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皇帝生母,为何康熙生母让家族成勋贵家族,而雍正生母却没有

青春不散宴 2025-02-20 12:02:13

了解清史者皆知,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母族原属汉军正蓝旗,为官宦世家。然其出身汉军旗,不及满蒙女子,故虽入宫为妃,却仅居位份最低之格格。

顺治朝后妃位序:依次为皇后、皇贵妃、妃、福晋、小福晋及格格,各分位明确。

顺治十一年,孝康章皇后诞下皇子玄烨,但其后宫地位未显变化,仅被晋封为小福晋,依旧身为不受宠的庶妃。

【01】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妃子入宫即享福晋待遇;勋贵董鄂氏(宁悫妃,何和礼后代)入宫则为小福晋之首,待遇优渥。

孝康章皇后在顺治帝后宫地位卑微。其子玄烨继位为康熙帝。康熙元年十月前近两年,宫中称孝庄为太后,孝惠章皇后为皇后,而孝康章皇后仅称“汗之母福晋”。

康熙元年前,孝康章皇后待遇等同于福晋级别。

尊为慈和皇太后后,她始得与孝惠章皇后(仁宪皇太后)同等待遇。

孝康章皇后仅在皇太后之位四月余,康熙二年二月即薨逝,终年二十四岁。

康熙亲政前,朝政由四辅臣掌管,他无权为母做主。孝康章皇后逝后,初仅追封“孝康皇后”,无帝谥,未入太庙。直至孝惠章皇后逝,她才得升附太庙,加帝谥“章”。

尽管如此,孝康章皇后的任务已达成,她唯一的皇子已登基为帝。

康熙八年,亲政后,康熙将生母娘家佟养正一支,由原本的汉军正蓝旗晋升为汉军正黄旗。

康熙二十七年,康熙帝为生母娘家抬旗至满洲镶黄旗。自此,佟佳氏跻身满洲上三旗勋贵,与赫舍里氏、钮祜禄氏并列为尊贵家族。

自康熙朝始,佟佳氏一族盛产皇后、后妃、勋贵之配偶及和硕额驸,且重臣辈出,地位显赫。

令人不解的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世家出身,亦育有皇位继承人,且较孝康章皇后更受宠,为康熙“四妃”之一。其子胤禛即位后,封赏其母族,将曾祖父额伯根一支抬入满洲正黄旗。

自此,孝恭仁皇后母族巴拜系乌雅氏(额伯根支)崛起,成为满洲上三旗中的显赫世家。

为何佟佳氏(佟养正支)能成为满勋贵族,后代多后妃重臣,而乌雅氏(额伯根支)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02】

孝康章皇后虽同样出身世家,但其娘家实为军功勋著的世家大族。

孝康章皇后与太祖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同属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按辈分,孝康章皇后为太祖元妃远族玄孙女。其祖先为达尔罕图谋图,为便于与中原通商,改姓佟。

佟养正,达尔罕图谋图六世孙,至其时已成辽东巨富。受堂弟佟养性影响(养性已暗投努尔哈赤,并娶其第三女阿拜之女为妻),佟养正携全家归顺后金。

佟氏一族彼时已采用汉姓,故佟养正及其家族被归入汉军(汉军旗尚未设立),在汉军中成为显赫的世家。

佟养正降努尔哈赤,以战功得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天命六年(1621年)任镇江城主,后被明将毛文龙俘,凌迟处死,长子佟丰年同戮。次子佟盛年(佟图赖)承袭世职。

佟盛年是孝康章皇后之父,袭爵后历太宗、世祖两朝,因战功晋封三等子爵,官至侍郎、都统。顺治十五年卒,顺治帝追赠其少保兼太子太保。

康熙朝前,佟养正一族乃军功显赫世家,拥有世袭爵位及众世管佐领,世代传承功勋。

佟氏一族(佟养正支)虽为汉军旗中勋旧世家,但显赫程度不及钮祜禄氏额亦都家族、瓜尔佳氏何和礼家族及赫舍里氏索尼家族,旗籍乃其短板。

康熙朝后,佟氏一族迅速崛起,二三十年间便跻身为满洲上三旗中的显赫勋贵家族。

康熙元年,佟国纲作为长子承袭父爵三等子,任内大臣。顺治时他为一等侍卫,康熙时升正蓝旗汉军都统,袭一等公爵。康熙二十八年,佟国纲战死准噶尔战场。

康熙九年,佟国纲任内大臣,为康熙小舅舅。十二年,擒吴三桂子吴应熊。至二十一年,他成为朝廷重臣,领侍卫内大臣及议政大臣。

康熙十五年七月,佟国维女孝懿仁皇后入宫为妃,至十六年册封贵妃前享妃级待遇。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亦同,册封前为妃。由此可知,两位皇后初入宫时均为备选皇后。

孝昭仁皇后源自勋旧弘毅公家族,鉴于其出身及朝政考量,康熙帝遂决定晋封其为继后。

康熙表妹佟佳氏被晋封为贵妃以作权宜之计,而孝昭仁皇后仅在皇后之位半年便因病去世。

佟佳氏因此成为康熙后宫中的第三位皇后,即“后宫之主”。

佟佳氏之女于后宫母仪天下,同时,康熙朝前朝有两名来自佟佳氏的重要大臣担任要职。

佟佳氏在朝中地位显赫,但当时仍属汉军旗,无法与钮祜禄氏、赫舍里氏比肩。至康熙二十七年,佟佳氏(佟养正支)被编入满洲镶黄旗,正式跻身勋贵之列。

孝恭仁皇后出自巴拜一脉的乌雅氏族(额伯根支系)。

雍正帝即位前,其家族虽有多人入朝为官,但势力远不及佟氏一族。

孝恭仁皇后曾祖父额伯根,原为哈达部民,部灭后与弟萨穆哈归顺后金。雍正登基时称其为旧族名家,太祖曾将其养于内廷,视如子侄。

孝恭仁皇后之祖父额森,跨越三朝,立下赫赫战功,乃一位资深功臣。

依据雍正所述,其母孝恭仁皇后出身于显赫世家。

雍正抬升生母母族地位,实为朝政所需,亦欲取悦生母。自其登基,生母孝恭仁皇后屡生难处,此举意在缓和母子关系。

即便依据雍正帝之言,孝恭仁皇后母家亦远逊于孝康章皇后母家。

孝恭仁皇后祖父额森,初为膳房总管,后渐升至内大臣,得太宗皇帝册封男爵,然终因某事遭贬,爵位被削。

至孝恭仁皇后父辈,

孝恭仁皇后选秀时,其父威武任多粥佐领,该职位属正黄旗包衣第三参领第二满洲佐领,在大清官职体系中,包衣佐领为从四品。

孝恭仁皇后之叔父岳色,担任司俎官一职,品级为正六品。

孝恭仁皇后出身包衣,家族(额伯根一脉)在大清仅为内务府中等官宦之家,且并无爵位可承袭。

若计入巴拜系乌雅氏族中萨穆哈一支,康熙朝时孝恭仁皇后出身更显高贵。因萨穆哈之孙铎弼,即其堂叔,受康熙帝宠信,为内务府大臣,且家族或于康熙三十年已抬出包衣,入满洲正黄旗。

即便如此,孝恭仁皇后一族仍为包衣,直至雍正帝即位,方被提升入满洲正黄旗。

【03】

孝恭仁皇后的族人虽在,却无力或无条件推动家族更进一步。

康熙即位后,舅舅佟国纲与佟国维均为朝廷重臣。佟国纲战死后,佟国维继任掌门。他超越康熙小舅身份,位极人臣,使家族获“佟半朝”之称,彰显中后期佟佳氏地位之高。

正因如此,佟国纲与佟国维兄弟的后人中,有不少人步入仕途,成为朝廷官员。

鄂伦岱,佟国纲长子,康熙二十九年袭一等公爵,任镶黄旗汉军都统,后领侍卫内大臣。虽屡遭康熙责备革职,但因舅亲得宽恕复起,终雍正四年被雍正帝处死。

夸岱为佟国纲次子,于雍正五年担任工部尚书一职。

佟国纲三子法海,康熙五十五年任广东巡抚,与胤禵交好。雍正时升至尚书兼内务府总管,后被革职。乾隆时复起,任副都统,协理咸安宫事务。

佟国维长子叶克书曾任銮仪使,其子舜安颜娶固伦温宪公主。舜安颜曾支持胤褆争储被幽禁,雍正即位后,因其为帝妹夫而复起,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

佟国维之次子德克新,担任三等侍卫一职。

佟国维之子隆科多,康熙时任步兵统领及吏部尚书,因助皇四子胤禛继位,于雍正初权倾朝野,后于雍正五年被幽禁,次年亡故。

佟国维第四子洪善为康熙朝举人,因病去世且未留下子嗣。

佟国维之五子庆元,官至光禄少卿。

佟国维之六子庆恒,官至三等侍卫。

庆复,佟国维第七子,雍正五年袭一等公爵,九年议政大臣,乾隆十年为文华殿大学士,兼川陕总督,四十年因误军机被赐自尽。

佟国维之子庆泰,排行第八,担任副都统一职,并兼任佐领。

孝恭仁皇后母家的情况又是如何?

孝恭仁皇后有姐妹二人及一弟,其幼妹嫁予孝昭仁皇后侄阿灵阿。

弟弟白启于雍正元年承袭一等公爵,并担任散秩大臣及佐领之职。

乾隆十八年,白启逝世,其子博永未继一等公爵,而是被授予三等侍卫之职。

乾隆二十三年,希明作为白启之孙获准承袭公爵,降为三等承恩公。乾隆四十八年,任内大臣,后转任江宁将军。

希明后,三等承恩公爵位再传五代于大清。希明子孙仅袭公爵,任散秩大臣闲职,未有位极人臣或重臣者出现。

巴拜系乌雅氏中,雍正朝后,重臣多出自额伯根之弟萨穆哈一脉,如四世孙乌雅海望、五世孙乌雅兆惠及六世孙扎兰泰,后者娶和硕和恪公主,为和硕额驸。

仅就两位皇后母族后世子孙而言,孝恭仁皇后相较于孝康章皇后,其影响力与成就显著不及。

【04】

亲子登基后,孝恭仁皇后家族无女入宫为后妃,相反,孝康章皇后有两侄女被选入宫。

康熙十五年,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入宫即享妃级待遇,册封继后时晋贵妃。继后孝昭仁皇后逝后,孝懿仁皇后以皇贵妃摄六宫事多年,至康熙二十八年病重时被封为皇后。

孝懿仁皇后逝后两年,其妹悫惠皇贵妃入宫享妃级待遇,位仅次温僖贵妃。康熙三十三年温僖贵妃薨。三十九年,悫惠晋贵妃,位冠后宫,统摄六宫二十余年。

康熙朝时,佟佳氏一族中,有两位女性成为了后宫之主,即母仪天下的皇后。

孝恭仁皇后的家族,于雍正帝即位后,未有成员再入宫成为皇后或妃子。

熟知清史者皆知,清朝时,家族中若出宠妃,对家族影响甚巨。

雍正帝发妻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乃康熙为胤禛所选嫡福晋,伴胤禛多年。登基后,雍正封其为皇后,母仪天下。虽无所出,仍稳居后位,地位无人撼动。

孝敬宪皇后非雍正最爱,他一生中最宠爱的是敦肃皇贵妃年氏,即年羹尧之妹。

年氏康熙五十年入府为雍正侧福晋,得专宠,育三子一女。自其入府至病逝,雍正再无其他后妃诞下皇子公主。

年氏病逝后,雍正七年封刘氏为答应,至雍正十二年,又封武氏为谦妃。

孝恭仁皇后的家族中,并无适龄女子被选入宫册封为妃嫔。

0 阅读:2
青春不散宴

青春不散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