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怒批"全球化谎言",三任美总统被打脸,中国制造已弯道超车

韩知许说文史 2025-03-28 20:34:41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美国副总统万斯最近在华盛顿一场科技峰会上说了句大实话,直接把美国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这位政客对着台下数百名科技大佬“怒吼”:"美国推的全球化就是个骗局!"

这句话也间接的打向美国的三任总统的脸,明明想当全球产业链的指挥家,结果到头连自己的工厂都开不起来。

万斯为何说这样的话?被打脸的是美国哪三任总统?

3月18万斯参加了“美国活力峰会”,他怒批美国一直力推的全球化。声称美国如今在价值链高端和低端腹背受敌。

看着他那样子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美国。

那场席卷全球的风暴过后,美国人突然发现自家后院空了曾经轰鸣的汽车工厂变成废弃厂房,五大湖区的钢铁城成了锈带。

政府这才惊觉,原来把低端制造甩给别国,自己专注玩金融搞研发的算盘打错了。

从那时候起,"再工业化"就成了华盛顿的政治正确,可这剂补药喝下去总不见效。

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本土制造企业发红包,减税补贴双管齐下,可企业拿着钱转头又去海外建厂,气得财政部直跳脚。

等到特朗普带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入主白宫,画风突变。

这位商人总统不信邪,抡起关税大棒四处敲打,还给企业送上史上最大规模减税礼包。

一时间确实有些企业回迁,可好景不长,工人们发现回来的都是机器人生产线,就业岗位没增加几个,倒是企业财报好看了不少。

更绝的是拜登,前两年咬着牙砸下几千亿美金,从修路造桥到芯片厂、新能源车,钱像流水似的往外泼。

政策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拿了补贴的企业别想在外头扩产,关键零件必须用美国货,这不就明摆着防着中国。

这招看着挺唬人,可你去五大湖区的老工业城镇转一圈,生锈的厂房还是比新开的工厂多。

三任总统三把火,烧了十几年,结果烧出个尴尬局面: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升反降,贸易逆差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这就奇怪了,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美国制造怎么就扶不起来?

问题恐怕出在自己身上。头一桩麻烦是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今天减税明天加码,企业刚想回国开厂,听说要换总统又缩回去了。

特朗普如今的“关税”大战,看似美国停“硬”,实则最后全砸到了自己的身上,搞得企业主们现在听见"制造业回流"都条件反射地捂紧钱包。

再说人这事就头疼。美国现在满大街都是金融精英和码农,要找能拧螺丝的中等技术工人比找独角兽还难。

工会倒是势力强大,可他们天天盯着涨工资提福利,企业主算算账,发现回国开厂的人工成本比在东南亚贵三倍,这买卖谁干?

基础设施更是拖后腿。

去洛杉矶港口看看就知道,起重机老得该进博物馆,货船排队等卸货能等出一部连续剧。

得克萨斯州有家电子厂去年因为停电损失上百万,问电力公司怎么回事,人家甩过来一句:电网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

这些陈年旧账不是不想还,是根本还不起。华尔街那帮人精早就算明白了,投基建二十年才能回本,哪有炒股票来得快?

就在美国政客们吵吵嚷嚷的时候,地球另一端的制造工厂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总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可这个工厂早就不满足于组装玩具和衣服了。

如今的“中国制造”早已今非昔比,已经走在了世界前端。

走进广东的智能制造车间,机械臂精准地焊接汽车框架;苏州的纳米实验室里,工程师在调试光刻机零部件;成都的飞机装配线上,国产大飞机的机翼正在总装。

这些场景要是让万斯副总统看见,估计又得在演讲里多骂半小时全球化。

最让美国紧张的是中国制造超车速度太快了。

华为的5G基站铺到欧洲小镇,比亚迪电动车在慕尼黑车展抢尽风头,航天局的月球车都在考虑要不要带五星红旗上火星了。

这些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看看中国制造业这些年的路线图就明白从造得出到造得精,从跟着跑到并排跑,现在某些领域已经领跑。

中美两国在制造业上的较劲越来越有意思。美国在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这些看家本领上严防死守,中国在新能源、5G这些新赛道加速超车。

像智能手机这样的中间地带,两边已经打得难解难分。

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来,美国那套"高端我来,低端给你"的老黄历不灵了。中国制造正在中间开花,向上突破,向下扎根,硬生生把全球产业链撕开个口子。

回头看看美国的制造业困局,倒像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化时代的生存法则。

光靠金融霸权撑不起实体经济,指望别国永远当打工仔终究要落空。

白宫现在左手举着补贴右手挥着大棒,可企业要的是稳定的预期、适配的工人、靠谱的基建,这些恰恰是短期政策解决不了的。

反观中国制造,靠着全产业链优势和持续技术攻坚,正在把"世界工厂"升级成"世界实验室"。

这场制造业的世纪博弈还远没到终局。美国手里还捏着核心技术王牌,中国在市场规模和制造效率上优势明显。

但有个趋势越来越清晰:单极霸权时代结束了,未来的全球产业链注定要重新拼图。

万斯副总统在华盛顿痛骂全球化的时候,或许该把眼界放出去,不要和井底之蛙一样,看看中国深圳的工厂是怎么干的,这种反差或许就是新时代的最佳注脚。

制造业回流能不能救美国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关乎国运的产业竞赛,拼的不仅是技术和资金,更是对现实的理解与转身的速度。

参考资料:

0 阅读:373
韩知许说文史

韩知许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