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湖南省麻阳县曾经发生过一起轰动全城的碎尸案,警方在接警以后也是迅速的展开了案件的侦察工作,在经过半年的努力,警方终于把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此人就是在尸体发现地不远经营一家猪肉摊的滕兴善,经过法院的漫长审理,最终滕兴善在1988年被一审判处死刑,本以为案件就此结束。
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案件被害人在滕兴善执行死刑的五年后竟然奇迹的返回了贵州老家,并且在接受问询的时候表示和滕兴善并不认识,一场冤假错案也正式拉开了重审的帷幕,那么这起当年轰动全城的碎尸案为何会变成一起冤案?其中到底有何黑幕?
接下来的内容,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条无名女尸引发的冤案
时间回到1987年4月27日,当时湖南正值春天末期,早晨的气温微凉,但非常适合人们进行晨运,家住麻阳县的老张按照平时的习惯一大早就来到锦江河畔附近进行运动。
原本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状况,这时候他往河边附近的一处草丛树林靠近的时候,隔着朦胧的晨光,他发现草地上一处较为偏僻的地方竟然有一个蛇皮袋子,这时候好奇害死猫,老张见到这么一个漂亮的袋子扔在草丛中也是可惜,于是便打开看看有没有东西在里面,不然就捡回家中。
这一看可把老张给吓坏了,里面竟然是一条人腿,等他再仔细一看,地上竟然还散落着几块类似于人体组织的肉块,于是他马上跑到附近派出所报案,警方在得知是一起碎尸案以后,也是迅速出警,最后陆续在附近找到了数块大小不等的尸块,经过法医的检验后得出了结论,死者是一名身高一米六左右的年轻女性。
鉴于案情重大,麻阳县警方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成立了“4.27”专案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死者的身份,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的刑侦手段远没有现在这般先进,并且也没有DNA检测手段,加上尸体外表已经出现腐败的情况,想通过面部特征来进行辨认死者身份已经很难,因此警方也只能另辟蹊径通过现场走访附近场所看有没有失踪女性来确认尸体身份。
这时候,附近一间旅社的老板在得知河边发现无名女尸以后,也是向警方透露了一条信息,说他自己店里有一名十八岁的服务员石小荣已经失踪数日。
在得到这条信息以后,警方立即就通过调查取得了石小荣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联系了其家人进行认尸流程,由于其母年纪已大,在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以后更是卧床不起。
当警方来到石小荣的老家找到其姐姐以后,通过一系列的血型比对检验,又从死者的特征和遗物,并且看到还原的石膏像以后,她的姐姐认为死者就是自己的亲妹妹石小荣,巧合的是死者就连血型也与石小荣一致,就此警方确定死者就是失踪的石小荣,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为一件冤假错案正式打下了基础。
被胁迫认罪的凶手
在确认了死者的身份以后,接下来就正式进入到追查凶手的阶段,首先专案组从死者的作案手法进行下手,警方注意到一个细节,从现场收集到的尸块切割面是非常平整的,与其他的一些碎尸案的不规则切面有很大的出入,这也说明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职业就是以处理相关肉品为生,如此一来嫌疑人的范围就缩小至肉店老板或者附近医院的解剖医生这样的从业者。
相对于医生来说,警方认为这起案件的嫌疑人更可能是一名屠夫,因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得到这样一条线索,有住在旅社附近的居民爆料称在周边市场卖肉的滕兴善是旅社的老主顾,他经常出入旅社,并且在案发前还见过他在旅社附近闲逛。
于是警方马上把目光瞄向了这位名叫滕兴善的男子,资料显示他当年三十九岁,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相关的解剖经验,加上滕兴善的肉店距离案发地点并不远,这与警方一开始的设想可以说是非常吻合。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请他回局里坐一下了,在案发半年以后,1987年12月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依法逮捕了滕兴善,他被带回到警察局以后连续被审讯了几天几夜,在那个年代,关于警察的制度还没有现在这样完善,警方在破案方面也确实容易出现屈打成招或者软折磨的情况。
眼看着滕兴善始终都不肯招供,甚至从他嘴里都问不出任何有用信息,警方也是有点不耐烦了,于是在接下来拘留的日子里,滕兴善几乎每天都遭到警方的辱骂甚至是殴打,就连睡眠时间都不给,就是想严刑逼供,屈打成招。
一开始滕兴善也是费劲口舌和办案人员进行解释自己出现在旅社周边的原因,也摆出了自己案发时间的不在场证明,但是那个没有监控的年代,很多事情没办法说清楚,于是在经过长时间的盘问折磨之下,滕兴善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意志也逐渐开始瓦解。
在家人前来探望期间,他已经开始出现了语无伦次的情况,见到自己丈夫身上出现不少伤痕,滕兴善的妻子也是和警方进行投诉,但是破案心切的警方对此并不理会。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最终滕兴善被屈打成招,承认自己就是这起碎尸案的凶手,在审讯记录上指认自己的作案工具是一把斧头,但是对于丈夫这样的说法,滕兴善的家属却始终不承认他的说法,认为是警方在屈打成招。
事实上如果是稍微对案件有所了解的细心之人一看滕兴善的这份口供就可以明显看出各种疑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案发时间与地点等信息都与之不相符,甚至是作案工具上面,滕兴善指认自己用的是斧头,但是配上的凶器照片却是一把刀。
对于这样的种种矛盾的地方,警方却选择无视,只因是为了尽快破案,完成上头的指示,本来警方希望尽快完成破案任务到了法院,法院会看出这些所谓的口供的前后矛盾之处。
但事实是法院与警方一样,为了尽快做出判决,他们对这些前后矛盾的证据也选择了无视,关键是滕兴善的家人为他聘请的律师也看出了问题所在,并在庭审中指出了这些疑点,但是都一一被驳回,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在一审判决出来以后,滕兴善家人并不服,提起了上诉,然而在二审中,法院依旧维持原判,最终在1988年4月,滕兴善没能挽救自己的生命,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当天其妻子依旧在现场大声鸣冤,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在种种因素的加持之下,结果就是造成了建国以后,湖南省最严重的司法不公案件的诞生。
被害人离奇“复活”,滕兴善沉冤得雪
本以为随着滕兴善的被枪决,这件案子也就告一段落,两个受害家庭的生活也逐渐开始归于平静的时候,老天爷却和他们开起了一个大玩笑。
1992年的一天,石家接到了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的署名竟然就是在八年前已经宣告死亡的石小荣寄来的,由于石小荣文化程度偏低,她在信上只写了“妈妈,我要回家了”这几个字。
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石家人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经过商量以后,她的姐姐认为要搞清楚是不是恶作剧只能按照信上面的地址亲自去验证一番。
于是石小荣的姐姐与姐夫便依照信件上面的地址去到山东寻找自己已经“死去”多时的妹妹,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正当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恶作剧的时候。
1993年,正如石小荣在信中说的那样,自己快要回来了,她真的活生生的回到了贵州老家,站在了母亲的面前,这简直就是难以置信的一件事,但是此时的她由于早就已经被警方列为已死亡人员,身份信息也已经被注销,换句话说就是如今的她已经是一个无身份人员,对此也只能是去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重办户籍。
根据石小荣的说法,自己并不认识滕兴善,之所以失踪十余年,是因为当年自己在麻阳县打工的时候被人贩子拐到了山东,后来在山东成了家,好不容易在1992年才找到机会逃了出来。
面对着这出乎意料的剧情,当地警方一时间也是慌了起来,毕竟当年在侦办这起案件的时候可是屈打成招是不争的事实,如此一来,一旦腾家人对案件进行上诉的话,那结果肯定是一批人都将会被革职查办。
为了给父亲洗刷冤情,在石小荣现身十年后的2002年,已经长大的滕兴善的女儿决定向法院上诉,还自己父亲一个公道。
最终在2005年7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了这起案件并成立专案组对当年这起案件进行调查,同年9月当年参与侦办的人员被批准逮捕进行隔离审查,2006年1月18日,在时隔二十年后,滕兴善杀人碎尸案再做判决,他被宣判杀人罪名不成立,滕兴善终于沉冤得雪。
但是由于当年我国司法程序不完善,破案手段较为单一和严刑逼供等不良手法的存在给予滕兴善一家人的伤害已经无法逆转,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唏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