德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历任中国银行汉口分行副经理、中国银行沈阳分行经理等职。
朱子曰:德性(原文作“行”)之于人大矣,然其实则皆人性所固有,人道所当为。以其得之于心故谓之德,以其行之于身故谓之行,非固有所作为增益,而欲为观听之美也。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惟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此为先。若舜之命司徒以敷五教,命典乐以教胄子,皆此意也。至于成周而法始大备,故其人才之盛,风俗之美,后世莫能及之。汉室之初,尚有遗法,其选(原文有“举”)之目,必以敬长上、顺乡里、肃政教、出入不悖所闻为称首。魏、晋以来虽不及古,然其九品中正之法,犹为近之。及至隋、唐遂专以文词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闻矣。子晋(《朱子语类》卷二十三《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