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娃的四项基本原则

白莲笑笑 2024-10-12 12:16:57

《弟子规四十讲》的第15讲---教孩子“孝”的四项基本原则。读完全篇,也只是篇末最后才看到很小一段篇幅,一是以身作则,二是亲师合作,三是夫妻配合,四是共识教育。

同样很隐秘的一部分,那就是布施。正如文章所说,财布施是得财富的真因,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所谓布施,就是舍。大概的意思就是有舍才有得。用“舍得”二字来理解蔡先生所谓的布施,意思上基本算是贴切。只是这种以“得”来讲“舍”,多少有些牵强,因为这二者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又或者说,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路线并不清晰。

财布施,财散则财聚。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拼命把手里的钱财往外撒就是了,撒得越多,得的越多。法布施,教得越多,自己也得到更多。果真如此的话,那就不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话了。

其实我是赞同“付出”的,只是不赞成那种觊觎“得”的付出。既然是布施,就不要考虑那么多的得失,也不要用“得”做药引,给大家吃“布施”的药。

在我看来,布施是一种修为,是一种自我格调的升华。只要是境界到了,需要布施的时候自然就去布施了,从来不考虑布施之后会有什么得。甚至即使“得”来的时候,布施的人也是嫣然一笑,拂袖而去。因为对于布施的人来说,布施的时候只是要布施而已,并不要“得”。

从小到大,我们都捐过款,有三毛五毛的,也有三百五百的,这就是财布施。捐的时候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会有回报。如果我们去计较回报,捐三毛五毛也会心疼肚疼,捐三百五百更是像割肉一样。

《道德经》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所谓布施,所谓得失,无非是自然而已,又何必去深究其循环往复的因缘呢!?

相比之下,《弟子规》小了,蔡先生所讲也是小了。

再说回教孩子“孝”的四项基本原则。其实不光是孝,包括别的什么方面的内容,这四项基本原则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身作则,先不说教育效果如何,单单从自我提高层面,就会有很大的提升。自己提高了,自然会对周围都有所影响。即便是别人不提高,总体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亲师合作,就是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相辅相成。那边说不让随地吐痰,你这边啪嚓就是一口吐出去,这样自然也教不好,孩子也很难学好。放到职场,就是说中层和高管之间要相互配合,才有利于总体目标的达成。

夫妻配合,就是不能相互拆台,就是要互相促进。你说我好,我说你好,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氛围,孩子也愿意越来越好。如果相互诋毁,比着躺平,孩子躺平起来比谁都快。

再有就是共识教育,对娃的成长尤为重要。从家里的老人,到孩子的父母,甚至是亲朋好友,在娃的教育方面一定要有一个一致的论调。如果有不太一致的,至少也要懂得躲到一边去。江南七怪够牛吧,却教不好一个郭靖。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不管是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布施理论,各有各的道理,关键看你怎么去用。用好了就得心应手,用不好自然处处掣肘。不是理论的问题,关键还要看理论的实践。

1 阅读:19

白莲笑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