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宋朝,在历史上它常常处于一种颇为憋屈的境地,老是受到外族的欺压。
不过要说宋朝的国家经济,那是相当不错的,据那时的记录,像清明上河图里那样的大都市,数量不少。
那建造这样的城市所需付出的代价到底是多少呢?那时繁荣的大宋又是何种模样呢?
【大宋的繁华】
想知道那时的宋朝到底有多昌盛其实并不难,毕竟记载当时社会状况的文献不少。
要说比较直观的,那得是张择端依据开封实际状况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而要说比较具体的呢,就得是《东京梦华录》这部书了。
不管是哪一种,都表明当时宋朝的国家财富极为富足。
首先咱来瞧瞧当时的首都开封啥样儿,这城里设有四十八个坊,各个坊之间的道路十分明晰,排布得相当合理。
就跟现在的表格那种效果类似,能表明当时的城市规划挺科学的。
此外,城市里的娱乐项目不少呢,像勾栏瓦肆这类场所到处都是。
怪不得都说宋徽宗好玩乐呢,那时的娱乐产业相当兴旺,并且宋朝还和海外有所往来,不少异域之人来此经商,整个集市那是相当热闹非凡。
据他所讲,那时开封城的繁荣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下的北上广这些大城市。
天一擦黑,开封城整个儿都亮起了灯,这一下子,整座城市比白天还美呢。
各位富家的少爷小姐们一块儿走着,路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些跑江湖的杂耍艺人正在使劲展示着各种绝活儿,像喷火、耍球之类的,让街边的路人连连喝彩。
继续往前去,从小楼那儿传来的戏子歌声,悠扬动听,那一处处亭台楼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空气中弥漫着奇特的香味,能听见各类乐器在奏鸣,简直如同一幅尘世仙境般的景象。
远处的车马在大路上喧闹地行驶着,就连平常的市民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仅仅欣赏这般美景,便能缓解内心的疲倦。在酒楼的小阁间里喝上一杯劣酒,望着下方热闹的城池,着实是人生的一件美事。
那为啥宋朝的诗词会那般盛行呢?通常啊,就是身处这样的美好景致里,能让人心情舒畅,进而有了灵感,才能创作出更出色的词作。
好比辛弃疾在其《青玉案·元夕》里所描绘的那般让人惊叹的场景似的。
然而事实上,这般的繁荣背后,是需要做出诸多牺牲的。
【背后的代价】
首先得搞清楚一个事儿,那时候的建筑大多是用木头建造的,木制结构确实有不少好处。
比如说,取材挺方便的,不用费太多劲儿,进山砍上几棵树就行。
不过木质结构的缺点挺突出的,容易坏掉,像有虫子侵蚀,或者长时间被雨浇着,都容易使木头腐烂。
因而常常得进行更换,这着实是件麻烦事,而且当时的开封城人口数量庞大,对燃料的需求也颇为巨大。
曾经煤炭不像现在这样广泛使用,人们只得把树砍下来当作柴火来烧。
如此一来,就引发了不少事儿,像有些富裕人家会特地雇人到山里去砍柴。
砍完柴并打包好带回去,有些穷苦人也打算进山砍柴,然后弄到城里售卖。
那有时候双方会闹起矛盾来,没准就因为一点柴火的事儿,两边就干起架来,到头来,吃亏的还是穷苦人家。
并且进山去砍柴存在很大的风险性,那时的山林里有部分猛兽,要是碰上猛兽可就糟了。
然而,这并不能妨碍砍柴的进行,说到底,啥都比不上穷来得可怕。
这使得周边的树木不断减少,要知道这本来就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树一旦倒下消失,哪还能有再生的可能呢。
然而那时候的富人根本不在意这些玩意儿,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能过得舒坦就成。
这样一来,树木变得越来越少,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便动起了心思,把木材价格抬高,这是他们最初级的手段。
此外,还有不少坑蒙拐骗的事儿呢,像往木材里加水,使得木材增重这种情况。
就比如说,表面上搁一层好木材,可中间藏着的全是坏木材,那时候木材商着实狠狠捞了一笔。
然而,缺木头这事儿,真正受影响的还是穷苦百姓,因为木材都让那些有钱的老爷们给霸占了,所以贫苦人家很难弄到柴火。
做饭这事挺犯难的,通常一顿饭会多做些,这样能省些柴火,不过这只是一方面原因,那要是冬天来了可咋整?
虽说开封这儿不像东三省的冬天那么恐怖,但也是相当冷的。
要是没柴火取暖,老百姓咋过冬啊?就只能窝在被子里,盼着自己能熬过这冷飕飕的夜。
除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艰难外,这样的行为还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要是没了树木,一旦刮起大风,那周围的黄沙就会漫天飞舞,直往城市里钻,整个天空都变得灰蒙蒙的。
可以看出那时的情况是何等危急,环境遭到的破坏是何等恶劣。
如今的开封和过去相比,那可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现在的开封到处充满绿色,环境宜人,这主要是现代人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带来了这样的好结果。
说实在的,咱与其讲是在保护地球,倒不如直截了当地承认,实际上我们就是在拯救自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