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小神仙大,了不起的青州博物馆还有些啥

牛奶文化 2025-02-03 21:06:39
‬战国金兽环

金兽环 战国 青州博物馆藏

2004年的一天,在青州市西辛村的一处工地,人们意外发现了一处大型古墓葬。据考古学家考证,这座大墓全长100米左右,是山东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战国墓葬,墓主极有可能为齐国贵族或是齐王室成员。

这座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陶、铜、玉、银、骨、漆木器比比皆是,但是金器却独此一件。究其原因,战国青铜铸造业非常发达,但是金器制作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然而,这件金环首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纹饰造型都代表了当时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工艺水平。因此,有很多学者认为,其很有可能是件舶来品。

金兽环 战国 青州博物馆藏

这件金环首整体略呈椭圆形,大体为一头卷曲成环刻有细密绒毛的神兽造型。神兽双目圆睁,鼻孔张开,粗壮的犄角向后弯曲。卷曲的纹饰像翅膀一样,和前腿的鹿蹄相连,前部则为弯曲成环形的鹰嘴。

铜饰品 西汉 山西博物院藏

在我国北方草原,狮、虎、鹿、马、鹰都是草原民族喜欢的装饰纹样,他们常常会把这些动物进行“合体”,使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寄希望这种纹饰可以带给他们神武的力量。

这件金环首,经过考古学家的探究,一致认为是刀柄,或是剑柄的环首部分,因为其柄部中空成銎,可以方便嵌入器身。

用如此精美别致的金环首装饰的刀、剑,或许并非用来做征战的武器,极有可能是显示其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商代亚醜铜钺

商代“亚醜”铭铜钺 复制 青州博物馆藏 赵益民仿制

亚醜钺出土于1965年,当时是由山东博物馆的多位学者对上世纪屡次发现青铜器的苏埠屯墓地再次进行考察时发现。

这件商代的亚醜钺,无论是造型还是大小,都极为罕见,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奇特的商代青铜大钺。

钺,原本是杀伐的兵器,但是后来却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根据出土钺的情况来看,钺几乎都出现于高级贵族的墓葬中。由此可见,这种兵器和权力有着密切关系。

醜,是由“鬼”和“酉”组成,含有“丑陋、凶恶、愤怒”的意思。

亚醜钺整体呈长方形,下方的刃部两端呈弧形。上部有两个长方形穿孔,两侧有扉棱。在钺的器身上用透雕的手法铸造了一个狰狞的,龇牙咧嘴的人面兽像。

因其,在圆耳下方正面和背面两侧都有正反面的铭文“亚醜”二字,所以专家给这件青铜钺起名“亚醜钺”。

亚醜族生活在商王朝的东方,即如今的山东青州一带,是殷商时期东方的主要盟国之一,经济繁荣、实力强大。

在目前全国发现的属于商代的40余件铜钺中,亚醜钺也是制作最为精美、重量最重的一件(原件保存在山东博物馆)。

‬汉代兽性水滴

兽形水滴 汉代 青州博物馆藏

兽形水滴在汉代已经出现,用途主要是作为排水构件或盛水器具。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兽形水滴,主要利用了虹吸原理来掌控水量,在文房中作为贮水器具,用于研墨时向砚台内精准滴水,方便研墨。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使用这种兽形水滴来辅助书写和绘画,因其设计精巧,能够自动滴水,无需人工操作,而受到他们的喜爱。

这只神兽背上有圆柱孔,当水从此孔注入时,达到一定的水位时,神兽腹内的水就会从神兽嘴中的圆孔中流入到其含着的耳杯中,再通过耳杯滴入其他器物。

这种造型的水滴,不仅是文房四宝外不可或缺的器物,而且还具有实用兼赏玩之意趣。

‬唐代骆驼俑

陶骆驼俑 唐(618-907) 1996年公安局移交 青州博物馆藏

隋唐时期,青州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盛唐时,青州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经济中心,富庶甲天下。另外,青州还是通往日本、朝鲜的必经之路,遣隋使、遣唐使、佛教东传都经由此地。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这件唐代骆驼俑,前腿跪、后腿曲,姿态谦卑而负重,色彩古朴,细节写实,展现了唐代匠人精湛的制作工艺与细致的观察力。

骆驼通常由胡人驾驭,它们穿越沙漠,将东方的丝绸、瓷器等运往西方,同时带回了西方的珠宝、香料等珍贵物品,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融。

‬宋代许由巢父故事镜

许由巢父故事镜 宋朝 青州博物馆藏

青州宋金时期为山东东部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在今天的青州地区有大量宋金文化遗存出现。青州出土的宋金铜镜品种繁多,形制多样,纹饰丰富,有些已成为宋金铜镜鉴定、分期的标准器。

宋代许由巢父故事铜镜,高20厘米、宽18厘米、镜缘厚0.5厘米,呈桃形。镜背饰伏兽钮,纹饰内容为《庄子·逍遥游》中许由巢父的故事。

在纹饰中,远处峰峦叠嶂,雾霭环绕。近处,大树葱郁,许由河水(颍河)潺潺,一桥横亘南北,左侧为“许由洗耳”,右侧为“巢父饮犊而去”。这两位都是尧时代追求自由、不慕名利的隐士。

镜上部右侧有铭文“天极昌皇”四个字。这件铜镜集特殊形制、镜纽、镜铭于一体,尤显可贵。

‬元代青花云龙纹五壶春瓶

青州在元代仍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与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方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和联系。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其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我们现在看到这件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在纹饰上,分为上下七种。

颈部一层画有蕉叶纹;第二层为回形纹;第三层为莲瓣纹,内饰火焰纹;第四层为卷草纹;第五层也是主题纹饰为云龙纹。一条游龙穿梭于云纹之间,喷火逐珠,火焰纹环绕周围,动感十足。第六层仍为卷草纹,第七层为八大码(变形莲瓣纹)。

这件玉壶春瓶线条婀娜,曲线曼妙,纤细的瓶颈,丰满的瓶腹,给人一种优雅古朴的感觉。春瓶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

‬明代《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仇英款摹宋张择端

北宋张择端为古青州人,他所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早已家喻户晓。自问世以来,历代均有临摹者,但存世不多。青州博物馆所藏的明代仇英款的清明上河图便是精品中的一幅。

这幅《清明上河图》为绢本设色,长810厘米,宽33.4厘米。画面以明朝清明时节的苏州城为蓝本,将华丽的宫城、热闹的内城、萧条的城郭、广阔的乡野、寂静的田间一一展现。

在画面中,作者疏密有致的将2012人点缀其中,他们中有骑着高头大马、乘坐轿撵的达官显贵;有沿街叫卖、迎来送往的小贩商贾;有婚丧嫁娶、步履匆匆的平民百姓,他们或动或静,或分或聚,或喜或悲,给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画卷的末端有“实父仇英摹宋张择端笔”的落款。此外,还有文徵明、彭年、严讷等人的提拔。

总之,青州博物馆所藏的仇英款《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佳作,而且也是现代人研究明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史的重要资料。

‬清代蛙形花盆

蛙形花盆 清朝 青州博物馆藏

这件花盆的造型是一只准备捕食猎物的青蛙。它大眼圆瞪,嘴巴扁长,鼻孔镂空,身作匍匐预跃状。它背脊中空,边角为八边形,除了未施釉的下巴,其余部分通体施白釉,眼珠由褐彩点缀。

这种蛙形花盆,造型别致独特,做工精细考究,由于中空的设计不好保存,所以存世稀少,属于珍稀藏品。

总结:青州博物馆以小见大,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小大博物馆”,通过对青州博物馆的参观,让我们感受到厚重的青州历史和灿烂的青州文化。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晓姝。原创不易,欢迎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我们下周一再见。

0 阅读:23
牛奶文化

牛奶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