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zhào),原名武则天,武德七年(624年)出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父亲是开国功臣武士彟,母亲杨氏。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巡幸洛阳宫的时候,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貌美异常,就把她召进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在宫中不受宠十二年的武则天因无子嗣,依照旧制,入长安感业寺修行。
武则天
一、后宫乱斗,要做心狠手辣的女人彼时,在李世民病重的时候,太子李治和武则天就暗通款曲,藕断丝连。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入感业寺进香,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经过一番操作,二人相认,一个是二十二岁血气方刚的小伙,一个是二十六岁娇艳可人的少妇,互诉衷肠,干柴烈火,自是不需多言。
这种事当然瞒不过身在宫中的王皇后,王皇后虽是晋王时期潜邸的老人,但因不喜曲意逢迎李治而不受宠爱,又没有子嗣,一直被受宠的萧淑妃打压排挤。为了压制萧淑妃,王皇后向李治建议把武则天纳入宫中,李治觉得此举甚合心意,当即应允。这本是王皇后驱狗搏狼之计,但没想到,来的不是狗,而是一只老虎。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武则天带孕入宫,不久就生下儿子李弘,自此恩宠不断。对于萧淑妃这种小卡拉米,后宫这点小斗争对她来说像平A一样简单,再加上王皇后这个盟友,萧淑妃很快就败下阵来。
永徽三年(652年)五月,武则天被封为二品昭仪,这是后宫里仅次于皇后的位份,足见李治对她的喜爱。这时,后知后觉的王皇后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武则天大势已成,自己已没法撼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王皇后联合萧淑妃开始反攻,一时间也能斗个旗鼓相当。
武则天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对于一个权利欲膨胀的女人来说,她能有多狠。
永辉五年(654年),武则天生下长女安定公主。彼时,武则天在宫里双拳难敌四手,再加上刚怀孕生女精力不济,李治在前朝也因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势大而无暇顾及,于是心下一横,定下了一条毒计。
王皇后去武则天宫中探望安定公主后,武则天趁无人时掐死自己的女儿,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等到李治来时,发现女儿已死,武则天大声啼哭,并问侍从,侍从都说:“皇后刚来过。”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这时武则天趁机哭泣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当然难以自辩,任谁也不会相信一个母亲能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李治对王皇后更加厌恶,萌生了废后想法。武媚娘
武媚娘
二、干涉朝政,要做冷酷无情的皇后李治继位初期,对于老爹安排的两位辅政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还能以礼相待,毕竟自己皇位还未坐稳,国家大事上还需要依靠这些老臣。到时间一长,李治就发现,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士族集团权势滔天,多次干预自己的决定,皇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彼时,李治想把武则天晋封为一品宸妃,但是关陇集团中宰相韩瑗和来济就跳出来反对,互相拉扯,最终也没有成功。后来,王皇后暗中和其母亲刘氏对武则天实行厌胜之术,事情败露后,李治废后的想法愈加坚定,但遭到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劝诫,这王皇后毕竟是你死去老爹给你立的,你老爹托孤的时候,说你们是佳子佳妇,可要让我们照顾好你和你贤惠的媳妇。现在虽然你媳妇巫蛊之术,但和你独宠武则天也有莫大的关系,你有很大的责任,现在废后,将来怎么面对你老爹。最后废后之事不了了之。
李治处处受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元老集团的掣肘,武则天在实现自己权利欲望的路上也是困难重重,二人一拍即合,互为依靠,共同对抗。李治想通过废后立武,来重新掌控皇权,武则天想通过成为皇后进一步掌控内宫,二人目的一致,自然需要盟友。
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则天编写《内训》一书,教导女子如何服从夫君,恪守妇道,修养懿德,这里就是暗指王皇后失德,德不配位。 同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先支持废王立武,李治和武则天对于这种敢于出头的,当然是要大加重赏。朝廷里从来不缺跟风投机之徒,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都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
李治一瞅,盟友召集的差不多了,可以吹响反攻的号角了。在朝堂上,再提废立之事,这时元老李勣表态说,这是陛下您的家事,何必问外人。他的这些话,份量那是很重,一下子就把李治、武则天在废立皇后问题上的不利局面扭转过来。
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派中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
武则天那是相当记仇,尤其对自己的敌人,要知道一个连自己孩子都能杀死的人,还能有什么底线?
据传,王皇后和萧淑妃失势后,虽然记载是自缢身亡,但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把她们做成了醉彘。我们知道人彘是刘邦老婆吕后所创,就是把人砍去手脚,挖掉眼睛,割下耳朵,拔了舌头,这是一种相当残忍的手段了。而醉彘,就是在此基础上,把人彘泡在酒缸里。王皇后和萧淑妃不得善终,她们的家人也没得到好下场,全部流放岭南,还给他们改了姓,王氏改成蟒,萧氏改成枭,这就有些恶毒了,顶着这种禽兽的姓氏,不得不说是一种耻辱。
当然,作为关陇集团的首席代表,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也没有落得好下场。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关陇集团的骨干分子削职免官,贬出京师。后被武则天诬陷谋反,自缢而死。
至此,李治完成了对皇权的掌控,而武则天也得到了皇后之位。
武则天
三,权倾天下,要做史无前例的女皇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头风病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这对于野心极大、权力欲膨胀的武则天来说真的天降甘霖,自己还想怎么介入朝政,谁成想瞌睡来了枕头,真是天助我也。但随着武则天对皇权的掌控,与李治的亲密关系逐渐出现了裂痕,两人之间矛盾也因此产生。
在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前,对于李治,那可谓百依百顺,屈身逢迎。但是等到武则天介入朝政后,那就开始放飞自我,不在看李治的颜色行事了。每每李治想做点什么事,武则天就会有所限制,这真是让李治恨得牙根痒痒,走了一个关陇集团,又来了一个武氏上市公司。
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上疏请求废后,这可真是戳进了李治的小心肝,忍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要翻身做主把歌唱,当即让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早就在李治身边安排了不少卧底,这事一出,上官仪诏书还未起草好,武则天就第一时间跑去李治身边哭诉,你这狠心的男人,当初你犯病了,我了你家的江山,才帮着你去处理朝政;现在大唐江山稳固,国强民富,你不念我的功劳也就罢了,还要废了我,你怎么下得去手?李治也觉得自己背着武则天废她有些被戳穿的羞愧,毕竟这么多年的感情,还有点怕这个姐姐,再说都被压迫了这么多年,男人嘛,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只得哄着她,把一口黑锅甩到了上官仪脸上。可怜的上官仪,还忙着写废后诏书呢,结果这事就胎死腹中了,他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
从此以后,武则天基本掌控了朝政。每当李治临朝的时候,武则天在后面垂帘听政,国家的军政大事、天下的生杀大权都落在了武则天手里。
上元元年(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二人并称双圣。次年,李治风眩症越发严重,想要禅让给皇后武则天。要说这李治,可能真是被媳妇PUA太久,整的自己家的皇位都让给自己的女人。还好宰相郝处俊劝谏,这事才暂时搁置。武则天知道以后,愈发觉得自己在朝堂上的力量还是过于薄弱,当初支持菲王立武的大臣都已老去,自己深居后宫,要想更好地掌控国家,就得培植自己的朝中势力。
当即决定,以修撰为名,从弘文馆物色了一批才干俱佳的文人学士,这些人召入宫中之后,一方面为武则天著写一下武则天署名的著作,如《列女传》、《臣轨》、《官僚新诫》、《乐书》、《少阳正范》等;另一方面,武则天为分减皇权和相权,密令这批学士可以参决关于国家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军政国事,因这批文人学士常在皇宫北门等候进宫,所以也被称作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作为武则天的智囊团和亲信势力,在武则天二圣时期维护皇后地位,改善国计民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也在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唐为周的过程中,制造舆论、出谋划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深受武则天倚重信任。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在奉天宫驾崩,太子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因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任命之事和武则天闹掰,武则天一怒之下,废黜李显为庐陵王,立第四子李旦为帝。此时,李唐江山已完全落入武则天掌控,李旦生性胆小懦弱,傀儡的角色进入的无比丝滑,再加上有李显的前车之鉴,李旦在朝中事无巨细,都由武则天决断。
武则天图谋李唐社稷、剪除李唐宗室的司马昭之心,让李唐宗室惶恐不安,纷纷起兵勤王,但无奈螳臂当车。垂拱四年(688年)八月,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伐武,七日后战死;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呼应李冲,九月兵败自杀;后武则天觉得以绝后患,派遣酷吏周兴审讯参与李冲、李贞谋反之徒,逼迫李唐宗室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及常乐公主等相继自杀,亲信也没有幸免。
载初元年(690年)九月间,武则天充分造势,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纷纷向武则天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的要求,李旦自己也表示请赐姓武氏。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武则天准奏所请。九月九日,武则天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自此,武周王朝建立,武则天君临天下。
武曌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