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持续走强,拉加德的底气如何?

盛峻评历史 2023-02-22 17:35:10

9月1号,从今年3月20号开始了本轮快速上涨之后,欧元兑美元终于触及了1.2011的今年高点。虽然暂时未能站稳1.2上方,但是距离3月20号的低点1.0635,已经上涨了将近1400个基点,涨幅13%。

在短短的5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大幅上涨超过10%,作为一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而言,涨幅的确是值得关注的。

美元走弱,助推全球主要货币齐涨

不过,此轮欧元兑美元的上涨并不是个例。在今天3月20号,美元触及2017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103.01之后,便进入了快速下跌。截止9月1号,美指触及今年最低点91.74,相对于年内高点下跌11%左右。

与此同时,欧元、英镑、人民币、日元、澳元等全球主要货币,年内均出现了对美元的明显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澳元兑美元涨幅达到34%左右,此外,英镑兑美元升值近18%,日元兑美元升值超过6%,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过5%。(相关分析请参考文章)

由此来看,欧元兑美元的走强,并不是欧元的一枝独秀。不过,对此欧洲人开始有点坐不住了。在全球经济整体都不好,欧洲经济复苏一直步履蹒跚,再加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欧洲人绝对不会期待一个强势欧元长期存在。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之前一直担心的,是欧洲和欧元区的经济复苏问题,以及欧元区通胀持续低迷的问题。现在,可能又要加上一个强势欧元的困扰。

近期以来,投资者一直在大举买入欧元,截至一周前,投机者持有的欧元期货头寸达到创纪录水平。这进一步助推了欧元的继续走强,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在欧元突破1.2关键关口之后,欧洲经济和欧央行将会如何抉择?

欧元走强,真的是欧洲经济给力吗?

从长期来看,强势货币一般伴随着强势经济增长。当一个经济体处于长期快速增长的历史阶段时,投资者会对这个经济体的未来持更加乐观的预期,认为该经济体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出、更多的消费、更高的收入和更加庞大的投资和资本需求。因此,市场会预期选择投资该经济体能够获取更高的收益,同时承担更低的风险。

但是,显然目前欧洲的经济并不是这样的。从官方的经济数据来看,今年前两个季度欧元区季调不变价GDP当季同比分别为-3.1%和-15%。而欧盟27国季调不变价GDP当季同比分别为-2.5%和-14.1%。虽然相对于美国二季度季调不变价GDP当季同比-32.9%要略好一些,但是欧洲经济增速在2018年之后基本保持的2%以下,甚至在2019年四季度增速已经下降到1%。如此来看,即便是不爆发新冠疫情,欧洲经济的增速也很有可能下跌到1%以下。

不仅如此,从通胀数据和失业率数据来看,欧洲的经济也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整个2019年里,欧元区的核心CPI当月同比从未超越1.3%,而欧盟27国核心CPI当月同比也从未超越1.5%。这距离欧央行一直以来盯住的2%的通胀目标,相去甚远。而且就整个2019年来看,欧元区的核心通胀数据呈现的是波动的态势,而不是趋势性上涨态势。

此外,失业率数据显示,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欧元区的失业率再次向8%靠近,呈现一种明显上升的态势,而欧盟27国的失业率也突破了7%。

整体来看,欧洲或者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在短期内确实好于美国的经济数据,但是中长期来看,欧洲经济显然不如美国经济复苏的更坚实。

那,这一波欧元的上涨的主要支撑是什么呢?

首先,在此次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欧洲的疫情防控工作做的的确是比美国更好一些。虽然距离感染者接近清零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还有超过100万的患者,但是欧洲的疫情整体已经度过了转折点,正在呈现稳定的下降态势。

不仅如此,相对于美国依然有些失控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及社会矛盾导致的社会冲突持续升温的态势,欧洲的局势相对稳定,这对于疫情防控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投资者短期内对欧洲的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更有信心。

其次,为了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年初以来,美联储不断加码宽松政策,3月份美联储的两次意外大幅降息,正式开启此轮美元走弱,其他主要货币走强的关键。

不仅如此,近期美联储一直在引导市场,对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和美联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讨论,其中关键就是对通胀目标的放宽(相关分析请参考文章和)。这也是促使欧元兑美元不断走强的关键因素。

此外,2019年底以来,欧洲周边局势,尤其是中东问题的阶段性缓解,也给欧洲带来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这有利于欧洲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整体来看,此番欧元兑美元的走强,与其说是欧洲自身变得更好,不如说是竞争对手表现的更差,或者是竞争对手有意引导本国货币的贬值,因此导致了欧元的快速走强。

如果从长期来看,欧元还是呈现下跌态势的,自从2018年7月31号,欧元兑美元在触及1.6035的高点,之后的12年里,欧元兑美元整体呈现的是波动下行态势,但基本保持在1之上,最低触及1.0340.

突破1.2,欧洲会采取行动吗?

一直以来,市场都认为1.2是欧洲人的红线,一旦欧元兑美元升破1.2的话,欧洲人一定会采取行动,一如在2017年,每当欧元兑美元突破1.20时,欧洲央行便会口头干预。关于这一点,笔者是基本赞同的,主要原因是欧洲经济和社会并不支撑如此强势的欧元,个别欧洲国家除外。

欧元走强会降低欧盟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并通过降低进口价格抑制价格增长。欧洲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基在任时,便一直担心欧元快速升值会削弱经济。如果欧元兑美元继续升值的话,欧央行很可能会采取和美联储相类似的政策举措,将利率降至零并注入大量流动性。

周二(9月1日)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四年来首次转为负值,突显出当前形势的严重性。欧洲的出口企业之所以还没有感受到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是因为它们正面临着全球经济衰退,汇率只不过是让原本就很糟糕的局面,变的更加糟糕了一些。

德国机械工程工业协会VDMA的经济学家Olaf Wortmann就表示,欧元走强显然对出口商构成额外负担,但目前来看,更重要的是全球需求总体上依然相当低。如果连德国都无法承受强势欧元的话,其他欧洲国家更加不能承受。

在欧元兑美元突破1.20关口不久,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Philip Lane)周二晚间在一个在线会议上对汇率走势发出警告,他表示欧元兑美元汇率很重要,如果出现先的因素,继续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那将会影响欧央行对全球和欧洲经济预测,进而就会影响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制定。他的这番警告,直接导致之后欧元兑美元涨幅收窄,重回1.20关口下方。

不过,欧央行官员对于美元走弱,也有其他的解释。欧洲央行负责市场操作的执委会成员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本周便表示,欧洲央行官员们正在密切关注外汇形势的发展。她表示,美元下跌多少意味着全球信心恢复,因为这反映了先前流入美国的避险资金出现逆转,当时投资者将资金转向公债作为低风险的投资场所。

不过目前来看,欧央行关注的重心依然是经济复苏和通胀目标的达成,如果欧元走强影响到了通胀预期,那么欧央行采取行动的概率会很大。

因此,预计未来欧元兑美元阶段性突破1.2的可能性依然是比较大的,但是突破之后继续走高的空间并不大。短期内,欧元兑美元更有可能的是在1.2附近区间,或者是1.2下方附近保持区间波动的态势,2018年2月的高点1.2555将成为关键阻力。

第一,欧洲经济和全球经济并不支撑过于强势的欧元(相关分析请参考文章);第二,美联储如果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的话,会对其他主要央行形成示范效应,很可能会导致全球央行集体行动(相关分析请参考文章);第三,美国大选一旦尘埃落定,会导致部分影响因素出现反转;第四,随着新冠疫苗研发和上市的快速推进,全球经济复工复产将有序推进,之前越是受挫严重的地区,之后的反弹会越强。

0 阅读:6
盛峻评历史

盛峻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