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治特发性震颤:祛邪扶正,止颤宁神,去除手抖

传递正能量哦 2024-12-26 13:34:48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特发性震颤这一病症也不例外。中医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主要是肝肾阴虚、风阳内动,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亦或痰热动风、扰动筋脉等。

肝肾阴虚是较为常见的证型。肝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若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气亢逆化风,风阳上扰,窜动筋脉,则发为震颤。此类患者震颤多较为细微,但常持久不愈,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疗当以滋补肝肾、息风止颤为法,方剂可选用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物如白芍、阿胶、龟板、鳖甲、生地黄、麦冬、麻仁、五味子、生牡蛎、炙甘草等,以酸甘化阴之品滋养肝肾之阴,介类潜阳之药平息内动之风。

气血亏虚型的特发性震颤,多因劳倦过度、饮食不节、久病失养等因素,致使气血生化无源或耗损太过,气血不足则筋脉失于濡养,虚风内动而致震颤。其震颤幅度较大,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同时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表现。治宜益气养血、濡养筋脉,八珍汤为基础方进行化裁,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等,通过健脾益气以助生化之源,养血柔筋以缓震颤之症。痰热动风型,常因饮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脾失运化,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风痰流窜经络,筋脉失约而发病。患者震颤较为剧烈,肢体麻木,胸脘痞闷,头晕目眩,咯痰色黄,口苦口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以清热化痰、平肝息风为主,可选用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药物如半夏、天南星、橘红、枳实、茯苓、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贝母、竹茹等,以化痰清热之剂涤荡体内痰热之邪,平肝息风之品平息妄动之风,使筋脉得以安宁。

在日常生活中,特发性震颤患者的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同样不可忽视。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惊恐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以防肝郁化火生风加重病情,可通过听音乐、散步、打太极拳等方式舒缓情绪、调节身心。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出发,通过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达到止颤的目的,且副作用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特发性震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和曙光。

0 阅读:0
传递正能量哦

传递正能量哦

传递健康正能量,分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