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史作咏叹 2024-02-10 02:38:42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史作

编辑|史作

在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日军大喊“八嘎呀路”的场面。

虽然不知道这四个字具体是什么意思,但从日军的语气和愤怒的表情不难判断,这应该是一句脏话,有些字幕组为了省事,直接将其翻译成“混蛋”。

然而这样翻译并不准确,因为“八嘎呀路”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两个词语,拆开就是“八嘎”和“呀路”,前面我们提到的“混蛋”,其实只是“八嘎”的翻译,那么“呀路”到底是指什么?电影中其他的一些常见的日语又是什么意思?

“八嘎呀路”是中国人的自造词

这里要解释下,日语里并没有“八嘎呀路”这个词,他是由平假名“ばかやろう”音译过来的,当然,在日本还有另一种写法,片假名为“バカヤロー”,直译成中文,应该叫“马鹿野郎”。

不管怎么写,代表的意思都是相近的,“八嘎”可以理解成我们中文里的“混账”,有侮辱和谩骂的性质,也可以形容一个人蠢、笨,比如外国人吵架,经常会说到这个词。

在我们中文语法世界里,骂人的词前面通常要加上主语,比如“你怎么这么蠢”,但是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和我们存在巨大差异,他们说这些词的时候,前面通常不会带主语,这样更加直接了当,让人们的情绪用语言表现出来。

在中国,上至拄着拐杖的老人,下至刚进学堂念书的小孩子,只要平时看过电视,或是接触过互联网,几乎都听过八嘎(ばか)这个词,尤其是近几年,抗日题材的影视剧越来越多,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八嘎有骂人的意思,引来不少国人模仿。

但是八嘎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代表好几种含义,在早期的日本,男权主义是社会的普遍思想,好像每个人都有武士道精神,一旦有人说出“八嘎呀路”的时候,肯定是说话的人占上风,而听者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任人宰割。

所以当时的日本人很少说这个词,否则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告诉我们,日本和西方列强串通一气,发动了侵华战争,面对手寸铁的老百姓,他们觉得都是下等人,动不动就要训斥中国人,“八嘎”这个词才算是流传开。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八嘎呀路才成为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标签,每次听到这个词,都能想起那段历史,而且不用翻译成中文,都能直接领会到其中的含义。

然而后两个字“呀路”却鲜有人知,这里拿中文直接翻译的版本举例,八嘎呀路是“马鹿野郎”对于没有接触过日本语言的人来说,这个词实在是难以理解。

对此有人专门查阅古籍,发现“马鹿”这个词起源于秦朝时期,说起来还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汉语成语是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记载:“丞相误耶;谓鹿为马。”

故事发生在秦朝时期,当时丞相赵高篡权,对皇帝进行控制,有一天,赵高心生不轨,试图测试官员们是否对他的权威绝对忠诚,为此,他专门安排了一场戏。

他将一只鹿放在宫廷中,然后问各位官员:这是什么动物?对于那些知道实情的人来说,回答应该是“鹿”。然而,由于赵高的权势,很多人都害怕得罪他,于是纷纷回答:“这是马”。

因此,“丞相误耶,谓鹿为马”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也表示皇帝滥用权力,利用权威恐吓的方式,强行改变现实事实。

后来这个故事传到日本,故事的意思慢慢发生转变,核心思想含糊不清,日本人将马和鹿联系在一起,意思是说人比较糊涂,连最简单的马和鹿都分不清,嘲笑和讽刺意味重。

至于野郎,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做出判断,野就是指野生的意思,向猿猴一样,落后无知,是愚昧的种群,而郎则是指普通人,说直白点,是没有教养、没有素质的野孩子,是妥妥的骂人词。

我们看到日剧里经常有呦西这个词,也是一个音译出来的词,直接翻译成中文给日本人看,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拼出假名“よし”,他们就明白了。

观察能力比较强的人或许已经发现,每当日本人说呦西这个词的时候,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甚至笑的表情扭曲,很多人就算不看翻译也能猜出来,这是“好”的意思。

从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日本广岛、长崎被投放原子弹,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的抗战经历了十几年之久,这段历史给中国人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平复的,除了那些肉眼可见的重大灾难以外,还有文化、社会风俗等影响,我们今天讨论的语言只是其中之一。

老一辈的人都喜欢看《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题材电视剧,里面的日本人长相猥琐,嘴唇上总是留一撮小胡子,我想不用演员说台词,光是看面相,小孩子都能区分出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影视剧中的日本人总是这样说话:“你滴,花姑娘滴!给我站住!”这时候旁边的罕见走狗就会说:“太君,这里,花姑娘大大的有!”

其实这些台词,不用翻译我们也知道是什么意思,纵观整个影视发展史,似乎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日本人只会说这些话,有的导演为了省事,直接不让演员说日语,而是用蹩脚的中文代替,翻译站在一旁,就像捧哏的一样,简直没有存在的必要。

还有日军张嘴就是一句“你滴,开路,斯拉斯拉地都有!”就连零几年比较火的《小兵张嘎》也能看到这样的桥段,这明摆着是侮辱观众的智商。

要是日本人,都会说中文,那翻译不就失业了,而且中文是国际上比较难学的一门语言,需要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和汉语常识,否则容易出错,这对战争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后来查阅历史书籍,才发现错怪这些导演了,当时的日本人,真的就是这么说话的,市面上有很多描写二战的书籍,都做过对应的介绍,还把这种现象起名为“军队中国语”。

那时候打仗,节奏很快,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很多人不具备中文能力,尤其是那些高级军官,所以要配备翻译,而日本兵为了不耽误战机,当然也要宣传学习中文,只不过他们学的都是最简单的,在战场上常用到的几种。

所以打仗时日本兵的语言成了“四不像”,会说中文,但会的不多,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显得滑稽可笑,中日混杂语言是中国抗日影视的一大特色。

现在的抗日剧刻意宣扬这些东西,其实是为了丑化日军,为观众制造笑点,比如有一个电影叫《举起手来》,日本坏蛋由潘长江扮演,其中有很多无厘头剧情,惹得很多人忍不住发笑。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2 阅读:1031
评论列表
  • 2024-02-15 23:14

    呦西[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2-16 15:00

    小编自己也搞不清楚!

  • 2024-02-15 22:54

    意思是:马和鹿都分不清的愚昧野人?

  • 2024-02-16 22:36

    字典里有这个词,日本汉字为【馬鹿野郎】,中文译为混蛋。整体作为一个单词使用,不分开。馬鹿有多种意思,骂人程度上不及馬鹿野郎。

史作咏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