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支撑,更是留住人才、吸引产业、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四会市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赋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一批新建幼儿园、中小学相继落地,
名校托管帮扶工作如火如荼……
四会不断强化“人、财、物”等资源保障供给,
加快补齐短板,
全力支持教育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上幼儿园
全力保障学位供给
走进四会市第五幼儿园,
五彩斑斓的教室、种类丰富的教具、
宽敞开阔的户外活动场地……
这所于2024年10月投入使用的公办幼儿园
让住在四会市中心城区的孩子
实现“在家门口上学”。

四会市第五幼儿园幼儿活动室。四会市第五幼儿园供图
作为东城一品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四会市第五幼儿园设有18个班,可提供540个公办学位,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四会市东城街道片区学前教育公办学位紧张的难题。目前,四会市第五幼儿园已吸纳249名幼儿,开设3个小班、3个中班和2个大班,每个班级按照“2教1保”的配置安排教师。
四会市第五幼儿园副园长 吴桐
“幼儿园投入使用后,家长孩子都很开心。根据周边学位需求情况,未来我们还会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

四会市第五幼儿园户外大型器械活动区。四会市第五幼儿园供图
据了解,
近三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需求的逐渐增大,四会通过“扩增量、优存量”等系列措施,已累计新增7530个基础教育学位,但仍然面临全学段公办学位供给不足、学位结构有待优化等多项挑战。
未来三年,四会还将加快公办学位扩容,计划投入5亿元,新增公办学位约8000个,通过购买学位、盘活民办资源等方式创新多元供给模式,补充公办学位。
开展“琢玉工程”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会中学成立于1929年,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老牌县中。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今年春季学期起,深圳市高级中学全面托管帮扶四会中学,由深圳市教育局选派张惠丽、黄晓忠、赵军科3名干部担任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四会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教学副校长。此项托管帮扶工作定名为“琢玉工程”,旨在让四会本地学生实现“在家门口上名校”。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四会中学举行徒步活动。学校供图
“琢玉工程”启动后,学校在短短四十天内增加了体育课时间、开展了沿江徒步等德育课程,还第一次在四会市冼东妹体育馆举行了高三“成人礼”活动。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四会中学在四会市冼东妹体育馆举行高三“成人礼”活动。学校供图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四会中学校长黄晓忠表示
通过未来三年的系统性帮扶,学校将迎来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依托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搭建多维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全面、全员、全程、全域”的“四全”德育体系等系列举措,学校将着力培养“会思考、会创新、会协同、会超越”的“四会”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深化名校托管帮扶是
四会全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举措之一,
接下来,
四会还将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实施“强校带弱校”工程,
同时强化民办教育监管,
督促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
向着创建“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