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中“过”字注释错了

毒小寨文化 2025-01-14 09:22:34

这首诗中“过”字注释错了

最近做了一道诗歌鉴赏题,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下面的注释,将“过”注释为“经过”,这很明显是错了,教辅资料、习题集之类的也应该严谨认真,为学生负责。

贾谊是汉代大儒,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经典文章传世,再加上他才高名重而不被重用、多次被贬的经历在文人中极富代表性,渐渐地贾谊也就成了失意中国文人的代表,很多人会写他,其实就是在写自己。

贾谊曾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在湖湘之地,他凭吊屈原,写下著名的《吊屈原赋》,贾谊没有想到的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到了这里,会悼念屈原,也会悼念他,屈原和贾谊,合称“屈贾”,成了一种精神文化符号。

刘长卿也多次被贬,他也来到荆楚湖湘之地,想起了贾谊,伤人伤己,写下了这首诗《长沙过贾谊宅》,“过”不是经过的意思,而应是拜访、访问的意思。

本是又题作《过贾谊宅》,这可不是偶然的经过,而是特意的拜访,从情理上来说,刘长卿仰慕贾谊,更同病相怜,特意来拜访贾谊的故宅,一如我们今天到了某地,也要特意去拜访一下当地的人文圣地。

再从内容上来看,“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日暮黄昏,刘长卿独自徘徊于贾谊故宅,似有所寻,但空空落落,什么也没有寻到,一个“寻”字就暗示了是特意来访。“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两句就更明显了,汉文帝也算是一代明君了,竟然也会出现“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情况,潜台词就是现在生不逢时,连汉文帝这样的君主都没有,我还有什么盼头呢?湘水无情,屈原和贾谊都已经去世,怎样凭吊他们也不会知情啊?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吊”字,特意而来,既是吊屈原贾谊,也是在吊自己。最后一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这里的“君”当是双关,既是自己也是屈原,我们都满腹经纶,心系社稷,如何又到了这“寂寂江山摇落处”的蛮荒之地呢?

诗歌题目中有时候经常出现“过”字,时有解释成“访问”的意思,最有名的就是《过故人庄》了: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邀请,把饭菜都准备好了,很明显我是有约而来,特意拜访,绝不是偶然经过,这是需要注意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过”都是拜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过”就是“经过”的意思,此时的文天祥被俘北上,没有什么自由,只能是被动经过了。

语言是复杂的,“过”到底是无意的经过,还是有意的访问,这还需要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论。

做教师的,做教辅的,一定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能误人子弟。

0 阅读:13
毒小寨文化

毒小寨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