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王玉民医生。中医上讲究药食同源,所以从医40年以来,我一直秉承着“治病简单化”的原则,争取用最简单无害的方法,帮助患者摆脱病痛。
就拿高血压来说,很多患者体内多有湿热的问题,所以在治疗我往往会加入一些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一些“野草”,来辅助患者降压。而这些“野菜”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就拿我之前的一位患者来说吧,张先生,55岁,长期头晕、头痛,伴有心悸、失眠,症状已持续3年。
近半年来症状加重,血压波动较大,最高时可达180/110 mmHg。曾间断服用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不理想,于是想试试中药调理。
详细询问发现,患者形体偏胖,平时饮食偏咸,喜欢喝酒,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于是为他拟了一方:
马齿苋,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茯苓,白术,泽泻,陈皮,法半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并嘱咐患者不能再饮酒了,饮食要清淡,早睡早起,适当做些运动。
7天后复诊:
张先生自述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心悸、失眠有所改善,血压波动在150/95 mmHg左右。大便较前通畅,小便仍黄但较前清亮。舌淡红,苔黄腻减轻,脉弦滑。继续原方加减治疗,去黄芩、栀子,加夜交藤帮助患者安神助眠;
二诊后两周复诊:
患者症状进一步缓解,血压稳定在135/90 mmHg左右,精神状态良好,睡眠质量显著提升。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考虑患者体质改善,于是调整方剂,减少苦寒之品,增加健脾益气药物,如党参、黄芪等,同时继续保留马齿苋以巩固降压效果。
这里面有何神奇之处呢?
高血压在中医上属于“眩晕”的范畴,张先生平时爱喝酒,且舌红苔黄,说明体内不仅有热还有痰湿,属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之症。
这时候想要降压就需要平肝潜阳,化痰祛湿,同时辅以清热凉血之品。
而方中所用马齿苋,是田间地头常见的“野菜”,不仅可以做成个各种美味佳肴,还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辅助降压的功效,很对症张先生的情况。因此我决定在方剂中加入马齿苋来增强疗效。
之后再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发挥平肝潜阳、清热燥湿的功效,清肝火、除脾湿、理气化痰,从源头制止痰湿滋生。
这样肝火灭了,痰湿没了,气血通畅了,血压自然也就正常了。
由此可见,中医上多一味药或者少一味药,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要想除掉病根,还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不要自己盲目服用,耽误了病情。
大夫牛,但愿人间无病疼!!!
又是一个自以为是神医的鬼棍!
大夫牛[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牛!!有药无量怎能药到病除!
中医好历害998.中医四大圣人的孙思邈在巜大医精诚》说德不近佛不可为医.但是在明知药有效并且吃的越多效果越大情况。而非要限量(目前沒有一本中医书有說明吃多少会出现什么样毒反).做着明明可以一天治好旦并要治个十天半月.這就是所谓中医四大圣人所标榜的近佛。当然这不算什么.科技水平低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今天中医们还振振有词,自以为是的了不起。中医5000年历史。上亿名中医从业人员没有一位能说出自己如何定药量(包括四大圣人)。药决定能不能治病。而药量更是关系着病人多久能治好。病人需要承受多久的病痛还不夠重要吗。为了标榜中医写着药量又说药量是中医之秘。当是又说不出药量如何来.说临床的.但是中医临床只是表示用这个方子治过病最多证明次个方子有效。而证明不了这个方子的药量达到最大值𡿨已经考虑了有效和有毒〉因为中医沒有一次记录过服用后有什么反应。你怎么证明你考慮过有毒性.西医临床是決定药能不能继续上市。而不是确定药量。西医药量由药企決定。西医生只有选择药品
吹牛逼
有这本事,还在医院上什么班,出去干几年不得当个全省首富
吹牛逼吹牛逼
吹牛逼!我在那里住院花了三万多到最后还是吃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