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年号使用规则,通常是在新皇帝登基时启用新的年号,旧皇帝去世后,不出意外,新皇帝会在次年改用新的年号。
可是历史上,总有一些不按规则出牌的人,比如宋太宗赵光义在哥哥赵匡胤去世后,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地改了年号,猴急猴急的纯给自己招黑。最离谱的还是朱元璋的“洪武”这个年号,在他死后又被反复启用了两次。
还有一次是朱元璋死后200多年后,洪武的年号又复活了,一个朱姓子孙称帝,年号为洪武二百七十八年。这个人不是朱元璋的直系后人,而且他的祖先还被朱元璋幽禁至死,结局凄惨。这人是谁,他是疯了,还是有什么目的?最后结局如何?
01
元朝末年,灾祸横行,朱元璋一家也是乱世中如蝼蚁般被任人踩踏的小民。朱元璋的父母兄长要么染疫而死,要么饿死,剩下的家人都四处逃难了。直到朱元璋加入反元起义军后,有了些名气,失散的亲人也来投奔了,这其中就包括朱元璋大嫂和侄儿朱文正。
02
朱文正虽然死了,但毕竟是老朱家人,还立下过赫赫战功,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将朱文正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了靖江王,给予了优厚待遇。靖江王就藩桂林,传11世,历14任王,这也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脉非太祖血统的王族。接近300年后,来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打进紫禁城,崇祯帝自缢,清军又在吴三桂带领下大举入关。
当时明朝宗室纷纷南逃,如走马灯一样先后建立了多个南明政权,比如弘光政权、鲁王建国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等等。
总之人人想称帝,人人都想过皇帝瘾,而且其中有些称帝的还是远支宗室,比如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键等,这就让当时的远支宗室们蠢蠢欲动,产生了“我行我也上”的念头。比如当时身在广西的靖江王朱亨嘉,也挑了个良辰吉日,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并改广西省会桂林为西京,还封了一批文臣武将,像模像样的。
你说别的宗室虽然远吧,但终究是太祖朱元璋的后代,而朱亨嘉只是朱文正的后代,这都远到外太空了,怎么让自己名正言顺呢?
大概是朱棣给了他启发,朱亨嘉也在年号上做起文章,年号用起洪武二百七十八年,意思是废除了朱元璋以外其他所有明朝皇帝的帝号、庙号、年号。
可惜没地盘,没能力,也没号召力,只能自己做做美梦,过过家家,没多久就被另一个号称要光复大明的隆武政权给收拾了。
最后,朱亨嘉被废为庶人并偷偷杀了,当然,剩下那些南明的“皇帝们”也没一个好结果,都被清军俘虏并杀害。
南明为什么没能成功“反清复明”,哪怕跟南宋一样保留半壁江山?从朱亨嘉称帝一事就能看出来。
因为实在是山头太多,人人都想当皇帝,内部分裂严重,无法凝结各方人心,团结起来对抗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