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老石——世纪沧桑话兴中

冯晓晖 2023-07-21 23:31:59

“九江文史”系列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除修订个别标点,适当调整排版并补充图片外,编者不对原文做更多修改。为尊重原作者,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公众号上首发,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

九江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九棉一厂的。

老九江人没有不知道兴中纱厂的。

兴中纱厂是九棉一厂的前身,它虽然有过许多姓名,诸如“久兴纱厂”“利中纱厂”等,但九江人还是喜欢“兴中纱厂“这一称谓。九江人爱兴中,爱得有理,因为它是九江的骄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甚至是我们江西、乃至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兴中纱厂是江西省最早的一家机器纺织工厂,创建于 1919 年,它的创始人是历史上著名的“辫帅“张勋、时任北洋政府江西省主席陶家瑶及盐商巨富周扶久,这三人合股筹资办厂,共筹资本 100 万银元,陶为董事长。但他们都不是行家,于是聘请了一位能人全面负责筹划建厂事宜,这个能人就是朱仙舫。

朱仙舫,江西临川人,天资聪慧,少有大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年方二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生,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后改为工业大学)攻读纺织专业,于清宣统三年(1911 年)学成回国,倾其所学,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兴盛而奉献智慧。他很早就立志要为振兴江西实业作出建树。1919 年,陶家瑶等人筹资办厂,慕名聘他为经理,负责筹划建厂具体事宜,他欣然应命,认为这是振兴赣省实业、服务桑梓的一个机会。

九江,因为挨长江,依铁路(南浔线,刚通车不久),水陆交通均便,故江西首家纺织厂便落户九江,取名久兴纱厂。朱仙舫按所筹的资金,设计规模为 2 万锭纱厂,经过认真考察,最后选址官牌夹,购得一块地皮,正式动工建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朱仙舫特聘上海陶记营造厂承建厂房。陶记营造厂是当时誉满中华的一家建筑行,朱仙舫在工厂的筹划建设上,一开始就是选最好的,一切从高起点出发,这正是他着眼长远的可贵之处。久兴厂房这个近百年的建筑,今天仍然雄赳赳地屹立在一条似乎已经败落废残的铁路旁。陶记营造厂的作品历百年不废,足让今天建筑行业的老板们羞愧,亦足让今天一些把企业越做越垮的老板们汗颜!

朱仙舫对工厂的设计真是匠心独具,在构设久兴纱厂时,他考虑到了动力,在规划建造纱厂时,同时规划建造了一个火力发电厂,为久兴纱厂原动部,与久兴仅隔一条铁路,靠近江边,老一辈兴中人亲切地称它为“北厂”(因在纱厂以北,以方位而得此昵称)。解放后,它从兴中纱厂划出,并入九江映庐电力公司,后又成为九江电厂的一部分,为整个浔阳城提供电源。

1926 年,久兴纱厂正式投产,生产 12、16、20 支等多个品种的棉纱,日产纱 51 包(现称为件,一件纱为 181 公斤),年销纱 1.5 万余包,产品供不应求。运作实行三班制,起始用工千余人。工厂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兴中纱厂 编者配图

正当工厂蒸蒸日上之际,陶家瑶为了自己的仕途,从工厂抽走资金,拿去活动官场以求腾达,致使工厂资金周转困难。对于陶的此举,朱仙舫极其愤慨,在制而难止的情况下,他愤然辞去了久兴纱厂经理的职务,前往上海谋求发展。

失去朱仙舫的久兴纱厂,生产每况愈下,没几年便债台高筑。这一现象雄辩地证实了人才的意义。到 1934 年,久兴纱厂终因拖欠由美国人开办的(有的资料说是由英国人开办的,此从《九江工商名流》所说)慎昌洋行巨额债务,为偿债,工厂落入慎昌洋行之手。

这个结局给朱仙舫带来极大的刺激,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创办的工厂竟然落到外国人手中,立志振兴江西实业的宏愿受挫,他心里不甘。于是多方努力,游说江西籍的汉口商会会长黄文值,两人合作,共集资 40 万银元,先向慎昌洋行租赁久兴纱厂,将久兴改名为利中,朱仙舫出任经理,在他的主持下,利中纱厂又是一派兴旺。

日寇侵华,九江沦陷时,利中被迫停工。日军在工厂内做了一间大铁皮屋,作为飞机库,又在厂边沿修了一条飞机跑道。后来,沿这条跑道筑起了一条土坝,故这里又名“飞机坝”。

1945 年抗战胜利,朱仙舫联络沪、赣工商界人士,共筹集资金 10 万美元,从慎昌洋行购回久兴纱厂全部产权,组成了兴中纱厂。朱仙舫被公推为董事长,他一心扑在复兴兴中的事业上,兴中迅速恢复了生产。

1949 年 5 月 17 日,九江解放,人民政府没收了兴中纱厂的官僚资本,私人股份仍为私有。同年12 月,兴中纱厂就被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公私合营,成为江西最早的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在全国也是先行的范例。

1949年解放时的兴中纱厂设备 编者配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兴中纱厂,更是焕发了新生,规模由 1949 年的 1.8 万锭,迅速增至 4.2 万锭,生产日新月异。在国家“一五“建设时期(1953 -1957),兴中纱厂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了积累。1957 年当年的产量比 1949 年增长了 5 倍,利润增长了 14 倍。兴中纱厂成为当时九江市的主干企业。

生产上去了,企业的文化建设事业同步齐进。特别让兴中人值得骄傲的是,兴中纱厂在九江地区乃至江西省创出了几个最好:兴中的足球是一些省级专业球队都为之望尘的;兴中的文工团是一般地市乃至一些省级专业剧团所不能匹敌的;兴中的仪仗乐队是九江地区最靓的乐队,那时凡有大型庆典游行活动,兴中乐队奏起嘹亮的乐曲,引领着服装整齐划一的兴中职工队伍,女职工清一色的青装白围裙,男职工清一色的连体背带工作裤,人人手里拿着小旗,昂首阔步在街头,是九江人争相围观的一大靓景。

1966 年 9 月,兴中纱厂更名为国营九江第一棉纺织厂,简称九棉一厂,企业的性质随之变更为全民所有制。这是时代的节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新的机制下,九棉一厂焕发了新的生机。

国企的九棉一厂,不停地更新改造,增加设备,扩大生产。早在七十年代,纺部经改锭扩锭,形成 5.2 万纱锭,并换上了全新装备。织部由最初只有 20 台布机,栖身在简陋的操作间内,只能生产自用的口罩纱布和低档棉毯,发展成拥有 440 台布机,扩建了全新的厂房。1981 年新增 3 万锭中长纤维车间,不仅让一棉人兴奋,连九江全城人都为之欢欣鼓舞。1985 年引进了 3000 头气流纺设备(相当于 3 万锭),使一厂更是锦上添花。1992 年增添的牛仔布生产线,填补了江西纺织领域的一项空白。随着这一系列的生产扩展,九棉一厂最终形成拥有 8 万纱锭、2 万线锭、3000 头气流纺、440 台布机、全套牛仔布生产线:具有年产棉纱 7.5 万件,坯布 900 万米,牛仔布 600 万米的生产能力。成为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均超亿元的一家大型企业。

九棉一厂车间 编者配图

国企的九棉一厂,不仅生产上展现了辉煌,同时充分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中长车间投产,一次招工 800 名,给当时的九江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带来极大的欢欣。社会就业问题,历来都是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颇为费心的问题。九棉一厂中长上马,不仅是生产上浓彩的一笔,也是九江市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成绩。那时从上到下都是想方设法让人就业,而不是想方设法让人下岗。

由兴中纱厂演进到九棉一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走向辉煌的过程,诸如上述对生产发展的概述,便是明证。另以土地为例,兴中纱厂最初创建时,仅购土地 50 亩,占地仅为 3.34 万平方米。九棉一厂鼎盛时期,共有土地 9 宗,占地高达 51.7 万平方米。由 3 万到 51 万,这是何等的壮大!

上世纪末,掀起了一股推行私有化的风潮,当时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是,以当地实行私有化程度的比例占多少作为标准。于是在政策的调整下,国企被一步步逼向了艰难。进入新世纪,九棉一厂,这个由兴中演进而来的百年老厂,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兴中纱厂演进成九棉一厂之后,曾经有过新的飞跃。如今,兴中不在了,九棉一厂也不在了。然而在九江人尚存的记忆中,对于一厂与兴中,仍有许多抹不去的思念,人们常在茶余饭后,时或谈起兴中与一厂当年的盛事,留恋着那些曾经带给九江的辉煌。

老石(作者像)

【读后记】九棉一厂的前身兴中纱厂,是九江的骄傲,也是江西工业的龙头,1949年前的30年间,它一直是江西省最大的工业企业。九棉一厂的故事,有太多可以书写的。笔者之前也写过一篇,和石老师的视角不尽相同,后天我把它发出来给各位看看。

浔阳叙话:展示九江文化,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

0 阅读:9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