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的版图,基本是由清朝和民国时期一脉相承而来,但是疆域从来都不是固定的,时至今日在西南地区的西藏和印度边界,仍然有很多边界存在巨大争议。从秦朝开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长则数十年,短则数月,边境线就会发生改变。
整体大方向上,呈现的是一个从中原地区开始,向四面八方扩张的一个过程,在大多数时候,大一统王朝都是以农耕区为基本盘,在开拓期不断尝试对外扩张,到了王朝中后期,因为国力下降,不得不战略收缩,收紧边境线,减少军费开支。
那我国目前的各大省份,都是何时开始正式纳入中原大一统王朝的版图的呢?又是何时开始正式的统治呢?
中原地区
1、中原地区
包含了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大部分区域,这些地区是中原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也是早期先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自商朝开始,中原地区就已经基本涵盖在统治区域内,到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秦朝扫平六国开始,中原诸多省份被秦国全面纳入统治区域,也就是说,自公元前221年开始,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的绝大部分区域就已经在华夏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范围内。
2、南方地区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这些地区在秦朝统一后逐渐纳入,部分在汉朝进一步巩固。这些地区在先秦时代,属于南方各诸侯国,在春秋和战国时代,渐渐被楚国兼并,尤其是湖北、江苏和安徽,随着秦朝的统一,便全部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统治当中。
湖南、浙江、江西的北部,也基本上是随着秦朝的统一便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但是南部山区,则是在秦朝向南方扩张的过程中,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所以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更多的像是藩属,一直到汉代之后,大约在三国时期,才彻底完成了对这部分的统治。
福建:福建地区多山少田,而且自古以来交通不便,所以在我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都被中原王朝边缘化,秦朝在向岭南扩张的过程中,顺带扫平了福建地区,并在此设闽中郡,但是随着秦朝覆亡,福建地区又处于无主状态,到汉朝时大举开拓岭南,才将福建全面纳入。
岭南地区
3、岭南地区
古代,由于生产技术有限,在唐宋以前,对整个南方的开发程度不高,所以岭南地区在唐宋以前都处于边缘化的角色。大体上广东、广西,秦朝设南海郡、桂林郡,汉朝时进一步巩固。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纳入中原王朝的时间稍稍靠后。
广东地缘优势较好,通江达海,且有着肥沃的珠江三角洲,所以自古以来发展较好,也是汉人南下,最早的聚居地。先秦时代,就有部分中原人南下在此定居,秦朝平定六国之后,于214年派出大军南下,广东大部分地区就此被秦朝兼并。秦朝灭亡之后,赵佗割据岭南,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重新派出大军南下,将广东地区纳入中原的统治范围内。
广西全境纳入大一统王朝统治的时间也是在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地区,设立了桂林郡和象郡,广西大部分地区被纳入秦朝版图。不过,广西部分地区(如西部和南部)的完全整合和巩固是在后来的西汉时期逐步完成的。汉武帝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通过进一步的开疆拓土和行政设置,广西大部最终完全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至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与中原政权始终若即若离,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广西土司或者少数民族爆发叛乱。
岭南地区虽然在秦汉时期大部分就已经纳入中原王朝,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有限,当地湿热的气候并不宜居,所以一直被视作偏远地区,一直到唐宋时期,岭南仍然作为政治犯的流放地,一直到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难移,对岭南开发力度加强,岭南得天独厚的物产优势,才渐渐凸显,到现在珠三角城市群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湾区。
西南地区
4、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因为地理因素,在远古时期,长期与中原文明隔绝,由于其富饶的土地和密布的水网,使得西南地区孕育出了足以与中原媲美的古蜀国文明。自古蜀国文明断代之后,巴蜀文化衰落,而秦国崛起,最终才被并入中原王朝,而云贵地区则较巴蜀更晚,西藏地区最晚。
四川中东部、重庆:秦灭巴蜀后纳入。战国中后期,各大诸侯国都处于争抢地盘的关键时期,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实现了异军突起,秦惠文王时期,秦国东出受挫,在司马错等人的建议下,秦惠文王决定趁蜀国内乱,南下吞并蜀国,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从石牛道上纵横千里,灭掉蜀国,平定陈庄之乱,后灭巴国,完成了对四川盆地的吞并,自此之后,四川盆地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
云南、贵州:云贵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混居之地,再加上山高林密,瘴气毒虫遍布,所以长期由地方政权和当地土司统治,汉朝时,随着中原王朝的势力扩张,云贵高原的地方政权基本都向中原称藩属,如夜郎等国,但是并未完全纳入王朝的统治,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宋元时期,到了元朝时,随着蒙古人的强势,云贵高原被彻底平定,自此完全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
西藏,四川西部:川西和西藏高原,因为地理原因,和中原王朝交流并不多,直到唐朝时,雪域高原短暂的统一,吐蕃和中原有所交流,其余大多数时候,因为地理限制,中原王朝没有机会涉足青藏高原,一直到元朝时期,元帝国才正式将势力延伸到西藏地区,从此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
河西走廊
5、西北地区
西北自古以来都是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长期经营之地,和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中原王朝强盛阶段,就附属于华夏,当中原王朝衰落后,就脱离自我发展,所以很难界定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时间。
甘肃、宁夏:甘肃和宁夏,位于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早在汉朝时就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但是由于处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杂居区域,所以在五胡乱华、南北朝、西夏时期,这部分区域又归属于游牧民族,不过自元朝之后,就一直掌握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下。
西域都护府
新疆:新疆地区,古代一直称为西域,汉武帝时期开始正式涉足,后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但是始终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之后的东汉、曹魏、西晋也是如此。到了南北朝,新疆已经脱离中原政权的控制。一直到唐朝时期,才重新归于李家王朝。但是李唐王朝的对新疆的统治并不长久,唐朝中期就归于回纥人,之后又归属于契丹人,一直到元朝时期,才重新纳入中原王朝,但是明朝时期又脱离,清朝在康雍乾时代,才全面收复新疆,自此之后全面归属于中原王朝。
青海:青海与西藏和新疆类似,可以将青海进行一个分类,首先是河湟谷地,然后才是其他区域。河湟谷地早在汉朝时就纳入中原王朝,其余地区在唐朝灭吐谷浑后,纳入一小部分。剩下的在元朝时期才纳入中原王朝,明朝时期又丢失,直到清朝时完全纳入。
奴儿干都司
6、 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后花园,早在先秦时代,辽宁的部分地区就已经被燕国所掌握。到了汉朝时期,辽宁大部分区域已经被中原王朝所掌控。唐朝和元朝时进一步扩展,吉林和黑龙江部分地区,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明朝初期,特别是永乐年间,大明王朝将东北地区全面占据,但是很快丢失,蒙古人和女真人实际掌控了东北北部地区。清朝时完全纳入,东北地区全面归属于中原王朝。
7、台湾
台湾地区,跟中原政权的联系很早,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就有渔民抵达台湾从汉唐时代,一直到宋代,都有很多百姓移民台湾。明朝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开始纳入华夏,清朝康熙时代,随着清朝水师拿击败郑家水军,台湾正式被中原王朝纳入。
8. 内蒙古
蒙古草原自古以来就是名将追逐个人荣誉的猎场,汉朝时部分纳入,隋朝时将河套地区纳入,元朝时完全纳入,明朝初期席卷整个蒙古草原,但是,随着明宣宗之后,对外扩张政策收紧,开始全面致力于内部建设,明朝失去了内蒙古,清朝时期,康熙一举拿下了整个内蒙。
9. 海南
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岛,秦汉之间,被南越国纳入了版图,随着西汉完成了对南越国的统一,海南岛也随之纳入。
各王朝开拓的疆土
总结:
秦朝:中原及部分南方地区。
汉朝:扩展至西南、西北、东北及南方更多地区。
元朝:西藏、云南、贵州等地完全纳入。
清朝:新疆、东北、青海等地完全纳入,台湾正式纳入。
这些时间线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疆域的逐步扩展与统一,主打一个名正言顺。
蒋中华
什么是扩?不是到过就算,必须到了还要占下来,因此唐的北扩是不算数的,是清占下来的。还有,别把现在的地理划分当成古代的,陕西在古代根本就不属于中原地区。
遗忘失落 回复 02-18 11:13
满清是用满蒙联姻,纳入统治,事实统治北边的还是蒙!满清没有占领过北边!
蒋中华 回复 遗忘失落 02-18 20:20
蒙古敢反抗的都被清打死了(康雍乾三朝持续征讨准噶尔),剩下的不联姻他们也不会反抗。对皇帝来说,妃子可以有很多个,这种联姻实际作用是很小的,起到的只是安抚人心和口头承诺的作用。
血湖血海
[赞][赞][赞]
用户15xxx03
唐朝虽然武力张扬但是很多地方打下来没有实控,这在主权意义上根本不能算做领土,不然霍去病封狼居胥早就到过贝加尔湖,窦宪勒石燕然,蓝玉到过捕鱼尔海,朱棣五伐漠北也到过贝加尔湖……
e云中月e
子孙不孝,未能尽保祖宗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