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拿到体检报告后,看到有些结果不知道是不是有问题,这里带大家一起看看常见的体检异常,有些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是血常规检查。主要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值,然后就是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说明存在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如果明显,都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如果上述的正常,其它的细分结果轻度改变问题一般不大。
第二个是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如果升高要注意排除肝炎等肝损害,轻度升高也可能是脂肪肝引起,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能引起转氨酶的升高。
胆红素升高除了肝脏损害以外,一些胆道疾病,胆囊疾病等都可能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很可能是脂肪肝导致。
肾功能指标要关注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如果升高,要注意肾功能损害。尿酸高也是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反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如果升高要注意饮食控制,防止出现痛风发作。
血糖升高空腹超过7.8毫摩尔每升,餐后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就可以确诊糖尿病,如果没达到标准,也要重视,必要时检查一下糖耐量试验,很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状态,将来很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
血脂异常至少要关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偏高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甘油三酯升高大于5.6毫摩尔每升,胰腺炎的风险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0毫摩尔每升,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一般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5毫摩尔每升,就需要饮食加运动调整,不达标就要吃药控制,对于明确诊断冠心病、中风以及糖尿病等心血管病极高危险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好控制在1.8毫摩尔每升以下,对于超高危险人群,像反复冠心病发作,心脏支架植入后,复发性脑卒中等,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4毫摩尔每升以下。
脂蛋白a的水平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认为和遗传因素有关,他汀类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英克司兰等降脂针剂有较好的效果。
电解质水平也很重要。长期吃利尿剂等降压药的人,容易出现低钾血症,肾功能不全会出现高钾血症,出现钾、钠、氯等异常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第三个是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反映相应器官肿瘤的可能性。甲胎蛋白AFP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妊娠期间也会出现升高。
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见于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等。
CA199对胰腺癌更敏感,其次是胆囊癌、胆管癌,CA125升高是卵巢癌更敏感的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见于前列腺癌,良性增生或者炎症也会升高。
第四个是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这是正常的心律,有人提示心律不齐,这和呼吸等有关,年轻人更常见,属于正常现象。有些人出现轻微ST改变,如果是年轻女性,没有不良嗜好,冠心病的可能性也较小。但对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经常吸烟等,或者常出现心前区不适,要注意排除冠心病。
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也是常见的问题,如果没有心脏病史,偶发的早搏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减少浓茶咖啡摄入,早搏会相对减少,如果早搏很多,有心脏病史,需要找专科医生药物治疗。
房颤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非常不规则,忽快忽慢,中老年常见,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形成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引发中风。因此,房颤的患者要认真抗凝治疗。
第五是颈动脉超声。如果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说明血管出现硬化,如果已经有斑块形成,造成管腔轻度狭窄不超过50%以上,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毫摩尔每升以下,能够限制斑块的进展。如果狭窄超过50%,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梗死的发作,需要强化治疗,对危险程度较高的患者甚至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血栓。
第六是腹部彩超。较小的肝血管瘤、肝囊肿、肾囊肿等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囊肿超过5厘米,可以穿刺把囊肿内液体抽出。
胆囊炎也是常见问题,单纯的胆囊炎如果没有症状,不需要特别治疗,注意清淡饮食,不吃油煎蛋等高脂肪食物。如果有结石合并炎症,经常发作,需要手术治疗。
第七是头颅CT。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中老年人,头颅CT经常见到腔隙性脑梗塞,这说明脑部血管出现硬化,小血管局部堵塞,要注意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等,不要紧张,更不是住院治疗的指征。
第八是肺部CT。肺部CT检查出现肺纹理增多,常见于感染,慢性咳嗽,或者长期吸烟的人,没有特别症状不需要治疗。很多人查出肺结节,对于较小的肺结节,医生会根据形态学特征综合判断,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如果结节超过8毫米,呈毛玻璃样,边缘不光滑,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治疗。
越看越觉得累[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