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礼教从这个人开始,传承二千年,却完全背离了“礼”的本意
礼在现代人的认知里,指的一般是文明礼貌,比如说话时要用文明语言、注意自身形象、遵守公共秩序等。在礼上加个“貌”字,说明这是表面的东西,做个样子的,究竟实质是什么,是表里如一,还是表里不一,那就是两说了。现代人一般讲究的就是这个表面。
还有人说“礼”就是秩序规范,因为他们认为春秋战国诸侯混战,需要一个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让战乱终结。可是,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论语·颜渊第十二》有这样一句话: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有其名要守其分,不能胡作非为。齐景公是怎么回答的呢?他也许听明白了装糊涂,也许是真没听明白,他说,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纵然国家很富强,我也得不到好处了。他强调的是自己要凌驾于国家之上,这种认知就一直存在于后来君主的思想中,并不断被发扬光大。秦二世而亡,就是这个原因。到了汉刘邦以后,这种思想更是得到了强化。
汉的根基仍然是以武立国,从迁都长安就能看出来。最开始刘邦定都洛阳,过了没多久,故齐国人娄敬去防守陇西,经过洛阳,通过齐人虞将军求见高帝刘邦。说,您定都洛阳想效仿周朝是不现实的,周朝的祖先积累德政善行十多代,才让诸侯自行归附,终于灭掉殷商作了天子。他们之所以定都洛阳,是因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诸侯离得一样近,朝拜纳贡时大家走得一样远。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此统治天下,没有德行就会亡国。而皇帝你是靠着几百次的大小战斗和天下百姓的累累尸骨建立的汉朝,德行怎么能够和周朝相比呢?洛阳无险可守,一旦有兵事,很容易就被攻破了。不如还是占据秦朝的关中之地,易守难攻,土地丰饶,可以以兵力威慑崤山以东地区,这就是扼住了天下的咽喉了。高帝和群臣商议后同意了。
到长安后,高帝刘邦全部废除了秦朝烦琐的礼仪,但是群臣们饮酒争功时喝得酩酊大醉,有的人就大喊狂呼,拔剑乱砍殿柱,高帝渐渐产生了反感。叔孙通于是劝高帝说,儒生打天下不行,但可以守成坐天下,我去鲁地招些儒生来,一起制定臣子朝见君主的礼仪规则。刘邦怕麻烦,叔孙通说,礼制这个东西要与时俱进,我想稍微采用一些古代礼制,与秦朝的仪法杂到一起制定出来。刘邦说你试试吧。
于是,叔孙通就奉命征召了鲁地的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肯前往,说道:“您所事奉的将近有十个君主了,都是依靠阿谀逢迎来赢得亲近、尊贵。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亡的人尚未安葬,伤残的人还不能行动,又想要制礼作乐。而礼乐的产生,是积累德政上百年之后才能制作兴起的。您去吧,我们不能忍心去做您所要做的事情,不要玷污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浅陋迂腐的儒生啊,不懂得时势的发展变化!”他又召集了一百多人,在野外演练了一个多月,给高帝一演示,高帝就很高兴地同意了。
长乐宫落成以后,诸侯、群臣都前来参加朝贺典礼。仪式在天亮之前举行,谒者主持典礼,按次序将所有人员引导入大殿门,排列在东、西两方,侍卫官员有的在殿下台阶两旁站立,有的排列在廷中,都持握兵器,竖立旗帜。这时皇帝乘坐辇车出房,众官员举旗传呼警戒,引导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级的官员依次序朝拜皇帝,无不震恐肃敬。到典礼仪式完毕,又置备正式酒宴。众侍臣官员陪坐在殿上的,都俯伏垂首,按官位的高低次序起身给皇上敬酒祝福。斟酒连敬九次,谒者宣告“结束宴饮”。御史执行礼仪规则,凡遇不遵照仪式规则举手投足的人就将他领出去。由此从朝贺典礼和酒宴开始直到结束,没有出现敢大声喧哗、不合礼节的人。这时高帝便说:“我今天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啊!”便授任叔孙通为太常,常赐黄金五百斤。
汉朝礼仪的本质仍然是和秦朝一样的尊崇君主、卑抑臣下,和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然而后世只有在这个方面加强的,没有削弱君主地位的,所以君主就越来越受尊崇,臣子则越来越卑下。而这种礼仪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在实力的威胁之下的,这种实力就是军队的力量。
礼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对天道运行的一种模拟,也就是古人讲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所以,礼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可以用之于人的行为,让人动静都合乎天道,而自然有德行;可以用之于家庭,则能亲疏有别,家庭和睦;可以用之于社会,则能移风易俗,长幼有序;可以用之于国家,则政治清明;也可以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宾服。孔子提倡的礼就是天道运用于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连孔子传了几代之后的儒生都知道,礼乐的产生是积累德政上百年之后才能制作兴起的。
所以,儒家的礼绝对不是后世所传的上对下的绝对控制和剥削这种礼,这种礼是一些阿谀逢迎之人,以叔孙通为开始,为了取悦君主、升官发财而制定的皇帝的威仪,而非礼仪。“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反的就是这种东西。孔子的儒家思想从来都不是规定一些死板的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孔子教人还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呢,怎么会去做那种死板的事情?他是非常灵活的,从“无可无不可”中就能看出来,因为天道的运行在具体的事物上总会有不同的反映,所以就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应对,按照现在的观点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礼崩乐坏是春秋以后的事。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与之相应的是人的私心杂念越来越重。究其原因是由阴阳的变化引起的,物质为阴,人心为阳,物质发展阴进阳退,人心倒退,人心倒退的后果是德行难行,人的幸福感降低,寿命也减少。《黄帝内经》上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在物质产品更加丰富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呢?当然是孔子提出的“克已复礼”了。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说的“克己”究竟克的是什么?再看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显而易见,孔子说的是要克制自己的“心”。孔子又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以,克制的就是自己的私心、私欲,为了就是天下人的“公”,这个“公”除了物质利益,更多的难道不应该也是仁心吗?我们经常听到什么“末世”之说,其实末世不是什么世界末日之类的,而是人心的一种倒退,人心倒退让阴旺伤阳,最终人不会幸福。只有大家都多一些公心,少一些私心,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为他人、为这个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没有错,但是只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而不顾他人就不好了。即便物质再丰富,也不要沉溺其中,因为很容易让自己的内心沦陷,克己复礼才能真正地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