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根据地实行最严格的经济封锁,是蒋介石在准备第三次“围剿”时就定下的,至蒋介石复出,封锁更是变本加厉。与此同时,他也在紧锣密鼓地组织实施新的军事行动,即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苏区在召开宁都会议时,实际上就已经知道第四次“围剿”即将到来,但“左”倾冒险主义者却仍不顾客际实际,强制红军执行进攻战略,而在毛泽东表示反对后,又置临阵不能换将的大忌于不顾,愣是将其完全排斥出了红军的领导层。
在这种情况下,二局和无线电总队只能恪尽职守,通过密切监视敌人动态和运用通信手段,尽可能地保障部队打胜仗。
毛泽东曾设想要在闽赣边界的金溪、资溪等一带建立新根据地,在他被迫调离部队后,朱德、周恩来将这一战略构思付诸了实施。从1932年底开始,中央红军发起金资战役,三天之内,连克金溪、资溪二城。
金溪、资溪皆为赣东重镇,此时第四次“围剿”尚未正式展开,这一仗一下子就打乱了敌人“围剿”的阵脚,使之大为震惊。1933年1月5日,红军主力在金溪附近的黄狮岭再次凌厉出击,又歼敌一个旅。很快,二局破译了蒋介石的密电,密电实际上是一份作战命令,内容是命令吴奇伟部、周至柔部在金溪附近集结,兵分两路向红军发起攻击。
1月6日夜,二局的曹祥仁独自当班守机,他突然发现白军的5部电台,几乎同时变得异常活跃,都在发出“十万火急”的呼叫。
这一情况立刻引起了曹祥仁的注意。因为部队在进行军事行动前,为了隐蔽意图,通常都会实施无线电静默,所属各部只需按预先计划推行即可,此时的白军异常活跃,是个很明显的反常现象,说明敌情有变。
机敏的曹祥仁意识到必有重大军情发生,当即快速转动电台旋钮,选台侦听。自破译“展密”后,二局本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破译,但破译其实需要很高的天赋以及过人的勤奋,再者,破译本身也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日夜颠倒,长年累月地在数字上转圈,对于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来说,不啻于一种折磨。
《破译天才2》,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分解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