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行为让孩子越长越笨,父母一定要留心,莫等孩子上了学才后悔

禾禾妈爱学习 2025-02-20 15:29:07

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邻居的女儿,自打上小学起,数学成绩就很差,为了帮助女儿提升数学成绩,邻居想尽了各种办法。

小饭桌、课外辅导班、私教……能报的都报了,钱没少花,但都收效甚微。

现在孩子上初中了,不仅数学还和以前一样,物理、化学、地理又学得很吃力。

对此,邻居很头疼,每次与她聊天讨论到这个话题,她总说或许女儿随自己,不是学理科的料,况且女生在理科学习上还存在天然劣势。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博主,每次听到邻居这样的话,我都十分反感,因为我深知她的话是基于一种刻板印象。

前段时间回老家过年,遇到了当了多年数学老师的发小,跟他聊起我这位邻居女儿的情况。

发小说,生活中,类似我邻居这样的父母其实有很多,他们自以为为了孩子的学习拼尽全力,但实际上却时时刻刻都在拖孩子学习的后腿,尤其是在下面8件事情上。

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想要把书读好,真的很难很难。

第一,很少带孩子去户外

邻居的女儿小时候体质较弱,所以为了避免她在户外被病菌侵袭、摔倒受伤,所以,这孩子3岁前几乎没出过门,即使偶尔出去一趟,也只是去商场、室内游乐场这样的地方。

对于邻居这一做法,或许你会不以为然,毕竟孩子小,体质弱,少出去几趟也没什么。

却不知,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孩子的大脑无论是神经元的连接数量还是重量,都会发育到成人的80%左右。

科学研究发现:定期的户外活动,可以刺激大脑的多个区域,尤其是与记忆、学习和调节情绪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的发育。

所以,邻居这种看似保护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大脑接受自然刺激、促进神经元充分连接与发育的宝贵机会 。

第二,孩子吃喝由老人照顾

受传统观念、教育程度等因素制约,老人照顾孩子饮食时,常陷入“白白胖胖”才是健康孩子的误区 。

比如我那位邻居,女儿学会吃辅食没多久,她公婆就各种米饭、面条、包子、饼、粥的喂,结果孩子不仅体重超标,还养成了只爱吃主食的习惯 。

大脑是我们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它的发育离不开各种营养素的支持。

老人认为能长胖的食物,大都是碳水化合物,无法为孩子大脑神经元的连接、神经递质的合成提供充足且全面的物质基础,阻碍大脑正常发育进程。

这对孩子的后期学习来说,无疑是沉重的“绊脚石”。

第三,很少跟孩子交流

对“3000万词汇鸿沟实验”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孩子在早期语言环境中接触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其智商高低。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事,跟他们交流毫无意义,所以日常交流只停留在简单的吃喝拉撒指令上。

就像我这位邻居,我每次去她家,她不是在刷手机就是在玩游戏,很少主动和女儿说话,孩子接触到的词汇量自然也多不到哪里去。

长此以往,她的智力不仅受到影响,语言表达与思维拓展还受到限制,在学习上自然难以展现出充足的后劲 。

第四,不让孩子玩任何游戏

提到让孩子玩游戏,很多家长都持反对态度,我这位邻居也一样,她女儿现在都上初中了,还没接触过任何电子游戏。

关键是除了电子游戏,她也很少陪孩子玩一些益智或者棋牌类的游戏。

实际上,适当的游戏对孩子成长益处多多,尤其是益智类的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逻辑思维,像数独游戏就可以提升数字敏感度与推理能力。

而邻居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看似规避了游戏可能带来的沉迷风险,实则让孩子错失了在游戏中锻炼思维、提升能力的契机。

第五,一家人都不爱看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

对于读书,很多父母,就像我的邻居,总认为这是孩子的事,而且是孩子到了小学才该做的事。

殊不知让孩子爱上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并非孩子的事,也并非孩子到了小学才开始做的事。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谁都不看书,没书可看的家庭,那他到什么时候也很难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其大脑自然也得不到这方面的刺激,成绩想提上去当然不容易。

第六,任孩子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

现在的孩子,多半都由爷爷奶奶照顾,而老人心疼孙子孙女,总是有求必应,很少设立规矩。

就像邻居家的女儿没上幼儿园前,每天晚上十二点前几乎没睡过觉。

研究发现: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会影响儿童的生物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和记忆力。

邻居这种放任孩子作息的态度,无疑又给孩子的学习之路增添了一重障碍。

第七,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回到家后往往身心俱疲,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尤其是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

我家邻居就是这样,自打她女儿开始上小学,接连不断的吼声就经常传到我家来。

父母吼孩子或许只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这背后会给孩子带来何种伤害。

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其大脑中的海马体和胼胝体的体积可能会显著缩小。

所以,经常吼孩子会导致孩子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下降,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第八,对孩子的提问漠不关心

5岁以下的孩子,见到什么都喜欢问“为什么?”比如,叶子为啥是绿色的?月亮为啥总挂在天上……

有家长听到这些问题,觉得很好笑,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是常识,没有为什么,根本不需要解释,等孩子长大了就知道了。

却不知,孩子之所以问题不断,是因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他们正在全力学习吸收。

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会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这种活跃状态有助于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和大脑的发育。

此时你若回答他的问题,这就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他的大脑也会越来越聪明;

反之,他们的好奇心便会被磨灭,阻碍大脑开发。

【今日话题】

以上八种特征,你占了几种?你认为孩子的智商和这些特征有关系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供其他有类似困扰的网友参考~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0 阅读:133
禾禾妈爱学习

禾禾妈爱学习

家有一枚小学生,关注小学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