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汤
犀角(水牛角代)三钱(30g)生地五钱(15g)元参 麦冬 银花各三钱(各9g)连翘(连心用)丹参各二钱(各6g)黄连一钱五分(5g)竹叶心一钱(3g)
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原方证治】
上方功擅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温病条辨》卷一谓:治“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
【制方背景】
1.遵《内经》之训,承叶氏之学
清营汤的创制乃遵循《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同时又继承了叶桂“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治疗思想,诚如叶桂在《温热论》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参入凉血清热方中。”在治疗上开创了用透营转气法治疗里热证。
2.参摩叶氏医案,创制传世名方
清营汤出自吴瑭的《温病条辨》,但《临证指南医案》中已有叶桂类似本方的医案处方记载。例如,《临证指南医案》载马氏医案:“少阴伏邪,津液不腾,喉燥舌黑,不喜饮水。法当清解血中伏气,莫使液涸。犀角、生地、丹皮、竹叶、元参、连翘”[3];又有程氏医案:“暑久伤营,夜寐不安,不饥微痞,阴虚体质,议理心用。鲜生地、元参、川连、银花、连翘、丹参。”如将上述两案的处方结合,去丹皮加麦冬即为清营汤。
【制方要旨】
清营汤根据《素问》所说的“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原则创制,是吴瑭继承叶桂“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学术思想的代表方。所谓“入营”,乃指邪热初入营分,表现为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透热”,就是在清营的药物中适当配入宣通气机之品,以促进营分的邪热透出气分而解;“转气”则是指明入营之邪的出路。“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就是指在清解营分邪热的同时,还可应用轻清透气之品,促使病邪由营分向气分透达,冀其从气分外解。
方中犀角(水牛角代)性味苦咸寒,“大寒而属水,其角禀至高清灵之性,能清心、肺、胃家之邪热,下归于肾”,用之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生地黄“气寒味苦,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功能凉血滋阴;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胃经正药”,长于清热养阴生津;玄参“苦咸微寒。色黑入肾。能壮水以制火,散无根浮游之火”,擅于滋阴降火解毒。
针对热伤营阴,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药。君臣相配,咸寒与甘寒并用,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扶正兼顾。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且三药芳香透达,轻宣头邪,可透热于外,使入营之邪不致郁遏于里,又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黄连“味大苦,性寒而燥······善入心以清热”,针对热入心营,有清心解毒之功;丹参“补心,生血,去瘀”,“微寒······入心与包络,破宿血,生新血”,既能清热凉血,并可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上述五味均为佐药。
本方配伍特点有三:
第一,清热凉血药配伍滋阴清热之品,是为热入营分,渐及血分者而设,二者相合,加强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之功;
第二,清热凉血解毒药中伍以轻清宣透之品,有助于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为“透热转气”之法;
第三,清热凉血解毒药与活血药相配,以防热与血结。
本方配伍突出清、透、养三法,故运用本方须注意病证是否夹湿,此时应结合舌诊,《温病条辨》曰:“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还提到:“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类方提要】
吴瑭在清营汤的基础上,还衍化了一系列方剂,现将其归纳如下:
①清宫汤,重在配伍清心养阴药。营气通于心,温热之邪易陷入心营,逆传心包,损伤阴液,出现发热、神昏谵语。治疗当清心包之热,补肾中之水,同时解毒辟秽。清宫汤中犀角(现已经用水牛角替代)取尖,玄参、麦冬、连翘、竹叶皆用心,再配以莲子心,取同类相投,心能入心之意,使心营热清、水火交融,热毒清解,心神得安。
②青蒿鳖甲汤,主治“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重在配伍滋阴搜邪药。温病后期,邪伏阴分,既有阴液的耗伤,又有余热的伏留。故可配鳖甲、青蒿等药物,既能养阴清热,又能入络搜邪。
【名家发挥】
清营汤所昭示的清热凉血解毒药与疏散风热药配伍的组方结构,对后世清营凉血法的运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吴瑭本人以清营汤去黄连,治疗“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手太阴之卫分证或气分证不解,深入发展致热入营分,而出现心营热盛、营阴耗伤等证,因口不渴是热蒸营阴、津液耗伤重之表现,故去苦燥之黄连;又以银翘散合紫雪丹治疗暑痫,“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小儿脏腑柔弱,感暑热邪气,极易内传心营,营热阴伤,引动肝风,而致卒然痉厥,故治以清营透热、养阴生津之清营汤,因病势重者,故加少量紫雪丹;还以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治疗大人暑痫,“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疭”,清营透热与凉肝息风并举。
全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绍琴教授指出,透热转气是治疗营分证的关键。清营汤中用银花、连翘、竹叶,即具透热转气之功。此为邪热初入营分而设,临床病情万变,实难执一而治。兼有湿阻、食滞、痰蒙、瘀血,或过用寒凉,或早投滋腻,或滥施温补,皆可导致气机不畅,妨碍营热外达。必须针对不同的病机、病证,选用不同的药物,以疏通气机,才能使营分之热透出气分而解。
例如,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瘀血阻滞气机而热邪入营者,应以散血之品如琥珀、桃仁、丹皮等,活血散瘀通络,排除阻碍,宣通气机,引营热外达;热邪入营而夹秽浊之气者,则应以芳香逐之。清气凉营不可过用寒凉之品,寒则涩而不流,应以清灵为先,尤其邪在卫分,或兼夹湿热者,更应审慎。用此方法之后,每见舌质由红绛渐转红,颜色渐减,苔亦从无苔变有苔,或厚苔渐化,脉从沉渐升至浮中,而且见头身微微汗出,遍体潮润,为邪有外透之路,邪从汗泄之象。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曾讨论过本方中犀角的代用品问题。当前犀牛属于稀有动物,犀角已明令禁止使用。关于犀角的代用品,王老指出一是玳瑁,二是用水牛角,但水牛角相对于犀角力量更显不足。关键是代用品要像犀角那样,既能凉血清热,同时又要清而兼透。王老还提出甚至可用大青叶配少许升麻来代犀角。比如用五钱甚至一两大青叶,而升麻只用几分,乃为大青叶量的十分之一(不超过一钱)。这种使用的经验,是因以前虽然有犀角,但穷人也用不起,就变通来用。
【临床荟萃】
清营汤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的功效,凡热入营分之证均可治之,适应证较为广泛,除用于外感疾病外,其临床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科
(1)急性肺炎:急性肺炎与清代中医温病名家叶桂论风温肺热极其相似,系感受风热病邪而致痰热瘀毒阻肺。一般而言,病至后期,则多肺胃阴伤,邪陷营分。急性期虽尚无入营,但已伤阴。根据叶氏治疗温热经验,“透”、“泄”乃不失为明智之举,祛邪也正是治疗急性肺炎(风温肺热)的关键。治疗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合清营汤加减,以“泄”寓“透”,使风热病邪外达而防营分沦陷,甚合叶氏“泄卫透营”治疗风温肺热病之义。
(2)肺痨:肺痨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用西药抗结核疗效肯定,但对阴虚低热等症则疗效甚差。故在服抗结核药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可取较好效果。肺阴不足而虚热内生,热灼营阴所致者,可以清营汤清营透热,酌加鳖甲、地骨皮、知母增强滋阴清热之力,并配用天冬、麦冬养阴润肺、清泄虚热。诸药合用而奏佳效。
(3)失眠:营气通于心,邪热入营,心神被扰,故五心烦热、夜不能寐。故治疗可用清营汤清营透热,伍以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阿胶滋阴养血,诸药合用,疗效甚佳。
(4)葡萄疫:葡萄疫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其发病多由热(毒)邪侵犯人体,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扰动血络,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迫血妄行。离经之血外溢肌肤而发斑,内渗于里、损伤肾络而尿血,内迫肠胃则便血。久则耗伤气血而成气虚血瘀。故治疗重点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瘀消斑,使热清血宁,瘀血得化,血行常道,则病得以愈。治疗当用清营汤加减,方中水牛角咸寒,清营分热毒,凉血化斑;玄参、生地、麦冬甘寒,养阴清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于外,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再配以黄芩、苦参燥湿解毒,白鲜皮祛风止痒,棕榈炭、紫草凉血止血,从而标本兼治,共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化瘀消斑之效。
此外,还有以本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白血病的报道。
2.皮肤科
(1)幼儿瘾疹:幼儿瘾疹乃因稚阳之体,形气未充,感受外邪侵袭所致,邪热入营,迫血妄行,故高热伴全身皮疹累累。治疗用清营汤清营解毒,透热养阴,并伍以茜草、紫草凉血活血,助解毒透疹,再加青蒿透邪外出而退热,可获热退、疹消之效。
(2)白疕:白疕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银屑病”,多由素体血热蕴毒,燔灼营血,复又外感风、热、湿、燥、毒诸邪,伤人肌肤,内外合邪,从而发为银屑顽疾。当采用清营透热、滋阴润燥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祛风止痒的治则。以清营汤为主方,再配以板蓝根清热凉血,玉竹、沙参养阴清热,土茯苓清热解毒,虎杖清热利湿,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养血润燥,珍珠母、地龙平肝息风、通络止痹,蜂房祛风杀虫。诸药合用,既可外散肌表之风毒,又能内清血中之热毒,以收攻邪祛病之功。
3.眼科
许多眼疾都以眼底出血为主要表现,治疗眼底出血乃中医之优势。眼底出血,病位在营血分,具体证候为“斑疹隐现”、“斑疹透露”等血证。《血证论》云:“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不去,血不归经。”中医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眼底出血的基本病理变化就是血瘀,故止血的同时,必须化瘀通脉。若因热邪入营,灼伤营阴所致,宜取清营养阴之法治疗。清营汤中生地凉血止血,竹叶、连翘、金银花、黄连清热解毒,玄参养阴清热,可再配以地龙、泽兰散瘀通络,茯苓淡渗利湿,以收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