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谈中医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放宽民间中医行医资格…

老夏的笔记本 2024-03-16 13:06:14

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医话题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传统中医的智慧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来源:诊锁界综合

编辑:望舒

封面来源:人民网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两会上,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对中医药领域建言献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材资源和中医药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前沿的意见。

中医人才培养

01|人大代表马骏委员: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骏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的提案》。

马骏表示,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专门人才,但还存在不足,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中医药人才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我教过很多学生,虽然他们的专业都和中医药学相关,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药学相关的职业很少,很多人都转行了。”

马骏告提到:目前,全国中医药人员178.1万人,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12.4%,全国中医医师76.4万人,占全国医师总数的17.1%,总体规模不大。“中医药人才缺乏,这在基层体现的更明显,一些中医馆‘有馆无人’。我们测算了一下,现在基层中医医师缺口在7万人左右。”马骏说。

因此,马骏建议,在培养人才上,中医药本科教育需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中医药经典理论为重点,采用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推进硕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

在补充基层中医医师力量上,马骏建议,可以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在基层执业;推广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在职称评定、表彰评优中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中医药人员倾斜;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机制。

02|人大代表宋兆普:建议放宽民间中医行医资格

民间中医药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除了院校教育培养的中医执业医师外,我国民间不乏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人才。现有法律尤其是《执业医师法》对中医师行医资质门槛设置过高,各地考核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的条件比较苛刻,致使很多年纪长,学历低但具有丰富行医实践且疗效口碑俱佳的民间中医沦为“非法行医”,非常不利于中医医术的传承与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宋氏中医外科传承人、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放宽民间中医行医资格的建议》。

中医起于民间,用于民间,兴于民间。传统中医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师带徒、家传和自学成才三条途径。宋兆普表示,放宽对民间中医行医资质的苛刻限制,承认他们的法律地位,为其执业设置合理准入标准,既有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打击社会中的伪中医。

基于此,宋兆普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完善《执业医师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的考核条件,放宽对民间中医行医资质的限制。行医资格认定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应该英雄不问出身,只要有行医能力,不管你是院校教育还是家传或自学成才,只要能通过综合能力资格考核,都可参加行医资格考试,合格后都可以授予行医资格。行医资格的考核应该注重临床技能和实际疗效,应该允许部分家传或自学成才的中医人才,也有参加考试的机会,也能通过考试获得行医资质。

二是特殊中医人才,如国家、省、市非遗传承人5至10年,或年龄50岁以上且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超对20年的民间中医,或中医技能祖传、口口相传的中医,他们很多人都有绝活,可设特殊渠道,经专门的机构进行实际技能认定后,可允许他们行医、招徒,让中国文明的瑰宝,得以传承延续,为健康中国的实施,提供更为广泛的人才力量。

三是建议各地医疗机构和医药院校采取灵活措施,将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纳入当地中医人才培养师资体系,充分发挥民间中医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等中医院校和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本地民间中医人才,尤其是名老中医,邀请他们参与到院校教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将他们灵活纳入师资队伍,弥补中医人才院校教育的不足。

四是建议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对民间中医的管理和监督,注意甄别,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对民间中医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民间中医药事业发展。

03|政协委员余艳红:培养中医特色人才队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这是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具体行动,也是摆在中医药事业发展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

“经过抗击新冠疫情,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医药服务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实施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等八大工程。其中,通过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中医药学整体医学优势,为群众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余艳红介绍。

不断丰富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医药需求,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人才在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余艳红说,“我们要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中医药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全方位全链条开发各级各类中医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强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就如何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余艳红表示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壮大领军人才队伍,持续做好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中医临床优秀人才、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等项目,建设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二是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强化基层骨干人才的培养和配备,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馆馆有人”。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推动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中心,开展人才综合改革试点,继续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持续建设一批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四是完善中医药人才发展机制,深化师承教育,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健全表彰奖励和薪酬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中医药人才成长发展环境。

余艳红表示,无论是推动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还是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事业发展上,都是为了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中医药材

01|人大代表孙蓉:让中医药成为中国的“芯片”

“中医药的核心和战略性技术构建,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着力点,更是全体中医药人的共识和奋斗主旋律。”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教授孙蓉表示。

当前,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当务之急。

为此,孙蓉委员建议:

一、进一步聚焦肿瘤、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等常见重大、慢性疾病中的中医药优势病种和预防保健,切实做强自主创新链,彻底打通成果转化链。

通过有组织科研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生命科学语言,去描述功效,实现与现代诊疗标准和市场的和谐对接;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定位,确保未来市场有需求,确保第一棒“创新”跑到了,下一棒“转化”有人接,真正让中医药成为中国的“芯片”。

进一步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产业化的创新链,使中医药“能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二、加强国家各部门政策、科技政策的科学统筹,让产品价格“有优势”,企业“有利润”,中医药才“愿创新”。

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科技政策制定实施,加强各类政策间内容协同、功能互补、形成政策合力;加强统筹让企业优质拳头产品价格“有优势”,企业“有利润”,中医药企业“愿创新”。

三、加强中医药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水平、贡献大小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医药才“可创新”。

建议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医药局等部门统筹考虑中医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布局,一是技术领域通盘考虑,技术迭代升级;二是与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培训项目联动多模式培养,形成创新人才评价体系,释放人才创新发展活力。

02|人大代表徐兰宾:对濒危中医药非遗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徐兰宾表示,建议对濒危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中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

“我们要切实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与自信,正视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提高全民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自强。”徐兰宾说。

为此,徐兰宾建议,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在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医疗机构中医药科普工作站等建设上持续投入,进一步在全社会层面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家庭,不断提高国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

徐兰宾表示,保护好中医药文化资源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基础,应当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建立中医药文化资源数据库,对濒危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中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

徐兰宾还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医药传承的希望,“建议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文化精华融入中小学的课程教学中,把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埋进青少年的心中,引导他们从小热爱中医药,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03|人大代表陈静:落实好重点中药材战略储备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如果中药材用量激增导致价格快速上涨,会增加中药生产企业成本,加重医保基金负担,也让中药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建议,应落实好重点中药材战略储备,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和中药大健康产业稳步发展壮大。

陈静建议,国家应建立中药材储备库,从全国年用量5000吨以上的一些品种入手,特别是用于战争救治和传染病防治的中药材品种,应优先纳入。对部分“民生中药材”适时收储、放储,调控市场价格,压缩游资炒作中药材的空间。定期组织相关专家研究确定国家收储的中药材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及库存轮换等信息,建立储备中药材目录和定点储备企业名单。在道地药材产地、大型中药材集散地设立动态的中药材流通质保仓。实施“丰储欠补”战略,要在中药材丰收年份加大战略储备,解决农民“卖药难”的问题,同时规避高价储备风险,防止价格暴涨暴跌。采用动态存储模式,保证药材定期循环,可探索建立储备单位轮换机制,科学制定每种药材存储条件及年限,随用随补,保证库存最低储备量,同时防止药材、饮片长期存放而变质。

陈静表示,加强订单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材物流体系建设,以数字化信息体系和现代化物流管理提升仓储物流基地功能。打造中医药指数发布平台,定期解读现代中药健康产业发展前沿热点,多维度研判产业发展特征与趋势,全面监测现代中药健康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情况,及时追踪把握行业发展动态。

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规范,禁止非持证企业或个人私自囤货,增强中药材流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一是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进一步畅通银行和企业沟通渠道,持续引入“金融活水”,以便企业持续生产,扩大经营。二是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在融资担保方面的公信力,针对经营业务较好却有资金瓶颈的企业,国有企业平台公司出面担保,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04|人大代表吴焕淦:建议提高中医药非遗展示度

“当前,国家把中医药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也强调通过博物馆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发掘、保护和展示,但从当前来看,中医药非遗文化的展示力度还不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说到。

作为一名医疗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吴焕淦长期专注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度的建议》。

他表示,目前,中医药领域有两项世界非遗,分别是“中国针灸”和“藏医药浴”,并有137项国家级非遗以及数千项省市以及地方非遗,但当前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展示的场域狭窄、受众面低,社会知晓度也很低。

“当前,绝大多数中医药非遗的保护单位为医疗机构或相关企业,其中,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卫生保健服务,文化传播是其次要属性,普罗大众也不会因文化需求进入医疗机构,进而就难以了解到中医药非遗相关历史、文化。而在既往的非遗展示活动中,中医药非遗往往因为其艺术娱乐属性较少,传播能力较弱而不受重视。多重因素使得中医药非遗在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众中的知晓率较低。”吴焕淦说。

他进一步指出,中医药非遗要传承和发展,除了医疗机构外,还需要博物馆的参与,“一方面,中医药非遗的保护除了技艺文化以外,往往涉及一些史料、文物,此外还涉及习俗调查、口述资料整理等研究收集过程,这些都对保护场所和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医疗机构难以分身,博物馆则兼具展示和保护两方面能力。”

在吴焕淦看来,目前,国家鼓励新建改建省级中医药博物馆,加强中医药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建设,但除了极少数专业馆外,大型博物馆较少涉及中医药非遗类展馆或特展,而地方中小型博物馆,常常只是中医药非遗文化通史性展示,展示内容较为枯燥,也很少有专门针对中医药非遗的专题展览,展示度和传播性仍然不够。

吴焕淦认为,一座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地区的缩影,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沿革与社会风情,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地方性”是非遗和中小博物馆共同的特性,他建议有条件的、中医药文化具有特色的市县推进基层中医药非遗博物馆、文化场馆建设。征集散落于民间的,尤其是缺少保护的中医药非遗文物、史料等加以保护。

同时,他还建议,应当推进非遗博物馆与文博研究机构参与地方中医药非遗发掘与保护,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记录原生态的中医药非遗传承历史,征集、建设一批中医药非遗与文博结合项目,使中医药非遗的展示更加丰富,更富有动态活力。

此外,他也建议,鼓励地方文旅部门牵头,有条件的中医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非遗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合作,举办中医药非遗主题特展,结合博物馆运营经验,开发中医药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鼓励展示与体验结合,将展览与义诊结合起来,探索新型中医药非遗传播方式。

中医药发展

01|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以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新质生产力的支撑点就在于科技必须有突破,如果科技科研没有突破,就形不成新质生产力,就形不成一个大的生产力系统。”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表示。

中医药走出去,就是让海外消费者接受中医药产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回答好“四问”,有没有效、是什么在起效、怎么起效的、起效的过程是怎样的?

加大科研投入,要回答“四问”,也必然涉及中医药的现代科技研发。中药发展不能停留在传统,不能停留在“膏丹丸散”。只有用现代科技语言和科技工具将中医药的物质基础和起效过程研究清楚,中医药与西方的思维对接上了,海外才能接受,也就更有可能走出去。

对此,耿福能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建议加大科技对中医药的赋能,要研究如何使用现代科学方法衡量传统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深入分子的科研,用现代科技的逻辑和现代科技的手段讲清楚每味中药的靶点在哪儿、如何对疾病起作用等中医药治病原理,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关键点。

二是要建立好中医药的标准。作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要途径,标准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中医药要建立自己的标准,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西方的标准、套用西方的思路,是走不出去的。

三是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合作,积极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合作交流,逐步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医师资格规范。

02|人大代表张其成:让中医药博物馆“活起来”

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表示,中医药博物馆承载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生命健康的职能。要让中医药博物馆“活起来”,包括让中医药文物“活起来”、中医药古籍“活起来”、中医药非遗“活起来”。

张其成建议,推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立项,实现“一馆两址”布局。加快推动对“太医院”进行腾退、修缮、恢复。将“太医院”建设成燕京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主馆之一,与新建主馆形成互补。新建主馆侧重于全方位、全领域、全图景式展现中医药历史文化,“太医院”主馆侧重于展示宫廷医学、燕京医学。

建立“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每一家中医药老字号都留存着独特的传统技艺、医德信仰、商业精神。成立“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可以一站式整合和呈现中医药老字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建立中医药博物馆与非遗的联动机制,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开发中医药非遗文创产品,设立中医药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保护中医药非遗活态传承。

“当前,民办中医药博物馆虽然数量多,馆藏文物丰富,但存在着资金不足、文物保护技术不足、博物馆运营经验和专业团队缺失的问题。”张其成说,建议建立民办中医药博物馆的托管机制,加大对民办中医药博物馆的资金投入等,支持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03|人大代表赵菁:以创新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力

“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也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颇具潜力的领域。”今年全国两会,赵菁代表重点关注加大中医药原创、科技引领、增强发展动力的话题,并形成建议上交大会。她认为,中医药要坚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应用价值与活力。

赵菁表示,全面加强中医药创新引领,鼓励中医药原创,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力,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攻关方向,重点筛选、推广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对此,她建议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以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眼光在中医药重要领域方向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针对中医药知识理论设立专项基础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瓶颈突破,从源头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充分依托和利用国家试点企业的中医药相关经验和技术成果,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学在‘治未病’中的突出优势,在守正、传承、创新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其科学性进行提升,使之可视化、数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赵菁说,此外,要不断探索中医药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加快中医药新药上市速度,也要深入开展中医药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中医药创新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0 阅读:1

老夏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