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要,在于留心

白莲笑笑 2024-09-25 13:45:20
一口气读完蔡先生《弟子规四十讲》的第四讲---“学习圣贤教诲的注意事项”,整体上很流畅,没有片刻跳入跳出,算是能让人沉浸下去的一个章节。 蔡先生觉得,初学立志,始学遵序,再学常习,无益不学。总体说来还是让人受用的。虽然立志很难,有人立长志,有人常立志,但立志终归是好事。学习之初有志而立,有目标总是好的。 学而遵序,这是正理。春捂秋冻,春困秋乏,这是世间常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也是常理。钓鱼就用蚯蚓,喂兔子用萝卜,缺什么就要补什么。学习自然也是如此。按照顺序来,先学拼音,再学汉字,慢慢学查字典,点点滴滴去积累,一步一步去成长。 学习要时常加以运用,要试试看是不是有用,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学来学去,结果完全不是那么一回儿事,就得不偿失了。比如,拿九十年代的计算机教程来教现在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完全没有实践的可能。时常加以运用,才能温故知新,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所学所能。 无益不学,是一种美好的期待。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事实上,不是只有好人在学,猫在练功的同时,耗子也一直在练。更有甚者,以我们最朴素的认知,甚至都判断不出来谁好谁坏。所谓的不孝、不和、心高气傲、行止不端,有可能也只是表象而已。益与不益,全凭感受。 对家庭无害,对社会无害,又没有伤害到我们,这其实就是好人。譬如当今互联网上的各种喷子,还有各类视频软件里的乱象,大多也只是演戏罢了。若是你不当真,便也无害。至于是否有益,谁又能说得清楚。又或许,某位看起来大奸大恶之人,背地里却是一位爱心爆棚、四处公益的志愿者。 蔡先生有蔡先生的见地,但是关于唐诗宋词多情情爱爱的说法,其实是不能苟同的。是情情爱爱,还是至情至性,不过是各自的领悟不同罢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以说的是一番事业的坚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可以说的是戍边将士的悲壮。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可以说的是岗位轮转的不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说的本就是忠诚不事二主的决绝。唐诗,宋词,元曲,乍一看是莺莺燕燕,哪一个又不是荡气回肠。就连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又何尝不是在笑语欢颜中诉说着内心的悲悯。 开卷有益。卿本芙蓉,无惧淤泥。涤荡而出,天然绝美。只是这种格调,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似乎还断定不了是非曲直。如果是小初高阶段,还是选一些相对积极些的作品。古来圣贤书,晦涩难学义。知其然,然后再慢慢知其所以然,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至于其中提到的补习班教育、佣人教育、隔代教育和电视教育,多少有些以偏概全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补习班是如此,佣人也是如此,隔代的长辈和电视电游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父母,作为监护人,是有义务帮助选择的。我们给孩子一片天的同时,还是要给一个相对安全的井。成年之前,养一只不太善于跳出井沿的井底之蛙,也未必是件过于坏的事情。 平素生活,谁天天把“爱”“善良”“孝”“忠”挂在嘴边?满嘴礼义廉耻之时,往往尽是寡廉鲜耻之人。真正能够做到的,又常常是那种“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 还是那句话,先把自己做好,行有余力的时候再考虑其他。能力弱的时候,不添乱就是帮忙。消化不掉的时候,吃进去就是本事。 在我看来,哪怕是看个很一般的电视剧,也总能学到一些对生活对学习有所裨益的点。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只是浅尝辄止,就算大乘佛法,也不度无缘之人。
0 阅读:0

白莲笑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