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独立自信的孩子,离不开界限

鹰哥爱写文 2024-07-20 06:54:54

​《好的爱,有边界》作者:吉祥

​上一节我们梳理了与父母的边界关系,尝试重新和他们产生爱的联结。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我们曾经是孩子,但也终究会成为父母,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边界感,变得独立又自信,也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重要课题。那么,在这一节中,就让我们来聊聊这话题。

“熊孩子”的背后,是父母界限教育的缺位

如何在公共场合应付“熊孩子”,是社交媒体上永远热闹的话题。那么,何为“熊孩子”呢?这个称呼很北方,指那些调皮捣蛋、不守规矩、肆无忌惮的小孩,比如在公共场合追逐打闹,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比如无理取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要挟大人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故意损坏东西,甚至故意伤害别人等等。小孩儿天性淘气固然可以理解,但“熊孩子”们的这些行为,已经到了打扰别人的程度,本质上是一种界限缺失的表现。

那也有人说了,哪有所谓的“熊孩子”,每一个无理取闹、有恃无恐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推卸责任的“熊家长”。他们任由孩子野蛮生长,成为没有界限感的人。他们以为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就是爱,殊不知,这样的没有界限的爱,会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

在《好的爱,有边界》这本书中,吉祥老师指出,缺乏界限往往会扭曲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们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里。想想看,我们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极度自我,认为全世界都要围着他们转,所有的人、事、物都要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的孩子很少会去尊重别人,也不太会替别人考虑,更不会反省自己,他们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没有界限的约束,并不是真的对孩子好,就像作家刘墉所说的:“你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就会有人给孩子长教训。”

父母要培养界限感的孩子

梁启超曾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必须要学会给孩子立界限,及时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和规则意识。

我们要告诉孩子界限是什么,并时常提醒他界限在哪里,如果越了界,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些规则和后果,孩子就会学着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他们也有叛逆,也会想要冲破界限,但只要父母足够坚定,孩子的越界行为就会越来越少。等到孩子完全独立时,你会发现他已经形成了清晰的界限意识。

如此,我们就把界限感传递给了孩子。而有界限感的孩子,将来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别人也很难越界来侵犯他们,他们的心理状态也会越来越健康,在思想和自我认知上也会表现地更好,成为一个自信且有力量的人。

不过,为孩子立界限时,我们也要注意两点:第一,立界限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是帮助他建立品格,是在帮助他;第二,立界限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自信,更有力量,而不是通过控制孩子让他觉得自己软弱无力。

如何跟孩子立边界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按照不同年龄来给孩子们立界限。首先,来看0-4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个“傻乎乎”的小豆包,体力跟上了,脑子还跟不上,所以对他们立界限千万不要讲什么大道理,直接强调哪些行为不可以做,后果是什么,就可以了。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在床上跑,摔下来磕到头,头会很痛,这就是后果。再比如,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他说再看五分钟,可是看了五分钟之后还要看。因为孩子比较小,可能不会看表,对时间也没有感知,这时我们可以给他设定一个五分钟的闹钟,规定闹钟响了就要关掉电视。要记住,0-4岁的孩子在理解力上还比较弱,我们设定的界限和后果一定要量化、具体、可感知。

接下来看5-8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父母要帮助他理解界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他看见界限,比如说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事项写下来,或者画下来。第二个层次告诉孩子,在这个界限当中,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比如闹钟响了要不要关电视,妈妈看中的不是你有没有在看电视,而是你答应妈妈的事,有没有做到。第三个层次是要强调这些行为背后的珍贵品质。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犯了错,当妈妈问你的时候,你能主动承认,这说明你很诚实,妈妈很看重诚实。

再来看9-13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更多的想法和欲望,但是小小的身体能力又十分有限,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产生挫败感,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给他力量感。孩子非常需要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是有能力的,否则就会通过叛逆、唱反调、偷偷做父母禁止的事,甚至是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行为,来战胜心中的挫败感。所以,在设立界限后果时,我们要设立不同层次的后果,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比如,孩子发脾气打人了,后果是A,但是如果他能够主动向对方道歉,那么后果就是B。通过给孩子改正的机会,赋予孩子力量,让孩子知道他做错了事,但可以进行弥补。而且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专注于奖励,而不是惩罚。我们可以向他们解释立界限的原因,帮助他们理解父母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什么样的目的立界限。

最后,在来看14-18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恰逢“青春期”,叛逆十足。其实,孩子只是想通过挑战权威来获得力量,弄清楚他在家庭、社会、学校的地位如何,他究竟有多少力量。

所以比较明智的做法是,有意识地给孩子赋能。当他表现出偏不的时候,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也可以放过,但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如果我们给他自由,让他自己掌控,他也需要为自己的结果负责。如果不能达到我们共同设定的结果,那父母就要为他重新来调整界限。

此外,我们在立界限的时候还要坚定而持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爱挑战底线,因此父母意见统一很重要。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叛逆,在潜意识层面讨厌父母的管教,但是如果父母真的不管他了,他会很害怕。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父母就放弃立界限。

其实,当孩子发现他努力想要推倒界限却推不倒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有安全感,因为他能感知到父母有非常强的能力来保护他。

为孩子立边界,要注意什么

好,那了解完如何给孩子立界限后,家长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父母不要急于求成,一口气立一大堆界限,这样孩子肯定受不了。比较合适的做法是,一次最多立三条界限,等孩子慢慢适应之后,再增加新的界限。

其次,要和孩子充分地沟通,让他理解我们立界限不是控制他的行为,故意难为他,而是为了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品格和习惯,这对他终身有益。

再者,界限和爱缺一不可。一个从来没有感受到被爱的孩子,是很难适应界限的。同样,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界限,他也很难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需要强调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和父母有没有给足爱,是两码事。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很爱孩子,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却很少。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就要善于用语言表达爱,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希望怎样被爱。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践行好界限。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接受界限,是因为父母“说一套、做一套”,有的父母自己刷着短视频,却长篇大论教导孩子要远离手机好好学习。都说行胜于言,父母这样的行为,是不能让孩子信服的。还有的父母经常知错不认错,这也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和尊重。事实上,会认错的父母比不认错的父母更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因为承认错误会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

衷心的祝愿所有的父母在给孩子立界限的时候,都能够温柔而坚定。虽然孩子会挣扎,会想越界,但当我们坚持为他们立一个好的界限,就是为他们的人生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并把界限的意识传递给他们。

来到世上之初,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作画人,多一笔,少一笔,孩子的未来截然不同。要知道,真正的爱,是允许对方自由地飞翔,而不是紧紧地束缚。而给他们立界限,就是为这份自由加上的保护伞。

0 阅读:5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