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肇庆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上,肇庆有关单位畅谈基础教育建设情况和经验感受。端州作为肇庆的主城区、核心区、正在全力建设的高品质首善区,将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以“三优化三促进”塑造“品位端州·品质教育”品牌、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当好全市优质教育的供应地、示范地、主阵地、先进标兵。
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促进扩容精准有力
端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端州全力推动基础教育扩容提质,新(扩)建学校17所、新增优质学位2.64万个,目前拥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163所、学生12.3万人。但仍面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不足、学校呈现“中部密集,外围疏散”不均衡分布、学位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及即将面临高中学位缺口等问题。
接下来,端州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分阶段、分层次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学校效果图。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优化空间布局。重点提升东片区基础教育学位承载能力,九年一贯制广工商大实验学校计划今年秋季正式开学,新增48个教学班、2220个优质学位;采取“一校一策”挖潜扩班、办学学段调整等措施,系统增加优质学位资源,把具备完全中学办学条件的市第一小学信安校区,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初中学位900个。西片区学校有序实施“优化撤并”,精准匹配生源与学位供给,释放基础教育学位资源。

△肇庆实验幼儿园东湖园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娟 摄

△端州区机关幼儿园石东园区设计效果图。资料图
二是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化市实验幼儿园、区机关幼儿园首批省级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培育,并通过教育集团结对帮扶、课程共享、师资交流等,加快提升“民转公”幼儿园整体办学质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三是扩充高中优质学位供给。开展市第一中学、端州中学学段结构调整,支持民办学校增加公费学位,进一步挖潜扩大公办高中学位供给。推动中职学校试点组建综合性高中,促进高中阶段多样化特色建设。
优化集团化办学机制,促进支撑贡献有为
端州区将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一是推动全域覆盖再提升。目前全区公办学校36所67个校区,组建教育集团10个、覆盖城区39个校区,3个教育集团入选全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占全市3/4。接下来,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思路,逐步将相对薄弱的初中和城郊小规模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以创促建打造更多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推动市一中实验学校、市第一小学、市第十五小学等培育对象通过验收。积极与省级高校、先进城市的优质教育集团形成帮扶联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肇庆市第一中学。学校供图
二是推动办学管理方式再创新。力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若干具有示范效应的紧密型教育集团。试点组建贯通培养型教育集团,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突破学段壁垒,构建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的教育集团,推进各学段贯通式培养。依托市级教研资源,协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路径。

△肇庆市汇星小学教育集团汇星校区。资料图片
三是推动跨区托管辐射再扩大。全面参与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市汇星小学教育集团托管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市第十六小学教育集团托管新区华侨城小学和高新区育慧学校。建立跨区名师流动机制,依托167个“四名”工作室,推动优质师资向兄弟县市区学校辐射。
优化集团化办学内涵,促进扩优提质有感
端州区坚持长期主义、专业主义,坚持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蓄教育质变的能量。
一是深化五育融合和“书香校园”建设,推动中小学实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

△2024年5月,端州区通过“双百行动”聘请了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10名博士和教授,担任端州区中小学的科学副校长。南方+ 卢舒曼 摄
二是锤炼强教之师,争取未来3年新增“四名”工作室116个、培育各类名优教师580名。
三是探索多层次赋能,依托大数据构建集团学校教学质量动态监测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情分析和质量创新,借助省市的高校、教研等资源服务教育事业,发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